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留痕》

《五洲留痕》

)首之二(1933-1935年,下同)船中漫吟印度洋(In Sea)地中海(Mediterran (略)二、地勢

(圖)《五洲留痕》五洲留痕

作者: 蔣彝 著
出 版 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7-11-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454
印刷時間:
開本: 32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100055345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 文集

編輯推薦

本書出自劉宗武之手編輯的,力圖用蔣彝先生的作品立體地勾勒出他的全貌,全書分“其文”、“其詩”、“其書”、“其畫”、“其信”和“其人”。“其文”11篇,起自1925年,結於1976年。內容涉及自然地理、書畫典籍整理、書畫發展走向、往事和故人的追憶、撰寫畫記的初衷和對一位偉人的懷念;“其詩”收入詩作80餘首;“其書”選錄作者書法作品(包括他為自己的著作題寫的書名)15幅;“其畫”約30餘幅,有的選自多種畫記和著作,有的是單幅作品,還有為舞台劇畫的效果圖;“其信”40餘封,致家人、致友人,談家事、藝事、親情友情、國情……最無拘束,最見真情;“其人”輯他人寫蔣彝的文章10餘篇,篇篇文字生動鮮活。

內容簡介

蔣彝,字仲雅,一字重啞,中國血統美籍學者,國際知名畫家詩人、作家和書法家。自1933年起,居留英、美四十餘年,致力於對外介紹中國文化和藝術工作,寫過一些這方面的專著。所作中國書畫不少,僅熊貓畫幅即近千件。出版的25部英文作品中,有12部是以“啞行者”為筆名寫的許多國家和城市的遊記,書中熔散文、詩、畫和書法於一爐,別具一格,受到高度評價和推崇。本書收錄了蔣彝其文、其詩、其書、其畫、其信和他本人的一些生平事跡。

作者簡介

蔣彝,字仲雅,一字重啞,國際知名畫家、詩人、作家和書法家。江西省九江人。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系,遂投身北伐,從政為官。1933年深恨當局腐敗,憤然辭官,出國留學。居留英、美44年,傾力傳播中國文化和藝術,備受讚譽。出版英文著作25部,其中“啞行者遊記”12部,描寫五洲風土人情,熔詩、文、書、畫於一爐,別具一格,在海外行銷甚廣。畢生衷情中國書畫,所作熊貓畫幅近千件,堪稱海外第一人。1977年回國訪學,因病去世,歸葬故鄉廬山腳下,以遂他平生“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的願望。他那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將永存於世,成為人類文化的一份寶貴財富。

