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京華 北京生活五十年漫憶》

《北斗京華 北京生活五十年漫憶》

作者:周汝昌,字玉言,別署解味道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作者負笈燕京大學,畢業後任教於四川。一九五四年中,以一部《紅樓夢新證》名動

《北斗京華 北京生活五十年漫憶》北斗京華 北京生活五十年漫憶》
學界的作者白蜀返京,從此定居於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五十餘年來,他目睹風物興衰與人事代謝,乃發抒心懷,感慨風物之變遷零落,追摹故交之音容笑貌,陸續寫成一系列或悲或喜或天真或世故的小文,是以編成此書。其中凝聚了作者對中華文物、舊日師友的無限深清,對那已過往的人情時序、古道淳風的無限追懷……尤為難得的是,作者以不少筆墨記敘了實地探訪曹雪芹生平屐痕的種種見聞,不僅文情並茂,也是一種寶貴的紅學資料。

作者簡介:
周汝昌,字玉言,別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院畢業。曾任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部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資深紅學家、古典詩詞研究家。著有《紅樓夢新證》《書法藝術答問》《曹雪芹小傳》《獻芹集》《紅樓小講》等多部學術論著、隨筆集,主編《紅樓夢辭典》,並編注《楊萬里選集》《范成大詩選》等。

內容節選

北斗京華:北京生活五十年漫憶
燕京人海
我家原在“七十二沽”之間,不知哪世修來,得為北京人。若說也過寄寓僑鄉,那也不然——證據就在一首詞里:先師顧羨季(隨)先生題拙著《紅樓夢新證》的《木蘭花慢》,後闋的起句即云:“燕京人海有人英,辛苦著書成。”燕字平聲,京字為句中“暗韻”,是本調的定律。顧先生是昔時舊京人人皆知的“苦水詞人”(苦水,是因為外文拼音的名字ku sui讀起來就成了的鄉音的“苦水”了),有怹此詞特為標許,說我是燕京之人,這個資格就不同於等閒之言談議論了。
但若以為我真夠個“老北京”的稱號與實際,卻又慚愧無以克當。……

目 錄

《北斗京華:北京生活五十年漫憶》
新版小序
初版自序
楔子
燕京人海
輪痕履印
東京——北京
斯文嚮往
文化神遊
皇都帝里
進北京
陋巷巢痕
北闕雄文
新證紅樓
拔風塵
地震著書
聾與音樂
學術的浪費
回歸獻頌
雪芹瓷字
問心無愧有知音
藏書
李杜公案與《碎葉考》
盲之邊緣
小攤
物劫
全國政協二十年
政協的盛況
給外國使節講《紅樓》
燕京雜感
救救胡同
建雪芹舊居紀念館
《楝亭集》的故事
榮與愧——獲《北京大學學報》獎之感言
瀛寰舞苑藝雙新
“三氣周瑜”
夏衍舊居
獅子的際遇
“小區”感受錄
關於“北京鐘樓的鐘聲”
勝跡尋痕
圓明園
蟠桃宮
海上仙山·螂媛福地
花-木·城池
正陽門
天立軒
二郎廟
動物園
九門之緣
恭王府
附篇:一位澳洲學人看恭王府園
張家灣傳奇
萬安山訪古剎
雪芹履印落城東
恭王府傳奇
雪芹祠瞻禮小記
泡子河——芷園
“同福”——佟府
小府
虎門——右翼宗學
櫻桃溝——煙霞窟
太平湖尋夢錄
觸類旁通
多少樓台煙雨中
“西府”的謎底
城中第一佳山水
曹雪芹與北京隨園
隆福寺和隆福寺街
東嶽廟與《紅樓夢》
上元佳節訪芹居
遊園訪碑記
師友襟期
平生一面舊城東——紀念胡適之先生
苦水詞人號倦駝——紀念顧羨季先生
青眼相招感厚知——懷錢鍾書先生
陶心如
外國朋友林阿釋
葉遐庵
梁仲華
茅盾
尚養中說曹大哥
王文志說芹蹤
饒孟侃老詩人
啟元白
沈從文
張次溪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什剎海邊憶故交——追憶張伯駒先生
張君秋
夏承燾
緣深緣淺話難明——憶聶紺老
懷念楊霽雲先生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