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

這部旅行散文式的情感筆記其實是一部“情感治癒系”的旅行小說。女主人公在長達十三個月的間歇跨國旅行中講述了一場“我們始終沒有牽手旅行”的愛情故事。主人公“我”糾結在一段迷失而真誠的戀情中,想要鼓起勇氣從中抽身而退,恢復曾經充盈、愉悅的自己,但是亦擔心是自己過於看重個人的感受,錯失真愛,於是獨自出走旅行。在旅途中她走走停停,有異國艷遇,有來自辦公室上司的曖昧關懷,有對男友的刻骨思念,有發現堅守七年的戀情中出現不速之客時的震驚與淡定,亦有對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側耳傾聽。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第1版(2011年6月15日)
平裝:22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39945118,7539945117
條形碼:9787539945118
商品尺寸:23.2x16.2x1.6cm
商品重量:381g
ASIN:B0053NAL94

內容簡介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內容簡介:她,遊走在漫漫旅途,為著尋找人生與愛的答案,或許,遠行可以治癒所有的傷,或許,只有遠離,才能靠近,13個月,12個國家,13場旅行,她,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編輯推薦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編輯推薦:世間最悽美的情感,初戀、熱戀、平淡……也許每個人都需要一次分離……漂泊是為了更好的停駐,我想和你一起,看盡世間風景!

作者簡介

陶立夏,女。在中國南方出生長大,曾在倫敦學習、生活數年,現居上海。因興趣和工作,遍游世界各地,拍下無數美景,記錄無數故事,文筆優美練達,攝影頗具個人風格。已出版小說《喜樂章》,譯著《夜航西飛》

目錄

義大利瞬間即永恆1
我們在愛情里期待永恆,但這世間真的存在永恆不變的東西嗎?
羅馬,奢侈地將所有傳奇當作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讓世界上所有別的城市黯然失色。
倫敦馬球季最後一場比賽27
懂了泰晤士河,就懂了倫敦。懂了倫敦,即是懂了人世的悲歡離合。
從荒蕪到繁華,學生時代的記憶再次回來。美術館的午後,初次的約會……
北德你喜歡勃拉姆斯嗎?47
再往北,就是秋天了。
我去北德拜訪勃拉姆斯,還有他對克拉拉無望的愛情。
烏蘭巴托在世界的中心呼喚你63
每次飛機遭遇顛簸,就知道已經到達烏拉爾山脈。快到家了。我想去看一看,這片荒蕪里有什麼。
肯亞美麗心世界79
馬賽馬拉的牧群,吉力馬札羅山上的雪,我開始懷念你了,像懷念一個故人。
從非洲的千萬種面目中,我看見了新生。這片古老的大陸是人類的起點,或許也是我生命的新起點。
印度印度洋的季候風101
過印度洋,隨當年的香料航道,在南印上岸,一路北上去看望世界上最寂寞的陽台,從那裡眺望白色的泰姬陵。她是世界上最美的一顆淚珠。
原來有些人,確實深深愛過。
赫爾辛基告別的展台121
芬蘭,千湖之國
赫爾辛基的火車站,由你最喜歡的建築師設計。走了這么多路,卻沒有與你重逢。
墨爾本南十字星空下的想念129
這裡是薔薇和長羽鳥的天堂。
世界的另一端,也許遠離,才能靠近。
新加坡一點新,一點舊143
此刻,我如同小王子一樣住在一顆星星上,它是御夫座最閃亮的星。
我寫了滿滿的三頁信給你,最後寄出的卻是空白。
德克薩斯天邊的一顆孤星153
頹廢的美國南方,劈柴餵馬的生活,午後騎馬漫遊在山林間。
聖安東尼奧狂歡的人群,像烈日一般將我吞噬。
我們有自由的靈魂,也有永恆的孤寂。
名古屋—關西等待的意義165
德川家康在等待中得到天下,我卻不知道在等待什麼。
人生是一期一會的事,就像櫻花。所以我總是遇見獨一無二的你,你總是遇見獨一無二的我。
古都奈良的一杯茶,吉野山上的一段經。悸動的心漸漸靜了。
以色列死亡之海193
耶路撒冷,馬薩達,死海。猶太人的流亡與重生。
我在哭牆前對世界上所有的神明說,讓我們自由
米蘭最後的晚餐205
我回到了這段旅行的終點,去看《最後的晚餐》。
這是最後告別的時候了。我終於讓你自由,而我也可以重新去愛了。

