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設限 》

《人生不設限 》

《人生不設限》這本書講述了沒有手腳的主人公面對生活,是如何的堅強和不放棄,他告訴人們不論際遇順逆,只要認清目標,積極面對,生活其實滿是祝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人生不設限人生不設限

作者:力克·胡哲(作者),彭蕙仙(譯者)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第1版(2011年6月15日)

頁數:26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806886694

ASIN:B0052CDWJC

包裝:平裝

內容概述

《人生不設限》內容簡介:沒有一本書,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帶給你希望!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說:當你懷疑自己能否實現人生的目標時,請信任那些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夠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力克說:當我的父母看到我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然而,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我只能說:“我的受造奇蹟可畏。”你也一樣。

如果你正面對人生的變化,力克說: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發生的變化時,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覺,迅速認知到你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無論是好是壞,覺察到變化可以減輕壓力。

如果你正打算放棄夢想,力克說: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只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才會被打敗。

如果你心裡憂傷難過,力克說:在悲傷的另一邊,有一條不同的出路。會讓你更堅強、更堅定,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會為你點出這條路。

如果你曾有輕生的念頭,力克說:10歲那一次,如果我讓自己的臉再往水下沉個10多公分,或許我是能結束短暫的痛苦,但代價是什麼?我將看不到在夏威夷海邊與海龜一同游泳、在加州衝浪、在哥倫比亞潛水的開心男子。不要去犯我幾乎犯下的過錯。

人生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人們經常埋怨什麼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著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力克·胡哲

作者簡介

作者:(澳大利亞)力克·胡哲譯者:彭蕙仙

力克·胡哲(NickVujicic)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曾經三次嘗試自殺。10歲那年,第一次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他是澳大利亞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殘障兒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殘障者,並獲壓倒性勝利,被當地報紙封為“勇氣主席”。

他是第一位登上《衝浪客》雜誌封面的菜鳥衝浪客,在夏威夷與海龜游泳,在哥倫比亞潛水;踢足球、溜滑板、打高爾夫球樣樣行。他16歲第一次在小型聚會中跟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動的口碑就從這12個人開始。

在決定以“激勵他人”為生命目標後,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非營利組織,實行各種創意行善,至今已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給予(接受)數百萬個擁抱,自稱為“擁抱機器”。

他獲各國、各界領袖接見,在國會發表演說,常常在各國最大場地:體育館、鬥牛場、表演廳或巨蛋演講外,也不斷造訪教會、學校、垃圾城、貧民窟、勒戒中心、監獄和紅燈區。

他散播希望與愛的行動,深受教師及家長讚譽,認為應該把他的故事列入學校課程。至今已有六億人聽說了他的勇氣人生。

21歲大學畢業後,他取得會計及財務規劃雙學位,熟稔投資,並擁有自己的公司。他在2005年被提名為澳洲年度青年楷模。出版過兩片暢銷全球的DVD,寫了一本書,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蝴蝶馬戲團》則在2009年獲“門柱影片計畫”最大獎。

創作背景

作者一出生連四肢都沒有,跌倒再跌倒。一直被人嘲笑。經歷漫長挫折與黑暗。從失望到絕望再到充滿希望,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他要告訴你什麼叫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在心靈強大的旅程上如何做一個強者。我相信沒有一本書比力克•胡哲的故事更能帶給你希望!

目錄

前言我真是幸福得不像話
第一章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第二章沒手沒腳,沒有限制
第三章對生命的無限可能抱持信心
第四章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第五章態度決定高度
第六章跟恐懼做朋友
第七章跌倒七次,要爬起來八次
第八章面對未知,迎向改變
第九章信任他人,組成夢幻團隊
第十章如果機會沒來,就自己創造機會
第十一章我的“可笑法則”
第十二章你的任務是付出走出去的熱情

摘選

第一章
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我有選擇,你也有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對不足之處念念不忘,可以選擇苦澀、憤怒或悲哀;或者,在面對艱難時刻和那些心懷惡意的人時,我們可以選擇從經驗中學習,然後繼續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我在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影音,是一段拍攝了我在溜滑板、衝浪、聽音樂、打高爾夫球、跌倒、爬起來、跟聽眾說話,還有跟許多人擁抱等等的影片。

