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再告台灣同胞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再告台灣同胞書》

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一切愛國者都有出路。在台灣國民黨沒有同我們舉行和平談判並且獲得合理解決以前,內戰依然存在。台灣的發言人說: 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不過是共產黨的一條詭計。停停打打,確是如此,但非詭計。你們不要和談,打是免不了的。在你們採取現在這種頑固態度期間,我們是有自由權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毛澤東在十月二十五日,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再告台灣同胞書》。 這一文告,並非上次未發表的《再告台灣同胞書》,是毛澤東另寫的一篇新文告。

原文

1954年,毛澤東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1954年,毛澤東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再告台灣同胞書[1]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軍民同胞們:

我們完全明白,你們絕大多數都是愛國的,甘心做美國人奴隸的只有極少數。同胞們,中國人的事只能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一時難於解決,可以從長商議。美國的政治掮客杜勒斯[2],愛管閒事,想從國共兩黨的歷史糾紛這件事情中間插進一隻手來,命令中國人做這樣,做那樣,損害中國人的利益,適合美國人的利益。就是說,第一步,孤立台灣;第二步,託管台灣。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來。你們知道張作霖[3]將軍是怎樣死去的嗎?東北有一個皇姑屯,他就是在那裡被人治死的。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分子都沒有良心。美帝國主義者尤為兇惡,至少不下於治死張作霖的日本人。同胞們,我勸你們當心一點兒。我勸你們不要過於依人籬下,讓人家把一切權柄都拿了去。我們兩黨間的事情很好辦。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逢雙日不打金門的飛機場、料羅灣的碼頭、海灘和船隻,使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大小島嶼上的軍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應,包括糧食、蔬菜、食油、燃料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你們長期固守。如有不足,只要你們開口,我們可以供應。化敵為友,此其時矣。逢單日,你們的船隻、飛機不要來。逢單日我們也不一定打炮,但是你們不要來,以免受到可能的損失。這樣,一個月中有半月可以運輸,供應可以無缺。你們有些人懷疑,我們要瓦解你們軍民之間官兵之間的團結。同胞們,不,我們希望你們加強團結,以便一致對外。打打停停,半打半停,不是詭計,而是當前具體情況下的正常產物。不打飛機場、碼頭、海灘、船隻,仍以不引進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蔣、杜會談[4],你們吃了一點虧,你們只有代表“自由中國”發言的權利了;再加上小部分華僑,還許你們代表他們。美國人把你們封為一個小中國。十月二十三日,美國國務院發表十月十六日杜勒斯預製的同英國一家廣播公司所派記者的談話,杜勒斯從台灣一起飛,談話就發出來。他說,他看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中國,並且說,這個國家確實存在,願意同它打交道,云云。謝天謝地,我們這個國家,算是被一位美國老爺看見了。這是一個大中國。美國人迫於形勢,改變了政策,把你們當作一個“事實上存在的政治單位”,其實並非當作一個國家。這種“事實上存在的政治單位”,在目前開始的第一個階段,美國人還是需要的。這就是孤立台灣。第二個階段,就要託管台灣了。國民黨朋友們,難道你們還不感覺這種危險嗎?出路何在?請你們想一想吧。此次蔣杜會談文告不過是個公報,沒有法律效力,要擺脫是容易的,就看你們有無決心。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我們是一致的。美國人強迫製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包括你們和海外僑胞在內,是絕對不容許其實現的。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一切愛國者都有出路,不要怕什麼帝國主義者。當然,我們並不勸你們馬上同美國人決裂,這樣想,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是希望你們不要屈服於美國人的壓力,隨人俯仰,喪失主權,最後走到存身無地,被人丟到大海里去。我們這些話是好心,非惡意,將來你們會慢慢理解的。

國防部長彭德懷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根據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刊印

注 釋

[1]這是毛澤東起草的。

[2]杜勒斯,當時任美國國務卿。

[3]張作霖(一八七五――一九二八),遼寧海城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奉系軍閥首領。曾在日本帝國主義支持下長期統治東北。一九二六年自任安國軍總司令,聯合直系軍閥吳佩孚入據北京。一九二八年六月同蔣介石作戰失敗後退回東北,途經皇姑屯車站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炸死。

[4]蔣、杜會談,指蔣介石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台灣舉行的會談。會談公報中說,“美國承認中華民國是自由中國的以及廣大中國人民所抱希望和願望的真正代言人”。

