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誌社的主管單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是中國首家專注於產業經濟新聞報導的財經類雜誌,致力於深度解讀高層決策,推動產業經濟轉型升級,與產業共同發展進步。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0年第17期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名智庫——賽迪集團主辦的首份聚焦於工業經濟、兩化融合與新經濟形態的媒體,定位為“中國新經濟成長第一讀本”。

信息技術不同於其他高新技術,其特有的普適價值,使得它和它帶來的信息化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方式轉變的重要槓桿。無論各行各業還是各地各處,信息化都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字。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和跡象都表明,在信息技術向各行各業套用滲透的過程中,新的經濟形態已經初顯雛形——融入了數位化、網路化的傳統產業,正在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新信息、新媒體等破繭而出,構成了中國經濟當前一個個全新的圖景。值此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起步之際,《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應運而生。其肩負的使命正是為信息化發展吶喊,為兩化融合破題,為中國新經濟成長助力。

特色欄目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通過第一解讀、總裁論壇、經略、工業、公司、大家、智說新語市長專訪、縣域經濟、新型工業化、產業信息化、CIO等多個特色欄目。

讀者定位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誌社社長羅文表示:“《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知難而上,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工業經濟‘調結構、轉方式’這一歷史進程,關注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關注信息技術對傳統工業的改造提升,關注中國新經濟形態的誕生、成長和壯大。”

對於雜誌的讀者定位,羅文提出了“四個面向”——面向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面向地方政府、面向行業機構和企業、面向工業行業從業人員。“四個面向是我們最核心的讀者群。《中國經濟和信息化》力求向他們傳遞獨到的見解、觀點和思想,著力打造一本具有獨特影響力的產經雜誌,這將是我們始終如一的奮鬥目標。”

競爭優勢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誌社總編輯盧山介紹創刊號《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誌社總編輯盧山介紹創刊號

業內人士認為,賽迪集團旗下媒體正式進入產經媒體領域,亦是看準了財經媒體變局的時機。去年年底,財經媒體“一姐”胡舒立與《財經》分道揚鑣之後,財經媒體陣營發生劇變,新華社《瞭望》雜誌社元旦期間創刊的《財經國家周刊》就被業界視為是《財經》雜誌的直接競爭對手。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整合媒體經驗和辦刊優勢打造的一本高端雜誌。無論是深度調查中國經濟與產業變革中的得與失的“封面報導”,以工業和信息化主導者的視角為中國經濟變革提供決策參考的“市長專訪”,還是作為知名專家學者、管理大師、企業家的思想陣地的“大家”,或者關注重點工業行業的信息化套用的“產業信息化”,以及“縣域經濟”、“新型工業化”,這些別具特色的欄目,都將探索中國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路徑,展現中國新經濟形態發展的全貌。

雜誌價值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以嚴謹的態度、敏銳的視角、獨特的理念來報導經濟新聞,力求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與公信力的財經類雜誌。《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的目標讀者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經濟管理工作者、商界領袖、管理精英、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專業投資者、創業家和相關知識階層。《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的價值在於它是一份深具新聞價值、決策參考價值、投資指南價值、管理借鑑價值、潮流引導價值的必讀的主流財經類期刊。

發行信息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是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半月刊雜誌,每月10日、25日出版,每期110頁左右。國內統一刊號:CN11-5923/N。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3-31X。郵發代號:82-164。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九)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
《中國品牌與防偽》
《中國商貿》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中國企業家》
《中國經濟信息》
《中國商人》
《中國投資》
《中國土地》
《中國人民銀行文告》
《中國商界》
《中國改革》
《中國農業會計》
《中國審計》
《中國稅務》
《中國電子商情·通信市場》
《中國經貿》
《中國外匯》
《中國外資》
《中國物流與採購》
《中國貨幣市場》
《中國集體經濟》
《中國價格監督檢查》
《中國檢驗檢疫》
《中國金融電腦》
《中國大學生就業》
《中國經濟景氣月報》
《中國電子商務》
《中國對外貿易》
《中國發展》
《中國經貿導刊》
《中國科技投資》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
《中國名牌》
《中國內部審計》
《中國發展觀察》
《中國房地產》
《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
《中國貧困地區》
《中國房地產金融》
《中國房地信息》
《中國地產市場》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高新區》
《中國工程諮詢》
《中國工會財會》
《中國市場》
《中國工商》
《中國工商管理研究》
《中國管理信息化》
《中國廣告》
《中國海關》
《中國物價》
《中國合作經濟》
《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中國建材企業》
《中國金融》
《中國農村金融》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
《中國農村信用合作》
《中國金融信息》
《中國航空旅遊指南》
《中國供銷商情·投資與行銷》
《中國經濟快訊》
《中國期貨》
《中國經濟年鑑》
《中國經濟前沿》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鑑》
《中國會計年鑑》
《中國惠普》
《中國電子商務年鑑》
《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
《中國就業》
《中國稅務年鑑》
《中國統計工作年鑑》
《中國統計月報》
《中國國內貿易年鑑》
《中國投資協會通訊》
《中國口岸》
《中國勞動》
《中國外經貿》
《中國工商管理研究前沿》
《中國勞福事業》
《中國物價年鑑》
《中國旅遊年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