目錄

海外赤子蔣彝(代序)
蔣彝其文
 海南島
 《九江指南》序
 中國畫家——在哈佛大學優秀畢業生榮譽學會的講詞
 擬議整理吾國論藝文物
 我怎樣寫日本畫記
 中國書畫之將來
 國畫的將來
 洋人與狗
 憶悲鴻
 啞行者訪華歸來話今昔——港刊刊載蔣彝教授訪華觀感
 追念毛澤東主席
蔣彝其詩
 過太平洋(Pacific Ocean)首之一(1933年)
 別湖區(1937年)
 霧城雜詠(1938年)
 夏日圍爐(1938年)
 登賽蒙座(1941年)
 瓦甫河(1941年)
 牛津雪夜(1944年)
 孤思(1947年)
 雲雨中登獅子山(1948年)
 橋上獨步(1950年)
 思鄉二絕(1956年)
 鸚鵡曲·剛到波城(1959年)
 元旦(1964年)
 我是唐人(1972年)
 廬山寺(1972年)
 香港竹枝詞50首之一、二、二十六、四十二(1972年)
 游揚州瘦西湖有感(1975年)
 樂新天(1975年)
 江州牧——自責(1931年)
 過太平洋(Pacific Ocean)首之二(1933-1935年,下同)
 船中漫吟
 印度洋(Indian Ocean)觀魚躍
 過紅海(Red Sea)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看飛魚
 寄笈兄
 小睡翰墨斯推得草丘(Hampstead Heath)上
 憶小兒女
 讀笈兄寄詩
 海外中秋有懷
 倫敦國會
 想食醬乾不得
 倫敦大霧報載七人步入河中,可笑之至
 接家書
 東望祖國愴然有感率成五絕句
 感懷祖國
 水
 柬佩秋丹徒
 步行泰晤士(Thames)河邊
 北威爾斯(North Wales)看燕子瀑布(Swallow Falls)
 斯羅多里亞山(Snowdonia Mountain)
 登北威爾斯(North Wales)山歸來柬匡社諸子
 憶蕪湖
 示意
 北英雪夜
 游達柏靈(Dublin)鳳凰公園威靈頓紀念塔
 獨坐德韻特湖畔(1936年)
 韻湖前待月(1936年)
 無題(1938年)
 夢不到家鄉(1939年)
 雨中芍藥(1942年)
 雲雨中登獅子山(1948年)
 情詩絕句五首(1948年)
 為健蘭與乃崇結婚作熊貓圖
 題詩其上(1957年)
 春閨怨·芬微(Fenway)玫瑰園(1959年)
 寄楊聯陛辛丑除夕詩(1962年)
附楊聯隉和詩:收啞子辛丑除夕詩,謂余詩迂,而以酸答
 冒雨出遊(1963年)
 自動電梯(1970年)
 沿湖行(1970年)
 山景眺望(1970年)
 京都十二橋(1970年)
 玄武棱岩(1970年)
 啞到扶桑(1970年)
 與Burton watson參觀京都,廬山寺為《源氏物語》作者舊居(1970年)
 參觀神戶古陶瓷展會(1970年)
 香港竹枝詞五十首之三、四、五、六、七、八、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1972年)
 題為李鐵錚畫熊貓(1974年)
 登井岡山(1975年)
 別家(1975年)
 策縱聞余將自祖國歸來以詩相迓
 即步原韻(1975年)
 自嘲
 自況
蔣彝其書
蔣彝其畫
蔣彝其信
蔣彝其人
附錄:蔣彝年
編後記(劉宗武)
跋(蔣力)

書摘插圖

海南島
蔣瘦顛
吾國輻垣廣大,沿海一帶,島嶼繁多,蘊藏極富,而氣候風俗物產,皆與內地不同;惟以國中頻年兵禍,政治不良,謀救濟之策且不暇,遑問其能向外發展乎?以致海外同胞,智識低微,生活簡陋,大好富源,湮沒無聞,臥榻之旁,漸容他人鼾睡,有如前之青島、庫頁島然,良可惜也。作者去夏應友人招,往海南島,因得一窺其勝。然事有所羈,漫遊僅及瓊山;時只月余,聞見亦自有限;旁征據引,以補不逮,用草斯篇,以示讀者。
作者識
一、歷史 (略)
二、地勢 (略)
三、氣候 (略)
四、風俗(略) (甲)漢俗(略) (乙)黎俗(略)
五、交通 (略)
六、社會概略(略)
七、教育狀況(略)
八、人物古蹟(略)
九、實業 (略)
十、結論
總觀以上所述,足征海南之蘊藏富有,與夫人民之誠樸無知,當此太平洋商戰時期,其他位已占經濟上重要之位置。設使加以開發,如修築道路,以利交通;化育黎漢,開其知識;則既可振興固有之實業,復可挽回已失之利益,未始非富國強民之道也。雖然,國弱如此,內訌不已,奚足以語此哉!查一八九七年,清政府曾與法國締結關於瓊島不割讓與他國之約,一九一六年又曾與美國借款,預定於瓊山、海口至樂會縣之間,敷設鐵道。近來外人之來往經商於其間者,正復絡繹不絕,其注目於瓊島之富源與地位之重要,蓋已非一日矣。夫吾人之土地,吾人不自經營而讓他人為之越俎代謀,寧非奇恥!然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尚望國內同胞急起而圖之。
……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