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筆記》

《哲學筆記》

列寧研讀哲學著作和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時所作的筆記彙編。該書匯集了列寧1895~1916年所寫的有關哲學的讀書摘要、評註、札記和短文,主要包括1895年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神聖家族》和1909年對L.費爾巴哈的《宗教本質講演錄》兩書的摘要;1914~1916年的筆記,包括對G.W.F.黑格爾的《邏輯學》《哲學史講演錄》等著作的摘要以及列寧的《黑格爾辯證法(邏輯學)綱要》《辯證法的要素》、1915年《談談辯證法問題》等提綱和短文。1929~1930年,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列寧研究院把這些筆記編入《列寧文集》第9、12卷,正式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哲學筆記》《哲學筆記》

《哲學筆記》NoteonPhilosophy,V.I.列寧研讀哲學著作和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時所作的筆記彙編。該書匯集了列寧1895~1916年所寫的有關哲學的讀書摘要、評註、札記和短文,主要包括1895年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神聖家族》和1909年對L.費爾巴哈的《宗教本質講演錄》兩書的摘要;1914~1916年的筆記,包括對G.W.F.黑格爾的《邏輯學》、《哲學史講演錄》等著作的摘要以及列寧的《黑格爾辯證法(邏輯學)綱要》、《辯證法的要素》、《談談辯證法問題》等提綱和短文。1929~1930年,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列寧研究院把這些筆記編入《列寧文集》第9、12卷,正式出版。

內容簡介

這部著作以辯證法思想為中心,同時涉及認識論、邏輯、歷史唯物主義、哲學史和自然科學哲學等方面的問題,內容極為豐富。他認為,辯證法作為關於客觀世界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它是世界觀;作為人類認識史的總計、總結和關於人類認識的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是認識論;而作為關於人們藉以進行正確思維的規律和方法的科學,它是邏輯學(也是方法論)。唯物辯證法就是這樣三位一體的科學,它的體系應當是這個三者同一的體系。列寧對唯物辯證法的規律和範疇進行深入細緻的探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他把統一(同一)和鬥爭看作矛盾關係的主要內容,並指出統一是相對的,鬥爭是絕對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其內部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的推動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此外,列寧對存在與無、有限與無限、質與量、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否定之否定等規律和範疇都有較多的論述,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明確提出,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法的實質。列寧對於認識過程的辯證法還進行了專門的探索,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他對實踐概念作了明確規定,他進一步考察了存在與思維、實踐與認識、感性與理性、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真理與謬誤、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目的與手段等一系列認識的辯證法問題,展現了認識辯證法的豐富內容。列寧提出的辯證法要素16條,是體現他的辯證體系的一個雛形。列寧在論述辯證法的同時,在歷史觀、自然科學哲學、哲學史等方面還提出不少創造性的意見。

《哲學筆記》《哲學筆記》

圖書信息

書名:《哲學筆記》

作者:博浪沙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月

ISBN:9787807185253

開本:16開

定價:25元

內容概況

本書以人類歷史及現狀的各種現象所隱蔽的本質為思維的起點,不師法於任何主義或流派,也不以批判和附會任何現有的主義和流派為目標。

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全部存在分為人創造的、自然創造的和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真實不僅僅是感覺的對象,而且是心靈的對象。世界提供給我們感官的是存在的表層,而深層的的運動力只能由我們的思維去把握。

目前的人文科學遠遠沒有透徹的反映人,人的行動不是被一致的價值支配的,而是被整個世界的矛盾支配的,人類大腦的局限性將完整的人分割成在邏輯的謊言下自圓其說的各種科學,但實踐的人則是矛盾的、非邏輯的,反覆無常和善惡共存的。

辯證法不是存在的本質,本書不以善惡、是非、黑白的對立為思維的出發點,沒有任何價值的色彩。

撩開各種現象的荊棘莽榛,剝去亂石和泥土,滌盪謊言的污垢,從錯誤的世界中澄清人類的精神,就是作者冒昧寫作的理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