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營養醫生》

《做自己的營養醫生》

《做自己的營養醫生》一書是由於康編著,書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科學慨念,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健康的總分中,父母遺傳因素占15分,環境占17分,醫療占8分,而人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占60分。在生活方式中,合理的營養膳食就占了13分。如果我們真正建立起以營養膳食為基礎的健康生活方式,全球人均壽命將在今天的基礎上平均增加9歲,其中,已開發國家平均增加4歲,而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則可增加近16歲!作為北京仂、和醫院的營養醫生,子康教授在臨床營養的實踐中,深切體會人們對合理營養的迫切需求,以及在林林總總的宣傳前產生的困惑和誤區,他提出“做自己的營養醫生”的口號,做自己的營養醫生,把健康長壽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簡介

於康,臨床營養專家,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專家委員會及巡講團首席營養專家,北京市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主編了多部營養科普圖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舉辦500多場營養科普講座,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並被中央電視台等媒體相繼報導。應邀與30多家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紙、雜誌、網路等媒體的健康專欄合作。

目錄

第一章身體必需的營養元素
三大營養素,給生命“供熱”
生命的基礎一一蛋白質
“能量高手”一一脂肪
能量來源一一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大家族
維生素的鮮明“個性”
為什麼要“補”維生素
維生素的分類
維生素A:夜視力和角膜保護神
維生素D:強身壯骨有功效
維生素E:抗衰老明星
維生素C:需求量最大
維生素B、與“腳氣病”
維生素B,與“爛嘴角”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身體必需的營養元素
三大營養素,給生命“供熱”
生命的基礎一一蛋白質
人體記憶體在著數以百計各種類別的蛋白質,並各自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蛋白質能促進生長發育和修補組織。人體組織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要不斷更新,就要求蛋白質不斷地提供更新的“原料”。人體每天需要合成蛋白質70克以上才能滿足生長所需,否則體重會逐漸下降,生長發育會停滯。
蛋白質有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作用。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需要酶做催化劑,如果沒有酶參與反應,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人體內的很多激素,如胰島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等對機體的生長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的抗體能夠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的侵害。這些酶、激素、抗體都是由蛋白質或其衍生物構成的。
蛋白質是遺傳基因的主要物質基礎。在遺傳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核蛋白、RNA、DNA等都是由蛋白質參與合成。
蛋白質可以調節水鹽代謝和酸鹼平衡。當人體極度缺乏蛋白質時,水就不能回到血管,而存留於細胞間液,由此出現水腫。
蛋白質起著運輸營養物質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