總的來說,這些不過就是一般人也做得到的平常事,不是嗎?那你覺得為什麼這樣的影片卻可以吸引幾百萬人點閱呢?我認為,大家之所以想看,是因為儘管生理上有重重限制,我卻活得似乎完全不受限。

人們總是認為,身體有嚴重缺陷的人會活得沒什麼生趣,甚至易怒、退縮。因此,當大家發現我竟然過著大膽且充實的生活時,難免感到意外——我就是喜歡讓人吃驚。

我的影片往往有幾百則留言,最典型的如下:看到像他這樣的傢伙都可以這么快樂,我不禁懷疑我對自己到底有什麼好不爽的?我幹嗎覺得自己不夠有魅力、不夠有趣之類的?這個沒有四肢的傢伙活得這么開心,而我的腦袋竟然會有那些無聊的想法?

我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力克,你怎么可以這么快樂?”你或許正面臨挑戰,所以我就先很快地回答你吧:

我快樂是因為我了解到,我或許並不完美,但我卻是完美的力克?胡哲!我是上帝照著祂對我的計畫所做的獨特創作。當然,這並不表示我的一切已無須改進,我一直努力讓自己更好,這樣才能更徹底地服侍上帝和這個世界。

我確實相信我的生命沒有限制,而不論你的挑戰是什麼,希望你也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受限。當我們一起開始這段旅程時,請先思考一下你為自己的人生,或者讓別人替你的人生加上的限制。現在再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限制會怎樣?如果任何事都是可能的,那么,你的人生會如何?

表面上,我是個失能者,但實際上,我因為沒有四肢而擁有能力。我個人的獨特挑戰為我開啟了獨一無二的機會,讓我可以接觸到許多有需要的人。所以,請好好想一想有什麼是你可以做的!我們實在太常以為自己不夠聰明、不夠有魅力、不夠有天分,因此無法追求夢想。別人怎么講我們就怎么相信,要不然就是自我設限太多。更糟的是,當你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時,就等於限制了上帝在你身上的作為。

當你放棄夢想,就把上帝框住了。畢竟,你是祂的創造物,祂創造你是有目的的。因此,你的生命不應該受到限制,就像神的愛不受局限一樣。

我有選擇,你也有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對那些令人失望與不足之處念念不忘,可以選擇苦澀、憤怒或悲哀;或者,在面對艱難時刻和那些對我們心懷惡意的人時,我們可以選擇從經驗中學習,然後繼續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作為上帝的兒女,你是美好且珍貴的,比這世上所有的鑽石更有價值。你我都是照著我們該有的樣子完美成形,不過,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不斷努力成為更好的人,並借著更遠大的夢想擴張自己的界限。這一路上有許多需要調整的地方(畢竟人生可不是一直花香常漫),但活著永遠是值得的。我想讓你知道,無論你的環境如何,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你就能做出貢獻。

我沒辦法拍拍你的肩膀給你個保證什麼的,但我可以發自內心真誠地對你說,無論你的人生看起來多么無望,希望永遠存在;就算情況似乎很糟糕,前方還是會有好日子;無論環境有多險峻,你總能超越這些艱險。期待改變並不能帶來改變,下定決心、此刻就採取行動,才能改變一切。

萬事互相效力,一切最終會有好結果——這點我很確定,因為我的生命就是如此。沒有四肢的人生有什麼好的?光是看著我,人們就願意傾聽我,讓我分享信仰、告訴大家他們是被愛的,並帶給他們希望。

這就是我的貢獻。認識自己的價值很重要,要知道,你也有些什麼可以貢獻出去。如果你此刻覺得沮喪,那也OK,因為沮喪感代表你想要一個比現況更豐富的人生,這很好啊。通常生命中的挑戰會讓我們更明白自己真正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的出生沒有帶來歡慶喜悅。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我的境遇對我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媽媽懷我的時候是25歲,我是她第一個小孩。她曾經當過助產士和小兒科護士,在產房照顧過好幾百個產婦和小嬰兒,所以知道懷孕時該做些什麼。她很注意飲食、小心用藥,不喝含酒精的飲料,連止痛藥都不服用;她去看最好的醫生,然後大家都跟她說一切會很順利。