序言

M:
深夜,飛行在3萬英尺的高空,前往米蘭馬爾奔撒機場。然後轉機前往羅馬。
羅馬,永恆的城市。我曾在噴泉里留下過願望。而此刻,你大概還在辦公室處理檔案吧。等到你發現我和我行李箱已經不見了,會是在什麼時候?
我沒有告訴你,最近開始反覆做著相似的夢。在夢中,旅途很長,但我忘記了帶相機、膠捲和行李,並且一而再地找不到你。這是我們在一起的第七年,你開始開玩笑說,當年的少年愁緒都變成了體重。你從來都是寡言的,從我們最初相識時就是這樣。你的沉默曾讓我覺得那么沉穩,想要緊緊握住你的手,然後柴米油鹽,朝九晚五,得到你一句承諾,就埋頭安心去過一生。
對於你的工作,你隻字不提,若我問起,你用一個字回答:“忙。”我總愛說:“有時間,我們去百老匯看歌劇,或者去米蘭看《最後的晚餐》。”你依舊只是用一個字答:“好。”我希望這不是敷衍,而是肯定。漸漸的,你的沉默里出現太多黯淡不明的東西,你仿佛忘記了那些承諾。
“拖延,即是最嚴厲的拒絕。”我們的人生中,等待總是多過期待,而沒有期盼的等待就如同沒有火光的荒野。如果你開始忘記亮光的樣子,那一天,你就瞎了。我不想這樣,我不願意我們的故事像世間所有令人扼腕的故事那樣,在最關鍵的時刻以無言收場。
我時常比你先回到家,今天你又在加班。上個周末也是如此,我到了家,想看新聞,發現電視壞了,會自動將音量調至零。好像有人在別處遙控。報修電話,很快來了一個修理工。把電視從牆上取下來,拆開後背。他說是經常不看,所以接收器的接觸部分壞了。
後來我把電視的事情告訴你,還告訴你修理工人講的故事:不久前就在同一小區,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手砸掉了液晶屏,尺寸和我們這台一樣。更厲害的是,他們吵架的時候互相砸東西,把家裡所有的電器全砸壞,然後再重新買。
最後,我說:“他們一定很相愛,捨得在對方身上花這么多錢。”
你笑了:“對,他們一定很相愛。”你說這話的時候,沒有看我的眼睛。我是個時常丟三落四的人,卻偏偏對這樣的細節執著一念。
為了慶祝新年,我們一同出去吃飯,你選了最貴的餐廳。晚餐後侍應生送來幸運餅乾。我打開我那一枚,裡面藏著這樣一張簽文:“你要靠放棄來獲得。”當時你正示意侍應生結賬,沒有留意我將那張條紙條偷偷藏進外套口袋。上車後你突然問:“你的紙條上寫著什麼?”
我一時語塞,只好用幾句無關緊要的話擋過。又問你那隻餅乾里的紙條上寫了什麼,你答:“我不喜歡吃甜食,所以根本沒有打開。”然後我們看著城市的夜色,陷入沉默。
“這個世界最難的事莫過於在多變的世界裡維持不變的關係。”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永恆。我害怕人心無常,害怕我們之間越來越寬廣的距離,害怕失去你
“你要靠放棄來獲得。”那么,我是否應該用離開的方式,抵達你?
飛機轟鳴著飛進夜色里去,一路向西。放妥手提行李鋪床睡覺,空乘送來拖鞋、洗漱用品、朱古力和果汁,問:“送宵夜的時候需要叫醒你嗎?”我說:“不,千萬不要。”我想要沉睡,想要忘記內心痛楚。迷濛中,聽見餐刀輕微碰撞的聲音,讓我想起冰冷的手術器械。
凌晨我就醒了。飛機正穿越西西伯利亞上空的劇烈氣流,進入歐洲。天際線上有一抹艷麗的紅,如無數心事與記憶無聲涌動。
舷窗下的地平線上,有一個孤獨的小城。這個城市的人們,知道我正擦著他們夢境的邊緣經過嗎?
他們知道黎明就要來了嗎?
你,會在原地想念我嗎?
那些能找回的東西,從沒丟失過。那些丟失了的東西,或許從未真正擁有。
我打開閱讀燈開始給你寫這封信,我想要告訴你:我愛你,只愛你。但是,我們要暫時分別了。
我要一個人去完成你許諾過的旅行,我要為我們兩個人,去看一看永恆。
祝,安! 
這是一個28歲的女人寫給出軌未婚夫的分手信。

