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夢想有多遠:成就卓越人生》

《你離夢想有多遠:成就卓越人生》

《你離夢想有多遠》主要內容簡介:威廉·莎士比亞說:“世界只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只不過是一些演員。”我喜歡這句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演員。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是在扮演一個自己內心中所渴望的角色?還是在扮演一個虛偽的迎合他人的角色?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在扮演後者。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勸告那些少數人放棄扮演真實的自己。那么,何為真實的自己?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你離夢想有多遠》
1號敵人:失敗-失去敢於戰的勇氣和面和挫折的意志;
2號敵人:平庸-自我滿足,不思進取,得過目過;
3號敵人:優秀-沉醉子已有的成就和他人的讚譽之中;
4號敵人:現實-對生活心安理得,失去激情和熱忱;
5號敵人:藉口-找到充分“理由”證明自己與問題無關;
6號敵人:悲觀-根據一己之見選擇逃避現實或困難;
7號敵人:恐懼-在一切尚未開始前就擔心失敗造成的結果;
8號敵人:抱怨-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以此推卸責任和掩飾無能;
9號敵人:謹慎-不做任何無把握之事,謹小慎微。
有夢想,就有激情,就能找到奮鬥的方向!
為伺成功不僅僅是財富和名譽?
為伺有的人一次失敗就會永遠失敗?
為何大多數人只能當平庸者?
為何“乖孩子”成不了卓越者?
為什麼現實的人少有大成就?
為什麼優秀者不一定會成功?
為什麼謹慎者難成大業?
一切答案盡在《你離夢想有多遠》中!

作者簡介

邵雨,實戰派管理學者。曾出版《突破:中國企業如何走出戰略迷失》《管控力:面向目標的執行方法》《責任心是管出來的》《傑克·韋爾奇管理日誌》《韋爾奇行動指南》《論語管理日誌》《易經管理日誌》等等作品。
潘競賢,青年管理學者。現任江蘇群峰教育集團高級管理顧問,蘇州群峰企業家創新發展研究院國學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行動力:卓有成效的行動指南》《激發力:打造激情四射的團隊《松下幸之助管理日誌》《李世民管理日誌》《胡雪岩管理曰志》等等。

目錄

第一章夢想漸漸走遠/1
人人都(曾)擁有夢想,不過,並沒有多少
人願意為此付出必須的代價。
人人都(曾)擁有夢想/2
“我都快想不起來了!”/3
“……,但那是不可能的。”/4
“我一直在等待機會。”/5
“不達目標,誓不罷休!”/7
夢想的定義/9
什麼是夢想?/10
做理想中的自己/11
什麼是成功?/14
成功並非僅僅是財富和名譽/15
人人都有一個關於成功的定義/17
你離夢想有多遠?/19
為什麼夢想越來越遠?/20
找回夢想/21
第二章誰在謀殺我們的夢想?/23
這是一場陷阱重重的戰爭,夢想隨時都有可
能被謀殺。
形形色色的敵人們/24
九個敵人/25
1號敵人:失敗/26
意識中的“失敗”/27
一次“失敗”等於終身“失敗”/28
“我真的無能為力了”/31
2號敵人:平庸/35
平庸的大多數/36
得過且過——平庸之徒的特徵/37
3號敵人:優秀/43
優秀是卓越的大敵/44
為什麼“乖”孩子成不了卓越者?/46
順從——優秀者的特徵/47
優秀者與卓越者的差別/48
4號敵人:現實/51
現實者少有大成就/53
現實只是一種自欺欺人/54
外界決定思維——現實的本質/55
5號敵人:藉口/58
只要你想找藉口,你就一定能夠找到/59
藉口對事實毫無幫助/61
藉口都是謊言/62
最不受企業歡迎的人/64
6號敵人:悲觀/67
悲觀者總會找到悲觀的理由/69
逃避——悲觀者的選擇/70
悲觀者與樂觀者的不同視角/71
7號敵人:恐懼/74
恐懼貧窮/74
恐懼批評/76
恐懼失去/79
8號敵人:抱怨/82
抱怨與藉口的差別/83
自己永遠是正確的——抱怨者的特徵/85
什麼樣的人才會抱怨?/86
9號敵人:謹慎/88
飢餓的狗魚/89
我們生活在太多的規則之中/90
教訓使人謹慎,也使人失去夢想/91
第三章敵人從哪裡來?/95
孫子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常識/96
公眾性常識/97
個人性常識/101
建議與忠告/104
態度/109
態度從何而來?/111
刻意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113
第四章來,消滅敵人!/117
等到某一天,我們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自
己是最大的敵人。
消滅失敗/118
誰也無法迴避失敗/119
重新認識失敗/122
轉敗為勝四準則/124

