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賓拉登》

《冒牌賓拉登》

《冒牌賓拉登》是印度導演阿比謝克·沙馬的處女作,由當紅歌星阿里·扎法首次觸電主演。是一部政治諷刺喜劇,主人公是巴基斯坦的新聞記者阿里,抱負遠大的他屢次申請移民美國,但都遭到拒絕。這時他遇見了一位同奧薩馬賓拉登長相十分相似的人,靈機一動拍攝了一段冒牌的賓拉登講話視頻,希望賣給美國電視台。不幸的是就在他期待一舉成名的同時,白宮被惹惱了並派來一位跟蹤他的特工。

基本信息

簡介

《冒牌賓拉登》《冒牌賓拉登》

導演:阿比謝克·沙馬
編劇:阿比謝克·沙馬AbhishekSharma....writer
主演:阿里·扎法PiyushMishraSugandhaGarg
類型:喜劇
上映日期:2010年7月16日
國家/地區:印度
類型:喜劇
語言:印度語/烏爾都語
發行公司:WalkwaterMedia
官方網站:http://www.walkwater.in/flash.html

劇情

政治諷刺喜劇,主人公是巴基斯坦新聞記者阿里,抱負遠大的他屢次申請移民美國,但都遭到拒絕。這時他遇見了一位同奧薩馬賓拉登長相十分相似的人,靈機一動拍攝了一段冒牌的賓拉登講話視頻,希望賣給美國電視台。不幸的是就在他期待一舉成名的同時,白宮被惹惱了並派來一位跟蹤他的特工。

幕後製作

印度導演阿比謝克·沙馬的處女作,由當紅歌星阿里·扎法首次觸電主演。影片對賓拉登的喜劇描寫被一些人認為是在支持恐怖主義,製作方WalkwaterMedia甚至收到了恐嚇信威脅。由於安全等原因,劇組不可能到巴基斯坦實地拍攝,而是在孟買等地搭建起了一個小巴基斯坦,從服裝、語言到音樂都力求做到逼真。

演職員表

《冒牌賓拉登》《冒牌賓拉登》

編劇 Writer:
阿比謝克·沙馬 Abhishek Sharma ....writer
演員 Actor:
阿里·扎法 Ali Zafar ....AliPiyush MishraSugandha GargBarry JohnPradhuman Singh ....NooraSeema BhargavaRaahul SinghChirag VohraNikhil RatnaparkhiChinmay MandlekarRahul Singh
製作人 Produced by:
Pooja Shetty Deora ....producerAarti Shetty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Dhruv Dhalla
攝影 Cinematography:
Santosh Thundiiayil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Paul Naveen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Walkwater Media
發行公司:
Walkwater Media (2010) (worldwide) (all media)

背景人物

冒牌賓拉登
冒牌賓拉登

拉登其人
拉登出生於富裕之家,父親是沙特一名建築界大亨,家產超過3億美元。拉登曾經在家族企業工作一段時間,但這份工作未能令這個年輕的穆斯林理想主義者感到愉快。
1979年22歲拉登加入數以千計阿拉伯青年的行列前往阿富汗,抗擊占領阿富汗的蘇聯侵略者。一開始,他參與為聖戰者興建軍火庫、醫院和道路的工作,後來也參與戰鬥。
拉登領導一批士兵,並親身參與了許多軍事行動,包括一次圍攻賈拉拉巴德的著名戰役,這是一次對抗蘇聯占領的重要戰役。他在阿富汗也為他提供了聯繫全球各地的伊斯蘭激進人士的機會,包括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來西亞,甚至美國的人。
到了1989年,當蘇聯部隊撤出阿富汗之際,拉登返回沙特的家鄉。美國向來在處理“以阿”事件中偏袒以色列,支援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富商或政權,已令拉登非常不滿。而這時所發生的事令他震驚。1990年當伊拉克部隊入侵科威特時,沙特國王法赫德拒絕了拉登所提出的軍事援助,轉而向美國求援。他難以接受50萬美國士兵踏上沙特的神聖土地這一事實。 “這是他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當時他的想法是,這是對伊斯蘭使命的重大背叛,是沙特政權的一個歷史性的重大背叛”。
於是拉登前往蘇丹,支援其他穆斯林戰士。1996年,蘇丹要求拉登離境。當時被塔利班剛剛控制的阿富汗,就成為他最後一個避難所。在阿富汗,拉登的地下勢力網“卡伊達”開始擴張。“卡伊達”是個非常巨大的聯絡網,由士兵、受過訓練的爆破專家以及各種支援者組成,當中包括一些財務提供者,他們接受拉登的指示。儘管這個網路似乎有許多層級的指揮,以及形成一個架構,但是情治單位很難破獲它。
拉登是遭沙烏地阿拉伯除去國籍的回教基本教義派狂熱者,長得高瘦不起眼,身披白巾,連鬢長鬍。根據美國中情局解密報告,拉登公開宣布“聖戰”,就是要殺掉美國人和猶太人。
拉登率領的眾徒經常從事各種野戰及炸彈攻擊訓練,他的信徒像是二戰時的日本神風特攻隊一般,不惜以自殺攻擊,來執行聖戰;美國聯邦調查局幾年前早已將他列為頭號恐怖分子。拉登涉及的襲擊事件包括:1993年世貿中心汽車爆炸案(6名美國人死亡);1995年和1996年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兩起爆炸案(24名美軍喪生);1998年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爆炸案(200餘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2000年在葉門亞丁港攻擊美海軍驅逐艦,將其炸出一個大洞,多名美官兵喪生。
自1996年以來拉登成了阿富汗“最受歡迎的客人”。阿富汗塔利班不顧美國的威脅和聯合國的制裁警告,以伊斯蘭的名義發誓保護拉登,在巴基斯坦,拉登被許多人視為英雄,一些父母把孩子的名字取為拉登,一些公司也用他的名字。
2001年11月11日巴基斯坦一家報社編輯哈米德·米爾發表一篇專訪。米爾稱7日他被蒙上雙眼由喀布爾乘車被帶到一個寒冷的地方,在那裡他能聽到防空炮火的聲音。在那裡他採訪了這位億萬富翁本·拉登。“以前拉登說話很柔和。但現在他說起話來就像一個經驗老到的雄辯家。他情緒高昂,非常健康,不時笑出聲來。……他批評了巴基斯坦政府。他整個人發生了很大變化,顯得更加自信。”“他告訴我,‘我隨時準備死去,我知道美國人也會炸到這個地方。不過他們沒有料到我正在這裡接受採訪。他們盲目地到處投炸彈,所以說我和你隨時都可能喪命’。”“我死後我的事業會繼續下去。美國人以為殺掉我就會解決問題,但問題不是那么容易解決的,這場戰爭已在世界各地點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