文摘

赫爾辛基
告別的展台
意料之外
早上6點半起床,開始到書房工作。
風是軟的,飽含水汽。
因為這是你曾使用過的書桌,你曾看過的窗外風景,所以覺得自己並不那么孤獨。
又或者,更孤獨。無非是各自從命運的掌心領了傷口來,默默承受。
門鈴響。
門口站著一個年輕女子,妝容精緻,當季的套裝穿得一絲不苟。
我知道,她是誰。
她也知道,所以並沒有自我介紹,只是在客廳沙發坐下來,四下打量。
“要喝點什麼?茶,咖啡?”
“茶。”
我到廚房給她倒茶,等水開的時候告誡自己要鎮定。
“房子不錯。”她說。M沒有帶她來過這裡,也算是給我最後一點面子。
“我們決定先訂婚,然後慢慢準備結婚的事情。”
我當然知道她說的“我們”是誰。
“恭喜。”我輕輕轉著手裡的玻璃杯,怕自己不小心會捏碎了它。捷克水晶杯,晶瑩剔透,不能浪費在這樣無聊且無趣的場合。
“這房子,我們當然不會再住,而且已經在看郊區的別墅。我想,這個地段,要是出租的話不愁沒有人要。”
我有些詫異地看著她自信滿滿的臉:“什麼意思?”
“這間房子,我要出租。你什麼時候搬出去?車,你可以留著。畢竟,你們這么多年。”
我明白了,她以為這是M的房產,她要是做了夫人,這裡自然也就是她的房產。連人都是她的,自然一切都是歸她所有。
我不怒反笑:“不管你信不信,房子和車,都是我自己的,和你的未婚夫沒有關係。而我們這么多年,和你也沒有關係。”
她嗤笑:“現在,當然和我有關係。就算房產證寫你的名字,也是他出的錢,大不了我們上法院。”
“不,是我出的錢。不是每個女人都靠男人吃飯。”我放下水杯,免得自己做出過激行為。
“你以為我會相信?”
我用最後一絲耐心說:“那是你的事情。和我沒有關係。如果你不想走,我報警。”
她風捲殘雲一樣踩著高跟鞋走了。我紋絲不動地坐著,好像只要一動,身體上那個看不見的傷口就會崩裂,就會血流如注。
不知坐了多久,才想起日子要照樣過。洗過澡,神志恢復清晰。打開衣櫥,看見夏天的白襯衫和冬天的黑大衣掛在一起。想起來這么多年,我是有遺憾的。
身邊的朋友戀愛、結婚,還有的已經升級當母親。我卻似乎總是缺少她們這種應對生活的能力。或許是我蠢,或許是我的靈魂有殘疾,或許是時間的關係。
身外的世界,也並不平靜。唯肉身,承受內外煎熬,日漸消瘦。
手上還是時常會有不知名的小傷口。覺得刺痛時才會留意到,但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傷到的,也沒心思追究。以前遇到這樣的傷口,會去秀給M看。
“怎么又弄傷了啊?”他會關心地說。
當珍珠成灰,水晶蒙塵,白髮三千丈。我們方才能明白:“沒有幸福,只有自由與平靜。”
赫爾辛基,多年以後
飛機降落在赫爾辛基機場,這陰霾的天空,多么像你的沉默。街上的行人已經開始穿厚外套。我才發覺,自己已走了很遠,季節朝著深秋而去。
我記得,第一次聽說赫爾辛基,並對這個北歐城市產生好奇是因為大學時候的一堂建築藝術欣賞課,上課的老師將他拜訪赫爾辛基時的照片整理成幻燈片播放。我第一次看見那種灰白色的光線,讓人想起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那也是我剛遇見你的那年,常常跟你去聽建築系的公開課。
