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年華》

《光彩年華》

三十年代的倫敦,年輕人們終日沉溺在各種舞會之中,他們酗酒、濫交。作家亞當便是其中一員,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他決定同被稱為“舞會動物”的名媛妮娜結婚。當他從法國回來的時候,帶回來的書因為有不健康的內容而被海關查封,使得他虧損了一大筆錢。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光彩年華》《光彩年華》

所以亞當不得不要儘快籌到一筆錢以挽救自己與妮娜的婚姻。妮娜的家族勢力龐大,卻異常保守,不允許妮娜嫁給一個沒有任何名氣沒有任何地位的小作家,他們極力阻止妮娜與亞當的婚姻。妮娜只好從家裡偷溜出來,找到了亞當。

亞當也毫無辦法,兩人面對沒有希望的將來,只能互相安慰。這時候一群朋友來到他們的身邊。

演員介紹

銀幕上的艾米莉·莫迪默總是顯得優雅十足而充滿勇氣,每當她扮演一些戲份不多但是對劇情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的角色出場時,這樣一位黑髮、瘦弱的英國女演員就會觀眾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2006年同伍迪·艾倫合作《賽末點》之後,艾米莉·莫迪默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線明星,此外她在戲劇舞台的事業也頗為有聲有色。

艾米莉·莫迪默1971年出生英國倫敦,是推理小說約翰·莫迪默的大女兒,莫迪默先生代表作《法庭的魯波爾》曾經入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評選出的100最佳推理小說的第26位。獲得牛津大學英文和俄文學位之後,艾米莉找了一份在報社作專欄記者的工作;按照她自己的說法,表演裝是她在成長過程中裝做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大學期間她出演過一些校園劇目,由此被製片人發掘,在根據Catherine Cookson書作改編的影片《The Glass Virgin》出演一個龍套角色,此後她登上了電視螢屏。1996年,艾米莉·莫迪默在驚悚片《黑夜幽靈》中扮演瓦爾·基爾默的妻子,貢獻片中唯一一抹亮眼的女性色彩,之後得到愛爾蘭浪漫愛情片《The Last of the High Kings》中更加重要的角色,扮演傑瑞德·萊托得不到的夢中女孩,1997年則通過《聖徒》中再次和瓦爾·基爾默合作。

1998年,艾米莉·莫迪默擔任美國A&E電視台特別製作偵探劇集《漂流的殺人獾》 (The Killings at Badger's Drift)的主角,此後又出演PBS“傑作劇場”的《蘿西與蘋果酒》(Cider With Rosie)中命運坎坷的美麗女子再次和美國觀眾見面,這兩部作品同是根據經典小說改編,後者的編劇也正是她的父親約翰·莫迪默;接下來則是NBC製作的《諾亞方舟》中以斯帖王后的角色將艾米莉·莫迪默介紹給了更多的觀眾。此外1999年她還出演了後來成為經典的愛情片《諾丁山》以及一部英國獨立影片《Killing Joe》

《光彩年華》《光彩年華》

與此同時,艾米莉·莫迪默在戲劇舞台上的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代表作品有倫敦皇家宮廷劇院的《The Lights》、愛丁堡Lyceum劇院的《威尼斯商人》等等。接下來莫迪默頗為出人意料地接拍了恐怖片《驚聲尖叫3》,在片中片《刺戳3》中出演一個並不討好的角色,這部作品除了向老觀眾展現艾米莉的勇氣以及將她介紹給一些新領域的觀眾之外,角色本身並無可發揮之處。同樣是在2003年,由Kenneth Branagh執導的歌舞版本莎士比亞經典喜劇《Love's Labour's Lost》當中,被要求開口唱歌的艾米莉·莫迪默令一些影迷感到了失望,好在不久後和布魯斯·威利斯合作的《還我童真》(Disney's The Kid)再次讓人們看到了英倫美女的迷人魅力。此外這段時期她還出現在了吳宇森的《風語者》當中。

合作作品

2002年,艾米莉·莫迪默同塞繆爾·傑克遜合作《51號公式》 ,公式化的動作片沒能帶來驚喜,此後是喜劇小品《美麗與動人》以及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殖民地時期的《字典情人》。2003年,莫迪默在黑色喜劇片《兩個兄弟一個新娘》(A Foreign Affair)中扮演給來到俄國的兩兄弟作翻譯的電視女記者,表演清新貼切,流利的俄文水平也是她出演這個角色的必備。同年帶有色情色彩的驚悚片《少年亞當》中,莫迪默扮演了伊萬·麥克格雷格的死去的前女友。2004年為來自日本的卡通片《哈爾的移動城堡》配音之後,莫迪默主演影片《法蘭基,我的愛》 ,這是一部簡單而又溫馨的作品,她飾演的年輕媽媽為了保護失聰的9歲兒子遠離父親的虐待而帶著他四處飄泊,並且謊稱孩子的父親是在遠方的大海上航行。2005年,伍迪·艾倫再次呈現巔峰創作狀態帶來《賽末點》一片,艾米莉·莫迪默在當中飾演的富家小姐單純而又善良,誤以為在網球教練身上找到真愛的她不過是對方進入上流社會的工具。2006年,莫迪默出演了新版《粉紅豹》並且和盧夫斯·塞維爾攜手出現在《巴黎我愛你》之先人祠(Père-Lachaise)部分當中,後者的導演也正是和莫迪默合作過《驚聲尖叫3》的韋斯·克雷文。

趣聞瑣事

·就讀倫敦著名的聖保羅女中之際曾是演員雷切爾·薇姿的同班同學。

·2003年她和Alessandro Nivola的婚禮請來一隻墨西哥朋克樂隊演出助興。

·(被問道她是否以及進入主流好萊塢)“好像並沒有那樣。我猜大製片人們仍然是想和凱特·溫絲萊特以及凱特·貝金賽爾合作。”

·“我想盡一切辦法多回家。我的父親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年輕。如果在倫敦的家裡誰說'去給我買張郵票回來',我會立刻起身去做的。”

幕後製作

《光彩年華》《光彩年華》

這部電影改編自英國諷刺幽默小說家伊芙琳·沃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小說。

這是青年導演史蒂芬·弗雷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影片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導演再拍攝本片時,將主要精力放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不僅僅是幾位主要角色,而是要通過幾位主要角色以及眾多人物來展示當時整個社會的心理形態,也利用原作的幽默諷刺的風格對這些社會百態進行有趣的評述。

同時,導演沒有局限於表現那個年代,影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所有的人物與處於現代的人們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影片節奏感極強,初次指導影片的史蒂芬·弗雷顯示出強烈的導演功力,鏡頭語言流暢而且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