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是E.埃里克森著。紐約諾頓公司1968年出版。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

正文

E.埃里克森著。紐約諾頓公司1968年出版。是一本專門論述有關“自我同一性”的論文集。埃里克森早在30年代中期以後研究人的生命周期時,就對作為一種連續同一體的自我發展深感興趣。他在1950年出版的《兒童期與社會》一書中,首次對人生周期以及諸如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危機、合法延緩期等概念進行了描述和表達。1950年他在麻薩諸塞里格斯青年治療中心工作時有機會接觸青年,奠定了有關同一性理論的思想基礎。此後他發表了不少有關同一性的論文,闡述青年人如何利用生物天賦、個人經驗、社會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歷史事變,發展了一種有效的自我同一性。他後來把有關同一性的論點總結在本論文集中。他在引言中說:“本書的每一章都是近20年來的一篇主要論文的修訂,再補充以大約同時所寫的一些論文節錄”。全書共分8章:第1章為引論;第2章為觀察的基本原則;第3章為生命周期:同一性的漸成說;第4章為生命史中和個案中的同一性混亂;第5章為理論上的插曲;第6章為當代青少年問題;第7章為婦女和內部空間;第8章為種族和更廣泛的同一性。埃里克森以自我同一性為核心闡述了人生周期的 8個心理社會階段的衝突及其解決途徑,並對青年期形成的自我同一性所面臨的7個危機作出具體分析。然而就是在本書對同一性的理論探討中,也未能為同一性概念作出明確的界說。而且,埃里克森在本書最後3章中企圖把自我同一性及其危機概念用之於對美國當前的重大社會政治問題的分析,他寄希望於一種更為廣泛的以技術工藝為基礎的人類同一性的出現這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