現在想起來那個老師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站在偌大的講台上,仿佛一枚被海水衝上岸的貝殼。手機響的時候他一把抓起來放在耳邊,半天也不說話。
我越走越遠了,大聲呼喊都無法讓你聽見我心底的痛楚。但我還走得不夠遠,依舊沒能微笑著站在你面前。我至今依舊清楚記得,當老師說起北歐的建築流派,說起代表赫爾辛基的作品中央火車站,以及它的設計師——諸多建築師心目中的偶像埃利爾•沙里寧(ElielSaarinen),你目光中的仰慕,我甚至還牢牢記得,那天你穿著洗得泛白的黑色汗衫和破了洞的舊牛仔褲。
從那時起,在我的心底,一直留存著這樣一個夢想:要和你開車去北歐看極光,就從赫爾辛基火車站出發,到北極圈後再租一輛車繼續前行。兩個人穿同款的防風衣,一起研究地圖,輪流開車休息。夜裡我裹著毯子在副駕駛座淺睡,當金黃色的車燈穿過黑暗,整個世界寂靜一片,只聽到你輕輕的鼻息。曙色微明的時刻你停車叫醒我,車裡洋溢起熱紅茶的香味,兩個人並肩看粉色的朝霞在山谷那頭升起來。
如今時光流轉過6年,我到了赫爾辛基,而你我已不在一起。那個在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許當你在身邊的時候,能感覺到的也只是淡淡的溫暖而已,並不比一杯熱茶更顯著。但當失去你的時候,整個世界在瞬間荒蕪。
只知道我們總是戰勝空間,卻對時間無能為力。
我到達赫爾辛基的時候已經是4月底,那裡的積雪剛剛開始融化。從機場搭巴士趕到市區。迷路加上言語不通,一番周折才終於見到當年在大螢幕上見過的景象。原本讓人覺得冷漠不好接近的北歐人,其實不過是感情內斂而已,心地都樸實而真摯。每次只要在街角打開地圖露出疑惑的神情來,就會很快有人主動過來用生澀的英語問我想去哪裡。
我很不好意思地說:“我迷路了。”
一個和藹的中年大叔大笑著說:“怎么可能,沒有人會在赫爾辛基迷路的,因為它實在太小了!”然後他親自帶我朝火車站的方向走去,確定我不需要其他幫助,才離開。
兩地相思
站在昏暗而堂皇的候車大廳,那瞬間,有與老友重逢的感慨。這才發現,原來在心底還是有過盼望,走這么遠,還是沒能忘記。或許是太累的緣故吧,某個瞬間,我將這個陌生人的背影錯看成你。想要飛奔過去的瞬間,淚水模糊了取景框。多么希望,這世間所有的錯過,都是和你。
手提電話在這個時候響起來,是M:“你在哪裡?”
“你忘了嗎,我們已經沒有關係了。”
“告訴我,你在哪裡。”
“我在赫爾辛基,火車站。”
電話那頭一片沉默:“對不起。”
沒關係。
“你好嗎,我想你了。”
你好嗎,其實我也想念你,還有你容易疲憊的眉梢。聽著你的聲音,我仿佛聽見時間經過耳邊,微微吹起發梢。我已經在時光里,旅行將近30年。想起你的時候,已有海枯石爛的感覺。
M,曾無數次構想我和你的故事會有怎樣的結局,卻沒有料想被一個不相關的陌生人演化成了一出鬧劇收場。愛或許真的是很恐怖的事情,因為我們愛的時候,心內總有太多掛礙,有太多顛倒夢想。而結局,永遠無法按著你的願望實現。
但是M,我想要告訴你,這都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我總是能明白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