編輯材料

炮擊金門

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的戰例。萬炮齊鳴,不是為了去占領金門,而只是為了示威;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沒完沒了。除了八月二十三日那天的炮轟是突然襲擊之外,此後的炮擊竟事先通知!打了一陣子,考慮到金門給養發生困難,那就“高抬貴手”幾天,等給養運上來了,再打……天底下,哪有這等打法?
十月十三日那天,毛澤東沒有發表寫好的《再告台灣同胞書》,另外發表了由他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在這份命令中,毛澤東便宣布:
金門炮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藉以觀察敵方動態,並使金門軍民同胞得到充分補給,包括糧食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他們固守。兵不厭詐,這不是詐。

毛澤東還指出:

在台灣國民黨沒有同我們舉行和平談判並且獲得合理解決以前,內戰依然存在。台灣的發言人說: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不過是共產黨的一條詭計。停停打打,確是如此,但非詭計。你們不要和談,打是免不了的。在你們採取現在這種頑固態度期間,我們是有自由權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毛澤東在十月二十五日,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再告台灣同胞書》。這一文告,並非上次未發表的《再告台灣同胞書》,是毛澤東另寫的一篇新文告。

毛澤東以彭德懷名義發出新的命令:

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逢雙日不打金門的飛機場,料羅灣的碼頭、海灘和船隻,使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大小島嶼上的軍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應,包括糧食、蔬菜、食油、燃料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你們長期固守。如有不足,只要你們開口,我們可以供應。化敵為友,此其時矣。逢單日,你們的船隻、飛機不要來。逢單日我們也不一定打炮,但是你們不要來,以免受到可能的損失。天底下會有這樣的戰爭,堪稱史無前例。

毛澤東還以張作霖為例,警告蔣介石:

你們知道張作霖將軍是怎樣死去的嗎?東北有一個皇姑屯,他就是在那裡被人治死的。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分子都沒有良心。美帝國主義者尤為兇惡,至少不下於治死張作霖的日本人。同胞們,我勸你們當心一點兒。我勸你們不要過於依人籬下,讓人家把一切權柄都拿了去。

逢雙日一律不打炮

在十月三十一日,毛澤東在給周恩來等的信中,對於炮擊金門又作了新的規定:“應將逢雙日不打的地方加以推廣,就是說,逢雙日一律不打炮,使蔣軍可以出來活動,曬曬太陽,以利持久。只在單日略為打一點炮。由內部通知福建實行,暫不再發聲明。”
十一月三日,是單日,毛澤東忽然下令大打,猛轟金門。毛澤東於十一月二日上午五時在鄭州下達命令:“建議明三日(逢單)大打一天,打一萬發以上,對一切軍事目標都打。以影響美國選舉,爭取民主黨獲勝,挫敗共和黨。”也真有趣,蔣介石則希望共和黨取勝,民主黨失敗。

戲劇性地持續下去

炮擊金門,就這樣戲劇性地持續下去,停停打打,打打停停,半停半打,半打半停。每逢節日,諸如春節,則以國防部長的名義發表公告,聲明節日期間停止炮擊,以便金門軍民和大陸同胞共度節日。
一九六○年六月十七日和十九日,毛澤東下令大打金門。內中的原因是美國共和黨總統艾森豪在那幾天訪問台灣。
順便提一句,艾森豪自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首次當選美國總統,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日出任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又於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六日再次當選總統,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日連任,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卸任。

並不準備攻占金門

儘管毛澤東只是炮擊金門,並不準備攻占金門,蔣介石也知道毛澤東的用意,反而把調子唱得更高了。按照蔣介石的習慣,每年的“雙十節”、元旦和青年節,他都要發表文告。這些文告都是經蔣介石反覆修改後發表的,據云有的改了十次之多。在這些文告中,蔣介石反覆強調“誓死堅守金門”,“金、馬、台、澎為亞洲反共陣營之中流砥柱”,“金門為堅不可摧的反共前哨”。
蔣介石還一次次組織人馬,前往金門視察、勞軍,聲稱金門的一寸土地也不能送給中共。內中,光是蔣經國到金門便達一百二十三次之多……

戲劇性的炮擊金門

自一九六二年起,台灣“行政院新聞局”逐年為台灣國語影片和影藝人頒發“金馬獎”。“金馬獎”以金質戰馬獎盃為獎品,取意是雙關的:既是“如金之真純,如馬之奔騰”,又是金門島和馬祖島的象徵。以金門、馬祖命名“金馬獎”,據云是為了褒揚“英勇的抗擊精神”。戲劇性的炮擊金門,從一九五八年一直延伸到一九七九年元旦,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文告,宣布結束炮擊金門。徐向前的文告說:為了方便台、澎、金、馬的軍民同胞來往大陸省親會友、參觀訪問和在台灣海峽航行、生產等活動,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部隊,從今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