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

《低地》

《低地》是一部散文集,米勒的處女作,有自傳成分,在這本散文集中,赫塔·米勒以類似自傳的形式從一個女孩的視角描述了以德語為母語的巴納特士瓦本人的境遇

基本信息

簡介

《低地》《低地》

《低地》是一部散文集,米勒的處女作,有自傳成分,在這本散文集中,赫塔·米勒以類似自傳的形式從一個女孩的視角描述了以德語為母語的巴納特士瓦本人的境遇:在羅馬尼亞專政獨裁統治下,生活陰鬱灰暗,充滿恐懼和仇恨,親人之間麻木不仁,與鄰居也格格不入,卻又被重重圍困,無法解脫。赫塔·米勒用詩意的筆法將這樣一幅幅凝重的生活畫面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自己細細品味酸甜苦辣。

波折

《低地》《低地》
《低地》本是赫塔·米勒一舉成名的處女作,初版1982年在羅馬尼亞發行時被大量刪節。之後1984年這本散文集在德國出版。也是因為這本集子赫塔·米勒在羅馬尼亞被全面封鎖,直到她1987年同當時的丈夫作家理察·華格納移民德國之後,才恢復了作品出版。今年3月出版的第三版是完整無刪節版,時隔二十餘年,作者自己也對整本集子重新進行了審閱校訂。

書評

作為米勒早期的一部散文集,它詳細記錄了作家童年的成長記憶。這些記憶是殘酷的、扭曲的、壓抑的,卻又不乏某些浪漫、天真和詩意的幻想。它折射了複雜的歷史,藉助於集體性的強權意志,對每一個卑微個體生命進行制約和傷害。可以說,這些小說所體現的,是羅馬尼亞極權統治下的鄉村現實,與孩子絢爛無邊的幻想共同奏響的復調。

“赫塔•米勒以詩歌的精煉和散文的直白,描繪了無依無靠的人群的生活圖景。”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

○它的反抗太微弱了,鏈子都是多餘的。
○草的莖稈兒纖柔,乃至透明。透過草莖看到的夏天脆弱易碎。
○我永遠跟不上道路,一切都在我眼前,向我而來。我卻只得到滿臉灰塵。哪裡都找不到終點。
○風撕開我連衣裙的一隻袖子。它飄蕩在空中,像黑色的薄霧。

赫塔·穆勒作品集

獲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是德國的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她的文章具有詩歌的精煉和散文的平實,描繪出了一幅底層社會的眾生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