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企業》

《以人為本的企業》

共同撰寫《以人為本的企業》的兩位作者蘇曼德拉·戈沙爾和克里斯多福。巴特利特,均是管理學界的權威。目前被多家大型跨國企業奉為“寶書”的另一部管理學巨著《跨邊界管理》,也由此二人完成。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印)蘇曼德拉·戈沙爾,(美)巴特利特蘇月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095325
出版時間:2008-11-01
版次:1
頁數:227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管理>管理學
印刷時間:2008-11-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46.00
京東價:¥31.70(69折)

編輯推薦

凝聚人的無限力量,顛覆傳統管理模式的企業革命。跨越東西方文化的管理學家,歐美管理思想最具影響力的戰略領導權威。伊戈爾·安索夫最佳戰略管理圖書獎,美國管理協會喬治·泰瑞傑出管理圖書獎。 為什麼通用電氣能從古板的傳統組織中進發出新的活力?為什麼麥肯錫不惜花費大量資金、時間對新員工進行培訓?為什麼英特爾能從瀕臨衰敗的存儲器製造商躍升為微處理器巨擘?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此書著眼於當代企業提倡的“以人性為本”的柔性管理方式。作者首先以幾家美國著名企業為例,通過表格的方式,對美國西屋電氣與通用電氣的績效進行直觀的比較。然後又以西屋電氣的一位前管理者為例,描述其在西屋電氣和ABB完全不同的職業歷程。由此反映出善於變革、以人為本的當代企業模式,是如何全方位取代了臃腫的、以規章制度為中心、管理層級繁多的舊有模式。此外,本書作者和其他相關研究人員在耗時多年的研究項目中,拜訪了包括花王、ABB、3M等多家跨國企業不同層級的管理者。從企業組織、企業文化、員工激勵機制、部門之間的人力資源流動、企業精神的貫徹實施等內部因素,透析了當代“以人為本的”企業制度逐步形成與發展的機理。並採用多張圖表,使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跨國企業的經營模式。相信這本書,也能成為國內企業改變經營模式,獲得更好績效的重要參照

作者簡介

蘇曼德拉·戈沙爾,倫敦商學院戰略與國際管理學教授;印度商學院創辦人;哈佛商學院監督委員會委員;英國高級管理研究學院研究學者;倫敦商學院羅伯特·鮑曼研究所戰略領導項目主席。戈沙爾被認為是對歐美管理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世界公認的戰略領導權威。他1948年出生於印度加爾各達,曾在印度石油公司工作,後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完成學業,戈沙爾來到歐洲,先後在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工作。其間他被提名為管理學會、國際商學會和世界經濟論壇成員、主要的研究、著作和諮詢工作集中於世界大企業的管理。戈沙爾於2004年3月去世。克里斯多福·巴特利特,國際企業領域裡的泰斗,美國管理科學院和國際企業科學院院士,哈佛商學院新國際高級經理項目和全球領導者項目主席。

媒體評論

戈沙爾和巴特利特寫就了一本特立獨行、發人深省、影響甚遠的偉大之作。——沃倫·本尼斯,傑出的領導力大師戈沙爾的觀點比其他管理大師更容易明白,更容易從組織的角度來加以了解。他的國際化程度最深,最有能力帶著各種觀念跨越國界。——查爾斯·漢迪,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師面對充滿競爭的動盪時代,戈沙爾和巴特利特揉合了管理的概念、經驗與歷史,為管理領域做了一份功勳卓著的貢獻……行文清晰流暢,引人入勝。——《斯隆管理評論》

目錄

第一部分一種新企業模式的誕生第1章管理的新發現——從組織人到個性化管理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歷程第三代的戰略、第二代的組織、第一代的管理者案例:通用電氣、ABB第2章一位管理者的經歷——組織人的重生一位職業經理人舊業務的新機遇管理的重新發現說到做到是反常還是典範案例:ABB、西屋電氣第二部分從組織人到個性化企業第3章激發個人能動性——將個人作為企業的基石3M制度化的創業精神創建一種主人翁意識發展員工的自律性提供支持環境釋放被禁錮的“人質”案例:ABB、3M第4章推動知識創新——從個人專家到組織學習從戰略計畫到組織學習麥肯錫的知識全球化開發個人技能員工的集合體開發水平信息流建立基於信任的文化具有一體化網路的企業組織案例:麥肯錫、肯德基第5章確保持續創新——從改良到重建花王的持續變革樹立發展意識讓組織富有靈活性產生動態失衡雙管其下案例:花王、英特爾第三部分創建和管理個性化企業第6章塑造個人行為——改變企業的氣味企業的氣味自我革新的企業環境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的變革從環境到行為案例:西屋電氣、飛利浦第7章建立組織能力——使企業成為多個過程的組合不會飛的大黃蜂ABB的公司組織多個過程組成的企業新的組織模式案例:佳能、ABB第8章開發個人能力——脫離俄羅斯娃娃式的管理模式新角色,新能力新的人力資源工作告別組織人案例:3M、ISS第9章管理變革過程——企業自我革新的藍圖階段性變革第一階段:合理化過程——使創業精神成為動力第二階段:自我更新——開發一體化協作第三階段:升級換代——獲得持續的創新能力從毛毛蟲到蝴蝶的飛躍案例:通用電氣、ABB第四部分向新企業時代邁進第10章新的道德契約——企業作為價值創造機構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價值建立“命運共同體”關係案例:優派、摩托羅拉第11章高管的角色轉變——為目標、過程和員工服務超越企業戰略、結構和制度從戰略到目標從結構到過程從制度到員工繼續探索:職業管理的再生案體分析:英特爾宜家譯後

