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三衣》

《但三衣》但三衣
《但三衣》十二頭陀行之一,即比丘但持僧伽梨郁多羅安陀會的三衣,不再蓄存其他的衣。

簡介:

但三衣:出家人只能有三件衣:五衣,稱為僧伽梨;七衣,稱為郁多羅;九衣,稱為安陀會,有廿五條、廿三條、廿一條,也稱為祖衣。出家人最多只有這三件衣,不可以有幾箱幾櫥衣服,這也是養成少欲知足的習慣。

糞掃衣:出家人穿著不需要漂亮,佛制定,是到垃圾堆裡面,檢拾人家丟棄不用、骯髒的、破破爛爛的布,把它洗乾淨以後縫做衣服,稱為百衲衣。

附帶告訴大家:出家人穿的衣,稱為‘袈裟 ’,意思是壞色衣,不好看的顏色,不可以鮮艷的,大部分是黑色、灰色、咖啡色,或者藏青色,上面都有像稻田那樣的紋路,這是有原因的。依律典的記載: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印度的治安很不好,甚至連出家人的衣服也會被偷去,或者被搶走。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去托缽,經過稻田的時候,看到稻田的形狀,啟發了他縫製袈裟的念頭,他感覺到可以把布割成為一塊一塊的,再縫成像田的形狀,這樣既可以作為修行人是人間福田的象徵,也可以昭示匪徒打消偷、搶的惡念,這就是袈裟的由來,也是袈裟被稱為福田衣的原因,而出家人著袈裟,除了讓施主種福田的象徵以外,重要的還是在於去除沙門對一切衣飾外物的執著,不要為了打扮自己而花費心思與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