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影片講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該片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是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製的代表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史達林時代蘇聯衛國戰爭經典大片。蘇聯導演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Vladimir Petrov)代表作。影片分Ⅰ、Ⅱ兩部,以司令部為中心自上而下再現1942年至1943年曆時半年有餘、決定歐洲戰爭命運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全過程,重點突出史達林形象和蘇軍大本營戰略決策。戰爭氣氛濃烈,戰爭場面壯闊,只是對於戰壕和保衛戰艱難困苦的表現稍嫌不足,同時將朱可夫的戰爭功勳移花接木地表現為史達林的軍事韜略也嚴重違背歷史事實。阿列克塞·狄基(Aleksei Dikij)、弗拉基米爾·蓋達洛夫(Vladimir Gajdarov)、鮑里斯·里瓦諾夫(Boris Livanov)、瓦西里·默克耶夫(Vasili Merkuryev)、尤里·舒姆斯基(Yuri Shumsky)、尼科萊·西蒙諾夫(Nikolai Simonov)等主演。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水晶球獎。

劇情介紹

史達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德軍在圍攻列寧格勒不久,又於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史達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史達林格勒的計畫。

希特勒的陰謀再次破產了。蘇聯軍民在史達林的號召下,誓死抗敵,人人都投身到反擊德國法西斯的鬥爭中去。德軍集中了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座城市,史達林格勒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史達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發起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陣地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蘇聯人民也團結起來,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中同衝擊市區的德軍展開搏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衝上去。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市區爭奪戰開始了。為了打敗法西斯,俄羅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讚歌。9月14日,爭奪市中心的激戰達到了白熱化的城市。德軍從早到晚衝鋒不止,他們死傷殘重。據守史達林格勒的62集團軍戰士,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德軍浴血戰鬥。為了爭奪火車站,德蘇雙方爭奪激烈,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為了爭奪被德軍占領的馬耶夫崗高地,近衛軍猛撲高地東北面的陡峭斜坡,沖入戰壕與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終於把高地奪回。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敵人用火炮、迫擊炮進行射擊,還派飛機向樓房轟炸,樓房雖被炸得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房,給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還擊。一名護士為了掩護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軍,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的部隊趕到。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偉大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全城的人民和蘇軍密切配合,共同奮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裡堅持生產。在激戰的九月份里,他們生產了1200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在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希特勒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久戰不勝。希特勒原想速戰速決,但史達林格勒人民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領全城。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我們不久就可以占領史達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嚴寒的冬季終於來到了,毫無過冬準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饑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開始變化。11月19日,蘇聯紅軍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史達林發起了大反攻的命令。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德軍彈盡糧絕,他們處在死亡的恐懼之中。德軍司令鮑羅斯在筆記中寫道:“士氣低落了,解圍的希望破滅了。越來越疲憊的士兵都在史達林格勒的地下室里為自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經常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鮑羅斯向希特勒發出沖圍撤退的請求。剛從阿爾卑斯山賞雪歸來的希特勒發來一份急電: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直至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鮑羅斯陷入萬分絕望的情緒中,垂頭喪氣地坐在 黑暗的地下室里的行軍床上,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最後崩潰。"萬般無奈的希特勒急忙發出一份電令,升鮑羅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一級。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強德軍將士“光榮殉職"的決心。接到電令的鮑羅斯徹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癱倒在地上。2月2日,堅持了六個月的史達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9萬1千多德國官兵,其中包括鮑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穿著單薄的衣衫,抓緊裹在身上滿是血污的毛毯,在零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史達林格勒大戰給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擊,德軍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了,他們一步步後退,開始走下坡路。蘇聯紅軍則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並攻入德國本土。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從史達林格勒大戰的勝利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也堅定了徹底打敗德國的信心。史達林格勒大戰的勝利,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

影片評價

史載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於1942年7月17日,結束於1943年2月2日,其間蘇軍西南方面軍、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於1942年11月19日全線轉入反攻,並於11月23日完成對史達林格勒地區德軍(含羅、意、匈等國部隊)約25萬人的包圍。據說史達林曾親自參與該影片後期剪輯工作。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蘇軍將帥為受命死守史達林格勒的近衛第62集團軍司令崔可夫(Vasily Ivanovich Chuikov)大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