精彩書摘

第1章 管理的新發現——從組織人到以人為本的管理1682年,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德·哈雷爵士(EdmundHalley),有幸在合適的地點,適時地觀察到了景象壯觀的彗星。這顆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並使他獲得皇家天文學家的榮譽。更重要的是,這一幸運的偶遇所引發的一連串研究活動,使我們對人類生存的宇宙有了眾多重要的新發現。儘管不能和埃德蒙德爵士的成就相提並論,但陳舊的公司形式消亡和新管理模式的誕生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只發生一次,因此我們為能親眼目睹這一變革而感到幸運。我們相信,這一轉變將推動現在的公司順利進人新時代。新型管理模式的獨特性,不僅體現在一些組織的行為和過程上,更在於一種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在本書中,我們將詳細闡述這一新型管理模式,並將其中一些採用該模式作為經營方式的公司為例予以說明。但為了解將來發展的方向,我們應該明確並了解在改變管理模式過程中所作的努力。因此,在開始我們的探索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現代公司短暫的發展史。這段歷史的各個階段涇渭分明,可以用哈雷彗星最近幾次光臨地球作為標識來加以劃分。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歷程1835年哈雷彗星出現時,一種新的公司形式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誕生了。在有限責任制的理念下,一大批新興公司應運而生。這些公司可以滿足隨著工業革命興起所帶來的生產和運輸迅速發展的需求。與早期專門從事交易、生產、批發和貿易的公司相比,許多新公司開始採用垂直一體化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需要更高層級的管理技能來協調其多職能運作。76年後,在太陽系中旅行的哈雷彗星再次光臨地球時,這種成熟的公司形式已顯現出其鼎盛時期的早期徵兆,而一種新的公司形式則悄然出現。此時,新的大工業生產技術推動了生產規模的擴大,經營多樣化將現存產能平均分配到新市場,擴展了經營範圍。與此相對應的是,通用汽車的阿爾弗雷德·斯隆(AlfredSloan)和杜邦的皮埃爾·杜邦(PierreDuPont)等一些勇於開拓的公司的領導人,開始嘗試具有革命性的多部門結構的公司制度。這一革新,促成了一種全新的“專業化管理”模式的出現。在過去的3/4個世紀中,這種模式已紮根於公司的行為中,被公司的管理顧問們所傳播,並被編人教材和套用於學校的教學案例中。隨著工業化大生產時代的到來,弗雷德里克·溫斯勒·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提出了新的、強有力的科學管理的理念。泰勒是一名工程師兼發明家,他根據自己在米德瓦爾(Midvale)和伯利恆(Bethlehem)兩座鋼鐵廠的經歷,於1911年撰寫了頗具影響力的《科學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一書。泰勒的思想是建立在這樣一種信條基礎上——即對任何工作都可以進行嚴格的時間和行為分析,並劃分為零散的行為,由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員完成。它不僅對工廠里員工的工作進行了重新定義,而且還使監督他們的管理者職責發生了重大變革。管理的關鍵作用是激勵和控制從事固定工作的工人們,並確保通過高度專業化行為來有效地協調生產。同時,新型的多部門結構推動經營多樣化帶來的良機,對管理者角色也產生重大影響。在一個將資本作為關鍵戰略資源的環境中,計畫成為當代管理行為的核心。由於多個部門的管理者對有限的財務資源的需求,公司開始開發先進的資本預算制度和戰略計畫程式,以便指導投資。為了管理這些過程和相關的控制體系,公司總部規模被擴大,從而保證信息質量並對信息進行分析。總部管理人員的影響力增大了,政策和程式的地位也隨之提高,並成為影響生產運營的基本手段。但是新的公司結構反映的不止是一個複雜的新結構框架和一種更加規範的管理手段。在這樣一個控制和協調、計畫與政策共存的環境中,公司和其雇員之間開始出現一種新穎獨特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