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在這個進程中,有一根線,一根把過去和現在、現在和將來串聯在一起的線,一根把祖先和兒孫,兒孫和後來者串聯在一起的線。不管現實世界裡,人們怎么願意把這根線描繪成是單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等等,但這根線卻永遠是五彩斑斕、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齊全的。

基本信息

商品參數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作者:聞一

叢書名:新史學叢書出 版 社

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65984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次:1

頁數:336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紅旗一展天下定,春秋幾度風雨變;誰沉誰浮後人說,花開花落九十年。在90年後的今天,再度在更廣闊的時空里思考十月的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人們會從已經凝固的歷史裡尋覓出有益於時代發展的新鮮話題和新鮮經驗。一個開放了的時代、一個更寬容的歲月,一個有更多人不絕思考的話題,一個有解密檔案為條件的對十月的重新審視和再思考是有益的。就像我在《蘇雛埃文化現象隨筆》一樣,我在《十月革命:陣痛與震盪》中所寫的不是宏篇巨製(這我也承擔不起),而是隨筆,小文,札記。是我個人翻閱書籍和檔案的筆記,是我個人的思考。但願能和同行者共思之。

作者簡介

聞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述:《蘇聯的過去和現在》(戰士出版社)1980年。《布哈林傳》(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蘇聯史綱(1917-1937)》(合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蘇聯史綱(1953-1964)》(合著)(人民出版社)1996年。

目錄

序/1
開篇花開花落九十年/1
第一篇“阿芙樂爾”的炮聲/6
第二篇列寧在十月/13
第三篇《十月》和《列寧在十月》/21
第四篇不在斯莫爾尼/29
第五篇“帶槍的人”/38
第六篇“我們找水兵去!”/46
第七篇一切從“準尉總司令”開始/53
第八篇盧那察爾斯基眼中的武裝起義和十月/62
第九篇十月的斯維爾德洛夫和史達林/73
第十篇10月26日的三道命令/82
第十一篇十月中的“區聯派”/90
第十二篇十月革命時期的“蘇維埃”/98
第十三篇1918年新年:“警衛累了”/106
第十四篇施泰因貝格和捷爾任斯基:一場非常較量/115
第十五篇為什麼會有出版問題?/123
第十六篇工農革命、十月變革、偉大社會主義革命/131
第十七篇《和平法令》難以求得和平/139
第十八篇布列斯特——開啟了怎樣的一扇門?/147
第十九篇從莫斯科到喀山:建軍路上/154
第二十篇喀山之戰:鳳凰涅槃/161
第二十一篇史達林的專列:南下征糧/169
第二十二篇察里津城下——史達林謀取軍權/175
第二十三篇察里津之戰——史達林組建軍隊/181
第二十四篇圍繞伏羅希洛夫的一場大爭鬥/188
第二十五篇有“麵包”法令嗎?/195
第二十六篇“糧食壟斷”——為了分配日益枯竭的糧食資源/202
第二十七篇反對富農——進行最後的鬥爭/208
第二十八篇貧苦農民委員會(一)——“十字軍討伐”的新手段/215
第二十九篇貧苦農民委員會(二)——無所不包的權力機構/221
第三十篇“餘糧徵集制”——最後的“麵包法令”/227
第三十一篇農民和土地:布爾什維克和左派社會革命黨的根本分歧/233
第三十二篇最後的決裂:全俄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240
第三十三篇米爾巴赫:一個謎(一)——左派社會革命黨組織了這次謀殺嗎?/246
第三十四篇米爾巴赫:一個謎(二)——勃柳姆金如何準備和實施謀殺?/253
第三十五篇米爾巴赫:一個謎(三)——為什麼要謀殺米爾巴赫?/260
第三十六篇皮爾蘇茨基需要什麼?——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一)/266
第三十七篇蘇波戰爭:列寧、托洛茨基和史達林——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二)/272
第三十八篇波蘭:通向歐洲的“紅色橋樑”——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三)/280
第三十九篇兵敗華沙城下——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四)/286
第四十篇誰之過?列寧的說法——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五)/292
第四十一篇誰之過?史達林的說法(上)——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六)/298
第四十二篇誰之過?史達林的說法(下)——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七)/303
第四十三篇誰之過?托洛茨基的說法——1919-1920年蘇波戰爭之謎(八)/309
第四十四篇“世界革命”——十月革命的一根主要支柱/315
第四十五篇共產國際——從加強無產階級的準備到加速世界革命/322
尾聲:“戰時共產主義”和共產主義/329
跋/335

