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假冒貿易協定》

《反假冒貿易協定》

《反假冒貿易協定》是一個以保護智慧財產權、打擊仿冒、盜版等侵權活動為宗旨的政府間協定。簽署國包括美國、日本等國,波蘭在簽約後成為首批加入該協定的歐洲國家之一。不過,《反假冒貿易協定》自誕生起就引發了廣泛爭論。一些國家質疑協定的合法性,因為協定中的部分條款超出了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定。還有反對者擔心,協定中的某些條款可能會損害非簽署國的利益。2012年1月底,反對《反假冒貿易協定》的示威活動自波蘭發端,迅速席捲整個歐洲。在抗議聲中,包括波蘭在內的多國政府決定暫停《反假冒貿易協定》的批准或者簽署程式。

歷史

最早制定這一反盜版法案的想法源自美國和日本在2006年的一次談判。此後的5年當中,加拿大、歐盟和瑞士等陸續加入談判。2008年6月,隨著澳大利亞、墨西哥、摩洛哥、紐西蘭韓國新加坡等國的加入,談判進入正軌。談判夥伴包括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紐西蘭、摩洛哥墨西哥、新加坡和瑞士。美國是其倡導者。美國一直在與一些貿易夥伴,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及其27個成員國、日本、墨西哥、摩洛哥、紐西蘭、新加坡、韓國和瑞士,就該協定進行談判。一旦被最終確定,該協定將會在世界各地為各國政府打擊破壞合法貿易秩序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經濟的假冒和盜版商品提供更有效的幫助,在某些情況下,提醒消費者遠離危險的假冒商品。

在歷經11輪國際談判以及先後公布24份會議報告後,2010年12月3日,歐盟27國、美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近40個國家參與制訂的《反假冒貿易協定》(ACTA)最終文本終獲歐盟委員會通過。儘管參與國仍有兩年時間簽署該協定,但最終文本的達成,標誌著占據全球近一半貿易量的國家就共同打擊日益猖獗的假冒和盜版產品交易形成統一立場。

2011年10月,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日本、韓國、墨西哥、摩洛哥、紐西蘭、新加坡、瑞士和美國的代表齊聚日本,重申其在《反假冒貿易協定》下的承諾。儘管締約方經過談判,未能就該協定達成全面一致,但與會者仍就主要原則達成初步協定。
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摩洛哥、紐西蘭、新加坡和美國的代表簽署了《反假冒貿易協定》,並採取措施使其生效;歐盟、墨西哥和瑞士參加了簽字儀式並重申其支持該協定的承諾,並表示儘快簽署該協定。

內容

《反假冒貿易協定》包括初始條款和定義、智慧財產權執法的法律框架、執法實踐、國際合作、制度安排、最後條款等6章。

分歧

由於《協定》內容廣泛,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民事、行政、刑事、邊境及數字環境執法等多種措施和保護手段,因此,《協定》自提出以來便備受爭議。各方主要分歧為:

1.網際網路保護的涵蓋範圍。美國認為該部分的適用範圍僅限於“著作權及其鄰接權”,而歐盟則表示,網際網路的使用既可能侵犯商標,又會侵犯著作權,並據此認為該部分涵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適用範圍應至少包含“商標和著作權及其鄰接權”。

2.民事執法。《協定》規定,蓄意侵權智慧財產權的侵權人應向權利人支付損害賠償,由於此規定與《美國專利法》中的某些條款相矛盾而遭到美國的反對。

3.邊境措施。《協定》規定,各國應“以一種不會在各類型智慧財產權之間造成不合理歧視的方式”採取邊境措施,而歐盟試圖從該表述中刪除“不合理”措詞,認為這一寬泛解釋會令執法方容易放過地理標誌侵權行為。

4.刑事執法。美國希望要求對未經許可在影院通過錄像機錄製電影的行為採取刑事懲罰,但部分參與國不予認可。

目的及作用

《反假冒貿易協定》旨在減少著作權商標盜用行為,以保護智慧財產權。
這項協定的一項關鍵條款規定,海關官員在沒有接到被侵權方請求或法院命令的情況下,即有權扣留假冒和盜版商品。
此外,根據相關條款,締約國將加強對假冒和盜版產品出口環節的檢查,簡化受害企業損失賠償手續,加強網路交易的管制。各國還有義務為此強化海關檢查,切斷相關流通渠道。

指責

《協定》受到其他一些開發中國家的支持,而中國和印度抨擊了《反假冒貿易協定》(ACTA),指責其因超過了《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的執行義務,對其包含的靈活性加以限制,並施加了變相的貿易限制,因此有可能會與TRIPS相牴觸。
印度方指出,ACTA將會產生一套新的非關稅貿易壁壘,“該壁壘會嚴重阻礙開發中國家的出口商”。
在向TRIPS理事會2010年6月9日報告中,印度和中國嚴厲地指責了中國所稱的“著名謎團”(famousmysterious)的ACTA,因為ACTA已成為了“TRIPS+”執行大趨勢的一部分,他們認為隨著區域貿易協定(RTA)和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激增,該趨勢更加勢不可擋。
除了印度和中國,巴西南非埃及秘魯古巴委內瑞拉在會議上指責ACTA,並且要求在TRIPS理事會中做進一步的討論。其他開發中國家如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ACP)、非洲集團和小型脆弱經濟體國家(sve)表示支持指責ACTA的聲明。

影響

《反假冒貿易協定》將不會對協定方保護其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能力構成威脅,並將與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協定)相一致,同時將尊重《全球公共健康危機、智慧財產權國際保護與世貿組織多哈宣言》的表述。

抗議活動

波蘭政府2012年1月26日在日本東京簽署了《反仿冒貿易協定》。這一決定在波蘭引起了民眾大規模的集會示威,波蘭議會的兩大反對黨也對政府簽署該協定表示不滿,表示要求舉行全民公投。與此同時,超過50萬網民在網際網路上發起了抗議活動,一些黑客還襲擊了波蘭政府的多個入口網站。
反對者們表示,《反仿冒貿易協定》限制網路共享自由,而且可能導致更加嚴格的網路監管,損害網路上的言論自由等權利。此外,波蘭政府在未與反對黨以及社會團體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就決定簽約的做法,也激起了民眾的廣泛不滿。
2012年1月28日,法國巴黎著名黑客組織“匿名者”發起大規模遊行示威,抗議反仿冒貿易協定(ACTA)。ACTA協定的制定是為了全面加強國際貿易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但不少人表示該項協定可能對公民權利、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產生的影響。

2012年2月11日,歐洲十幾個城市的數萬名民眾冒著嚴寒走上街頭,抗議歐盟多國政府簽署備受爭議的《反假冒貿易協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