《在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在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在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談到了中國軍隊的近代化。

背景資料

毛澤東主席同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代表合影毛澤東主席同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代表合影

1937年國民黨中常委決定設定在中政會之下的國防最高會議取代之前的國防委員會,同年中政會停止活動,國防最高會議成為最高政治指導、國防決策機構。1939年改設為國防最高委員會,由國民黨總裁出任委員長,成員為中執委委員、國民黨監察委委員、五院正副院長、軍委會會員及委員長提名人選。設常委會,由委員長題目十一名委員為常委,並由委員長出任常委會主席,設定秘書廳協助主席工作。常委會每周開會一次。另有臨時機構總動員委員會和物價審查委員會。1940年還增設了黨政工作委員會和中央設計局它的成立標誌著國民黨戰時體制的最終形成,從法律上和制度上確保了戰時國家權力的高度集中和統一.這一方面適應了抗戰的需要,對抗戰起了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從法制上確立了蔣介石的個人獨裁,將國民黨一黨專政推向極端。

1947年4月24日,隨著中政會恢復,國防最高委員會停止工作。(之前1946年6月已成立國防部。)

國防委員會和前已成立的國防會議的不同點:

第一

國防委員會級別高,為“全國國防最高決定機關,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負責任”。

第二

國防委員會是一個實權機構。其職權是:國防、外交政策之決定,國防作戰方針之決定,國防費用之編制與籌備,國家總動員事項之決定,國防緊急事變之審議,其他與國防有關重要問題之決定。另外,“為便利決議之執行”,直接秘密指導國民政府的軍事及行政各高級機關,並督促其完成。

第三

把“國防作戰方針”和“國防緊急事變”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規定“其行動應絕對秘密”,“凡參與會議者及工作人員不得將任何決定事項向外發表”。

第四

組織機構擴大。該機構設主席、副主席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員會正、副主席兼任之。其組織成員包括:(一)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秘書長、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二)五院院長;(三)行政秘書長,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交通部、鐵道部、實業部、教育部各部部長;(四)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辦公廳主任,參謀本部總長,軍政部、海軍部部長,訓練總監部總監

內容

在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八日)

中國軍隊的近代化,我看可以分作三個階段。
第一代是清朝末年搞的新軍〔1〕。新軍有三十六鎮,就是三十六個師。今天在座的有相當多的人參加了那個軍隊,裡面有日本士官學校的;有雲南講武堂的,我們的朱德副主席就是雲南講武堂的;有湖南講武堂的;有保定軍官學校的,唐生智〔2〕委員就是保定軍校的。這個新軍和孫中山建立的革命黨,在人民擁護的基礎上,完成了推翻清朝的任務,但後來腐化了,脫離了人民,四分五裂,各人籌各人的餉,各搞各的地盤,被人民所唾棄。

第二代是黃埔軍〔3〕。它曾經是一個革命軍隊,革了前面所說的那個軍隊的命。今天在座的中間,有許多人,共產黨的非共產黨的,都是親眼看過、親身經歷過的。我還曾經在上海為黃埔軍校招過一期學生,地址是上海環龍路四十四號。周恩來總理是當時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以黃埔軍為主幹的國民革命軍起初成立了八個軍,黃琪翔、蔡廷鍇〔4〕是四軍的,程潛、李明灝〔5〕是六軍的,唐生智是八軍的。黃埔軍也曾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北伐〔6〕時勢如破竹,但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脫離人民。共產黨那時候犯過一個錯誤,就是不要軍隊,只在軍隊里派黨代表。後來蔣介石把黨代表一驅逐,進行清黨,在共產黨直接控制下的軍隊就只有葉挺〔7〕的一個獨立團。南昌起義〔8〕後,黨所領導的軍隊變成了游擊隊,這個游擊隊一直打了二十二年。

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第三代。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紅軍。

這三代,代表了中國近代軍隊的三個階段。中國要搞一部軍事史,把這三個時代的進步寫一下就好。

我們的軍隊,首先是游擊隊,以後比較正規一些,現在更好一些,但嚴格地說來,距現代化還相差很遠,因此必須努力學習。原子武器出現以後,軍隊的戰略戰術和裝備都有很大的變化,而在這一方面我們一點都不懂。

從歷史上看,我們的建軍目標是能夠達到的,我們的事業是有希望的。我們的軍隊距離現代化很遠,但是在朝鮮打敗了美帝國主義。北伐戰爭末期,蔣介石和帝國主義搭上了線,不久國共兩黨分裂,北伐軍隊變更了方向,我們單獨地搞。天下是蔣介石的,我們只有幾枝爛槍,可是,我們的鬥爭代表著人民的方向,我們能把游擊隊集合起來,成立了軍團、方面軍,以後又進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不簡單的,假定在地球上對鑽一個洞從美國鑽出來,恰好是一萬二千五百公里多一點。長徵結束時,我們的軍隊沒有剩下多少。一方面是因為蔣介石打我們,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政治上軍事上都犯了錯誤,才被迫來了個大搬家。到了遵義,進行了自我批評,才糾正了錯誤。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我們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集中起來一共有一百二十萬人。重慶談判〔9〕前,蔣介石請我們一定要去商量國是,國是者全國之是也,不能不去。

其實到了重慶,蔣介石毫無準備,只臨時召集幾個人商量了一下,他們一面談一面發兵。我們幾個人在重慶也商量了。

古語說,水來土掩,將至兵迎。我們也發兵,只要把蔣介石打得越痛,就越好談。高樹勛〔10〕委員就是在這個時候起義的。打到一九四八年冬天,局面就差不多了,到一九四九年春天,局面就定下來了。現在來算算這筆賬,我們所以能獲得勝利,基本的條件是我們代表著人民的希望和方向。

