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號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第二個是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

簡介

蘇聯紅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有3艘戰列艦,均為沙俄時代建造的1914年“伊茲梅爾” 級戰列艦,原名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塞瓦斯托波爾”號和“甘古特”號。

特點

這3艘戰列艦均在1928年經過大修改造後,更名為“馬拉”號、“巴黎公社”號和“十月革命”號。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巴黎公社”號在黑海艦隊的戰鬥編成內參加抗擊德軍的戰鬥,於1941年秋在塞瓦斯托波爾被德軍飛機炸沉。“馬拉”號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戰鬥編成內對德作戰,於1941年9月23日在喀琅施塔得被德軍飛機炸沉。只有“ 十月革命”號戰列艦堅持作戰,參加列寧格勒保衛戰,用艦炮火力支援陸軍作戰。至1942年該艦又恢復原名“甘古特”號,直至1956年退出蘇聯紅海軍現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