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文集》

《南宋官窯文集》

《南宋官窯文集》作者: 頁數: 包裝:

(圖)《南宋官窯文集》南宋官窯文集

作者: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編
出 版 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7-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292
印刷時間:
開本: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501015719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 文集

內容簡介

在進入光輝燦爛的新世紀之際,南宋官窯博物館為了活躍學術氣氛,更加深入地研究南宋官窯,決定編輯出版《南宋官窯文集》。這個學術活動得到耿寶昌李家治朱清時蔡和璧張浦生等著名古陶瓷學者熱情的支持,在百忙中撰寫論文,集其大成,甚為欣慰。
南宋官窯聞名世界,它的制瓷工藝和瓷器質量在宋代瓷窯中是最好和最珍貴的,所以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本文集的26篇文章,是作者經過對大量考古發掘資料、古代文獻和微量元素、化學分析等的研究而寫成的。多數學者認為:南宋官窯先有“內窯”,後有“郊壇下”。內窯也叫修內司窯,窯址在杭州鳳凰山老虎洞,人們常用地名命名古代瓷窯,所以亦稱“老虎洞窯”。老虎洞窯的制瓷歷史較長,在南宋和元代都在生產,其中南宋又分上下二層,說明郊壇下官窯建立以後,老虎洞窯沒有停燒,還在繼續生產。
公元1126年的靖康之變,北宋徽欽二帝及宮廷中的儀器法物和日常生活用具被金兵席捲而去,高宗趙構接位,建立南宋。在金兵的追擊下,高宗先後駐蹕南京(今河南商丘)、揚州、杭州、建康(今江蘇南京)、紹興、平江(今江蘇蘇州)、臨安(建炎三年七月將杭州升為臨安府)等地,至紹興八年(1138)始定都臨安。在修內司官窯建立以前南宋宮廷需用的祭器和日用瓷由慈谿市古銀錠湖低嶺頭、寺龍口、開刀山、張家地等瓷窯生產,瓷器具有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御用瓷的特徵,很可能有汝窯和北宋官窯的窯工參加了生產。宋趙子直在《中興禮書》卷五九《明堂祭器》中記載了紹興元年(1131)、紹興四年(1134)朝廷分別命越窯和紹興府餘姚縣燒造明堂祭器的事證明南宋初年這些瓷窯的產品是供皇宮用的,修內司官窯建立後這些瓷窯就停燒了。修內司、郊壇下官窯早期的產品、窯具、制瓷工藝也受汝窯、北宋官窯的影響,所以從寺龍口、低嶺頭到修內司、郊壇下的瓷器,可以看到南宋宮廷用瓷的全貌及其發展演變過程。同時老虎洞南宋層出土的瓷片已經拼對了1000多件瓷器,大大地增加了南宋官窯的光彩,也使南宋官窯博物館增添了珍貴稀有的陳列品。

目錄


南宋皇室官家祭祀與官窯器
芻議宋官窯青瓷
郊壇下官窯的新思考
南宋官窯探微
論老虎洞窯的幾個問題
杭州老虎洞南宋修內司窯發現的啟示
關於修內司官窯問題的思考
古瓷三筆
低嶺頭類型再認識
說“制樣須索”
哥窯及相關問題
南宋官窯與龍泉窯的關係
從汝官窯到郊壇官窯的傳遞
兩宋官窯有關問題研究
北宋汝窯、官窯與南宋官窯
南宋郊壇下官窯與老虎洞官窯的比較研究
老虎洞窯瓷片堆積坑出土瓷器制燒工藝初探
南宋官窯刻款瓷器研究淺見
淺析蘇、滬、皖地區墓葬、窖藏出土的“官哥窯”器之產地
試論明清仿宋官窯瓷器
南宋官窯瓷鑑定的化學和物理學基礎
老虎洞窯和汝官窯瓷微量元素的研究
郊壇下官窯與清涼寺汝窯所用原料的初步分析
南宋郊壇官窯瓷器的原料產地和燒制技術的研究
南宋官窯青瓷特徵的形成機理
依託南宋官窯博物館構築中國陶瓷文化村初論

書摘與插圖

(圖)《南宋官窯文集》《南宋官窯文集》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