日本投降後,當時全國人民希望休息,哪怕是兩三年也好。

結果只休息了一年,但就是在這一年裡也打了不少的仗。

人民的希望,人民所需要的方向,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各種努力,過去可以北伐,可以解放全中國,可以進行國家的建設。今後,在人民擁護的基礎上,加上我們的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解放台灣,也一定能夠建設一支現代化的革命軍隊。

我們現在工業、農業、文化、軍事都不行,帝國主義估量你只有那么一點東西,就來欺負我們。他們說“你有幾顆核子彈?”但他們有一條對我們的估計是失算的,就是中國現在的潛在力量將來發揮出來是驚人的。

中國是個大國,要有強大的陸、海、空軍。我國有那樣長的海岸線,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全國人民都希望我們有空軍,開始的時候只有一支小小的,就像在天安門閱兵時看到的那樣。一九五四年,我們國家自己出產了一架飛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雖然還只是一架教練機。

中國是一個龐然大國,但工業不如荷蘭、比利時,汽車製造不如丹麥。有一句俗話,叫做“夾起尾巴做人”,做人就是做人,為什麼還不能翹尾巴呢?道理很簡單,我們現在坦克、汽車、大口徑的大炮、拖拉機都不能造,還是把尾巴夾起的好。希望大家一面努力工作,一面保養身體,一來是為了繼續工作,二來是看一看將來我們自己造的飛機、坦克、大炮、拖拉機。

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應當搞出些名堂來,使國家像個樣子。能不能辦到?能夠的,只要我們有信心。我們所有幹部,都要努一把力。

今天,國防委員會有各方面的人,具有各個時代經驗的人,大家為愛國主義所鼓舞,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這一點是很可寶貴的。在座許多人是老前輩,你〔11〕當師長時,我還在當兵。我們有一條是好的,就是我們所做的事,使全體人民都知道。過去蔣介石有什麼意見,人家要猜摸一番,過了一個時期就變了。現在我們用不著猜摸,我們的方向就是人民的方向,是載於憲法的。現在常常聽到有人說要摸底,有什麼底?憲法就是底。共產黨的底就是發揮一切有用的因素,破壞阻礙的因素。建設性的力量,包括各種知識分子,舊軍隊出身的將軍和士兵。共產黨的將軍們,很多也是從舊軍隊來的,像賀龍〔12〕副主席就是當過湘西鎮守使的。

沒有天生下來就是共產黨的人。一個人初生下來並沒有什麼任務,母親生兒子也並不是要他當軍人,當將軍,這是社會歷史條件造成的。

我們的海軍,目前還只是一點萌芽。去年我還坐過一次軍艦,從漢口到南京,在南京還看過魚雷快艇演習,海軍戰士都是十九到二十三歲的青年,見了他們就忘了我們是老朽。

當時也看到林遵〔13〕委員,你們變成先生了。建設工業要有工程師,辦學校要有教授,要團吉他們,沒有他們是不行的。當然,沒有新人也不行。割斷歷史是不行的,好像什麼都是我們白手起家是不對的。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鉛印件刊印。

注釋

〔1〕指清朝政府仿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軍制編練的新式陸軍。

〔2〕唐生智,一九二六年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軍中路前敵總指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省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

〔3〕黃埔軍,這裡指一九二五年廣東革命政府組織的以黃埔軍校校軍為主幹的國民革命軍隊,到一九二六年六月發展為八個軍。

〔4〕黃琪翔,一九二六年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六團少將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等職。蔡廷鍇,一九二六年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第二十八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5〕程潛,一九二六年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李明灝,一九二六年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十七師第五十四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6〕指北伐戰爭。北伐戰爭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進行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的革命戰爭。
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召開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改組了國民黨,實現了國共合作,並組織了革命軍隊。一九二六年五月,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軍的先遣軍向湖南挺進。七月九日,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八月在湖北擊潰吳佩孚的主力,十一月在江西殲滅軍閥孫傳芳的主力,十二月占領福建、浙江。

一九二七年三月進入南京、上海。由於中國共產黨人在戰鬥中發揮了骨幹作用,並組織廣大工農民眾積極支援北伐,所以革命勢力迅速發展到長江、黃河流域。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和七月十五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上海、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北伐戰爭的勝利果實被篡奪。

〔7〕葉挺,北伐戰爭前期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

〔8〕南昌起義,指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中國共產黨為反對蔣介石、汪精衛的反革命,繼續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事業,在江西南昌發動的武裝起義。起義部隊在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經過激烈戰鬥,占領了南昌城。這次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此,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新時期。起義部隊撤離南昌後南下廣東。十月初在潮州、汕頭一帶遇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而失敗。保存下來的起義部隊,一部分到達海陸豐地區,繼續堅持鬥爭;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等率領下,轉移到湘南,發動了湘南起義,一九二八年四月在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

〔9〕重慶談判,指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日毛澤東到重慶與蔣介石舉行的談判。談判進行了四十三天,於十月十日簽訂了《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又稱《雙十協定》。

〔10〕高樹勛,一九四五年十月率領一個軍和一個縱隊在邯鄲起義。起義時任國民黨軍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

〔11〕指程潛。

〔12〕賀龍,一九二六年參加北伐戰爭時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六師師長兼湘西鎮守使,第九軍第一師師長,獨立第十五師師長。一九五四年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3〕林遵,原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司令。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率領所部二十五艘艦艇起義,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海軍學院副院長、東海艦隊副司令員等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