前言

歷史是一個連續的、不間斷的發展進程。在這個進程中,有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標誌和象徵,有不同的執政者以及隨之而來的不同的決策、治國方略和行動。但是種種不同,萬千變化都不能,也無法割斷這個連續的、不間斷的進程。在這個進程中,有一根線,一根把過去和現在、現在和將來串聯在一起的線,一根把祖先和兒孫,兒孫和後來者串聯在一起的線。不管現實世界裡,人們怎么願意把這根線描繪成是單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等等,但這根線卻永遠是五彩斑斕、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齊全的。歷史的發展像條河,歷史是條河!歷史的發展像條河,有時奔騰澎湃,一瀉千里,有時蜿蜒逶迤,九曲十八彎。流過一望無際的平原時,浩蕩而行;穿行於峽谷山石之間時,聲威俱下。但是,大河卻總是永遠從它流出的高山、丘陵,溝壑,奔向海洋的。無論是泱泱大水.還是涓涓細流,它從不回頭。它的前進之途上,充滿阻隔、艱險、關隘,但大河之水最終總要衝破阻礙它前進的一切。
歷史的發展、歷史之河的流淌也是這樣,它也永不回頭,永遠朝那個遠處的方向奔去,無休無止。在它前進的道路上,也有阻隔、艱險、關隘、飢餓、瘟疫、災害、戰爭,留下了好好壞壞、醜醜惡惡、是是非非、曲曲折折,任人指點,任人評說,任人笑罵。以俄國歷史為例,在最近的100年來,歷史的發展就遭遇了無數的阻隔、艱險、關隘。第一次世界大戰讓俄國疲憊不堪,前線大量士兵死亡,因而厭戰和倒戈;農民因戰爭、饑荒、瘟疫,而民不聊生;工人因糧食短缺、失業、無以為生。

精彩書摘

開篇花開花落九十年90年前的那個十月,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在自己沒有準確預測過的日子裡,而又在瞬間決定的震撼世界的行動中奪取並掌握了國家政權。這是一個布爾什維克黨人期待,而又降臨得出乎意料的驚天勝利。對於這樣一個勝利的現實、這樣一個眼前的輝煌,90年來人們已經議論得太多,評析得太充分,結論得太詳細。一些議論已經成為標尺,一些評析已經載人史冊,一些結論已經固定成大理石般的經典。在那個先是布爾什維克,後是共產黨人掌權的歲月里,一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把這種標尺、史冊和經典升格、神話,把十月的偉大勝利完全歸功於領袖個人的功績,在謳歌、讚頌列寧的神聖話語中,將十月革命——無產階級武裝起義的決策、領導、成果的捍衛全部偷換到史達林一個人的名字之下;把十月的這場壯舉以及隨之而來的執政行動定性為經典的完美無缺的,他人他國、後人後世都得奉為金科玉律,必需亦步亦趨的道路。
十月革命所以被稱之為偉大的革命,完全是因為它開闢了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新時期,不僅在俄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是帝王將相的歷史第一次被工農民眾的政權所替代。而開始這一新時期的主要力量是工農民眾的覺悟和要求,是布爾什維克黨和其他政黨在“蘇維埃”旗幟下共同奮鬥和鬥爭的結果。(第一屆人民委員會的組成不正反映了這一事實嗎?)當然,在這裡作為領袖的列寧的決策、果斷、非生即死的時代緊迫感在關鍵時刻起了絕對的作用。不管人們對列寧是什麼樣的評價,不管人們對列寧持怎么樣的政治立場,都不能不承認他在十月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在布爾什維克黨中的舵手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