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喜遷鶯》

《喜遷鶯》是南宋詞人史達祖寫的一首詞。

原文

喜遷鶯

《喜遷鶯》《喜遷鶯》

月波疑滴,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

翠眼圈花,冰絲織練,黃道寶光相直。

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

最無賴,是隨香趁燭,曾伴狂客。

蹤跡,漫記憶,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

柳院燈疏,廳雪在,誰與細傾春碧?

舊情拘未定,猶自學、當年遊歷。

怕萬一,誤玉人夜寒簾隙。

注釋

①玉壺:比喻月亮。鮑照《代白頭吟》:“清如玉壺冰。”

②塵隔:塵埃。

③翠眼圈花:指各式花燈。

④黃道寶光相直:指燈光與月光交相輝映。《漢書·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黃道:原指太陽在天空周年運行的軌道。

⑤杜郎:杜牧

⑥春碧:指酒。

譯文

月光如細細的水流般,天空中沒有一點雲,玉壺般的明月仿佛就在人的眼前。色彩斑斕的各式彩燈,有的像冰絲織成的光環。月光和燈光相互交織,令人眼花繚亂。可憐我因嗜詩嗜酒而日益消瘦,再難應付這些燈紅酒綠的熱鬧場面。最令我難忘的是,以前追賞元宵彩燈,與那些文人騷客狂歡。往日形跡,依稀還有記憶。如今歲月催老了杜郎,怎忍聽笛中的幽怨。垂柳依依的庭院燈火稀疏,寒梅俏立的廳堂殘雪猶積,誰能和我一起把酒論這多味的人間?舊日的豪情還管束不住,我還去重尋年少的興酣。只怕辜負了寒夜裡的玉人,獨自斜倚窗邊,殷切地把我渴盼。

賞析

該詞為元宵訪舊感懷之作。詞描寫上元夜燈月交輝的景象,抒發了孤獨寂寞的情懷,給人一種婉麗細密、輕柔溫雅的感覺。上片“月波”三句寫元夜夜景,月光明亮皎潔,意境清新。“翠眼”兩句寫元夜燈景,花燈繁多晶瑩。“自憐”以下抒發孤獨的感嘆,回憶當年遊歷的豪興,與眼前的淒涼相對照。下片寫尋訪舊蹤,抒發今日憔悴、自傷懷抱的心情。“柳院”三句,舊景依然,玉人卻不知如何,是關心之語。“舊情”四句,難忘舊情,仍希望與玉人之重逢,是情深之語。全篇寫景明麗,情蘊纏綿,意境悲涼。

作者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於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達祖南宋中期的著名詞人。尤其善於詠物,刻劃精工,形神兼備,在當時極負感名。南宋另一個著名詞人張鎡在史達祖的《梅溪詞序》中稱讚他的詞“辭情俱到,纖峭泉底,去塵眼中,妥貼輕圓,特其餘事。至於奪苕艷於春景,起悲音於商素,有環奇警邁,清新閒婉之長,而無盪淫之失,端可以清真,平睨方回,而紛紛三變行輩,幾不足數。“此雖有過譽之嫌,然史達祖詞水平之高,亦可見其一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