前言

威廉·莎士比亞說:“世界只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只不過是一些演員。”我喜歡這句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演員。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是在扮演一個自己內心中所渴望的角色?還是在扮演一個虛偽的迎合他人的角色?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在扮演後者。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勸告那些少數人放棄扮演真實的自己。那么,何為真實的自己?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存在著。一個是現實中的“自我”,另一個則是想像中的,是我們所渴望成為的那個“自我”。而成功就是改變現實中的“自我”,從而成為渴望中的那個“自我”。我將渴望中的那個“自我”視為夢想,也將其視為真實的自己——我們所渴望成為的那個自己。

精彩書摘

最後,我們來談談那些成功者。關於成功者的故事,我相信諸位一定閱讀過很多,也一定對他們的意志力記憶深刻。舉凡成功者,必定都曾遭遇過多次挫折與磨難。正如拿破崙·希爾所說:“沒有磨難,就不能稱作為成功。”——只有克服了通向成功道路上的各種磨難的人,才能夠稱得上是成功者。這就意味著成功者必須具備“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決心和意志。“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是我在為企業提供管控力諮詢時運用的一個口號。企業經營的根本在於實現目標,因此,一切管理都應該圍繞著經營的目標展開。而優秀管理者與糟糕管理者之間的差別,正在於能否帶領團隊實現目標。
與經營企業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自身的管理者,人生的成敗取決於我們自我管理的水準。所有的企業管理思想之中,目標管理能夠給我們帶來最多的啟發。目標管理是偉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魯克的創舉,他告訴所有的管理者,一切都必須圍繞著經營目標展開。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夢想正是人生的目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遭遇挫折和困境,人生之路同樣如此。成功只屬於那些勇於面對挫折和困境的人,誰能夠征服挫折和困境,誰就是英雄,就是成功者。
我曾經訪談過各個領域中的成功者,他們之中有詩人、收藏家、木雕藝術家、書畫家,以及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關於成功,他們只有一條建議:
“找到你的目標,然後永不放棄!”
——成功其實並不難,問題的關鍵是大多數人放棄得過早了一些。如果每個人都堅持信奉“不達目標,誓不罷休”這一法則,或許世間已無失敗者。
無論一個人在做什麼與想什麼,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或她(曾)擁有夢想。也許,他(她)已經甘於平庸,遺忘了當初的夢想;也許,他(她)因為一些“客觀的現實”放棄了夢想,儘管夢想在記憶中依舊清晰;也許,他(她)在等待時機……我躺在寬敞的藤椅上,望著天空中的點點星光,想著一個問題:這輩子我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關於這一問題,我自問了很多遍,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今天,這個寧靜的秋夜,還有那若隱若現的星星,讓我可以傾聽到內心最深處的聲音。這個聲音說道:“我應該成為一名思想者,唯有思想,可以使我得以影響他人並獲得人生的價值。”我知道我找到了新夢想。
這件事發生在2008年,為了逃避繁雜的培訓和諮詢業務,我隻身回到家鄉——一個寧靜的蘇北小村落。在家鄉,我回顧了自身多年四處漂泊的生涯,為自己的人生制定了新的方向和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