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態勢評估報告》

《全球核態勢評估報告》,2011年3月10日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軍控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發布,這是中國學術研究機構第一次公開發布有關全球核態勢的評估報告。

概述

中國首部“全球核態勢評估報告”2011年3月10日在北京正式發布。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軍控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的這份報告,對過去一年全球核領域發生的事件進行了介紹和述評。這是中國學術研究機構第一次公開發布有關全球核態勢的評估報告。這份名為《全球核態勢評估報告:2010/2011》的報告全文約23萬字,分為核政策與核戰略、核力量、核裁軍、核安全、地區核問題、國際組織問題等章節。參與報告撰寫的既有中國軍控與裁軍領域的資深專家,也有國際知名的外國學者。報告力求以國際化的視野,在全球關注的核問題上發出中國的聲音,表達中國的立場。報告主要撰寫者之一、軍控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滕建群博士表示,回望2010,展望2011,全球核領域的機遇與挑戰並存。中國學術研究機構對全球核態勢的評估將繼續進行,“全球核態勢評估報告”有望成為表達中國聲音和立場的年度例行報告。

內容

報告認為,國際社會對核問題關注有增無減,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等組織仍是全球討論核問題的重要平台,一批有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為推動國際軍備控制與核裁軍做著不懈努力。在核安全方面,國際社會日益重視核設施,核安全任重道遠。
報告指出,美國發表一系列涉核政策宣示,美俄達成新的戰略武器條約,給國際核軍控與裁軍帶來積極影響,但有核武器國家仍堅持核武器庫現代化,核威懾仍是國家安全政策中的重要支柱,無核武器世界倡議受到人們質疑。
報告指出,地區核問題處境不同,但均未取得重要進展。伊朗濃縮鈾活動在繼續,其核電站也開始裝料,準備投產。朝鮮向國際社會展示其輕水反應堆和濃縮鈾能力,“六方會談”仍無啟動跡象。大國應重新審視各自對地區核問題的政策,採取綜合手段,尋找地區核問題解決的方案。
報告表示,中國政府在過去一年裡一如既往積極參與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在核軍控、防擴散、核安全等領域宣示自己的立場和主張,在地區核問題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贏得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