不過,我媽媽還是一直擔心;當預產期接近時,她跟我爸爸提了好幾次:“我希望這個小寶貝真的沒事。”

懷孕期間的兩次超音波產檢,醫生都沒發現異狀。他們告訴我父母是個男孩,但提都沒提沒手沒腳這回事。然後到了1982年12月4日,我出生了,媽媽一開始沒看到我,她開口問醫生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小寶貝還好吧?”但現場一片沉默。過了好一會兒,他們還是沒把新生兒帶去給媽媽看,她愈來愈覺得事情一定不對勁。當時,醫護人員沒把我抱去給媽媽,反而召來一位小兒科醫生,大隊人馬移動到產房的另一頭,看著我,然後面面相覷。當媽媽聽到一聲健康嬰兒的哭喊聲時,終於放下心來。然而,在生產過程中早就注意到我少了一隻手的爸爸,卻略感不安,接著被醫護人員帶出產房。

醫護人員看到我時,完全呆掉了,很快把我整個人包了起來。

不過,我媽媽可不會被騙,看到醫護人員苦惱的表情,她知道情況非常糟。

“怎么回事?我的寶寶怎么了?”她問。

起先,她的醫生不願回答,但是當我媽媽堅持一定要他給個說法時,醫生不得不用一個醫學名詞來回應:“你的寶寶有海豹肢症。”
媽媽當過護士,知道這個名詞意味著孩子出生時四肢畸形或四肢不全,她只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同一時間,我那早已嚇呆的爸爸還待在產房外,一直想知道他所看見的到底是不是他想的那樣。當小兒科醫生出來跟他說話時,他大叫著:“我兒子,他沒有手臂!”“事實上,”那位小兒科醫生小心翼翼地說,“你的兒子是沒有手臂也沒有腿。”

“什麼?”我爸爸完全無法相信。

在極度的震撼與痛苦中,他有一陣子呆坐不能言語,之後保護妻兒的本能湧現,他衝進產房,想趕在媽媽看到我之前先讓她知道我的狀況。不過他很錯愕地發現,自己的妻子正呆滯地躺在床上哭泣著。原來,醫護人員已經告訴她這個訊息,還把我帶到她面前,要她抱抱我,但是媽媽拒絕了,要他們把我帶走。

護士哭了,助產士哭了,當然,我也哭了!最後,他們把我放在媽媽身旁,包得好好的。我媽媽就是無法忍受她所見到的:她的孩子沒有四肢。

“把他帶走,”她說,“我不想碰他或看到他。”

直到今天,對於當初醫護人員沒有給他時間,讓他幫助我媽媽準備好面對一切,爸笆還是覺得很不高興。過了一會兒,媽媽睡了,爸爸到育嬰室看我,然後回去跟媽媽說:“他很好看呢。”他問媽媽要不要去看一下,她說不要,因為她還處於震驚的狀態。爸笆充分理解,也尊重她的感受。

我的出生沒有帶來歡慶喜悅,父母和整個教會反而悲哀以對。“如果上帝是個有愛的上帝,”他們不解,“祂怎么會讓這種事發生?”

我苦,有人比我更苦

我是父母第一個小孩,在任何家庭,這都是值得慶賀欣喜的事,然而我出生時,沒人送花給我媽媽。這讓她覺得受傷,也陷入更深的絕望。
她含著淚問我爸爸:“難道我就不值得擁有一束花嗎?”

“對不起,”爸爸說,“你當然值得啊。”他去醫院的花店,很快捧回一束花給她。

此情此景,我自然一無所悉,直到13歲左右,因為我問父母當年他們看到我沒有四肢時,最初的反應是什麼,我才知道這一切。有一天,我跟媽媽說起在學校過得好慘,還跟她說我很討厭自己沒手沒腳,結果媽媽跟我哭成一團。媽媽告訴我,她和爸爸已經明白上帝對我有個特別計畫,有一天,祂會顯明那個計畫。我一直不斷地問問題,有些問題出於我個人的好奇心,有些則是為了應付我那些沒完沒了的好奇寶寶同學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