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統計年鑑》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用中、英兩種文字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按年度發表中國對外貿易最詳細的統計數據資料。期刊分上、中、下三卷,發表中國上年度進出口統計。

基本信息

簡介

20072007

《海關統計》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編制和發布均由中國海關負責。中國海關採用國際通用的貿易統計標準,其數據具有全面性、權威性和國際可比性。

特色

◆全面性:《海關統計》包括實際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的貨物、貿易統計數據;
◆可靠性:《海關統計》原始憑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出口貨物報關單》或經海關核發的其他申報單證;
◆國際可比性:《中國海關海關統計年鑑》的進出口貨物均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統計方法與統計口徑同各國通行的貿易統計方法是一致的。

主辦單位

中國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是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實行垂直領導體制。基本任務是出入境監管、徵稅、打私、統計,對外承擔稅收征管、通關監管、保稅監管、進出口統計、海關稽查、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打擊走私、口岸管理等主要職責。 海關總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正部級直屬機構,統一管理全國海關。海關總署現有17個內設部門、6個直屬事業單位、管理4個社會團體(海關學會、報關協會、口岸協會、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協會),並在歐盟、俄羅斯、美國等派駐海關機構。中央紀委、監察部在海關總署派駐紀檢組、監察局。 全國海關目前共有46個直屬海關單位(廣東分署,天津、上海特派辦,41個直屬海關,2所海關院校),600個隸屬海關和辦事處,通關監管點近4000個。中國海關現有關員(含海關緝私警察)約5萬人。 現任海關總署黨組書記、署長盛光祖。 中國海關實行“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工作方針和“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的隊伍建設要求。中國海關精神是“忠誠公正,興關強國”。 中國海關實行關銜制度。關銜設五等十三級。分別為一等:海關總監、海關副總監;二等:關務監督(一級、二級、三級);三等:關務督察(一級、二級、三級);四等:關務督辦(一級、二級、三級);五等:關務員(一級、二級)。 中國海關不斷最佳化通關模式、監管體系、管理機制和隊伍素質。在通關模式方面,實行以企業守法管理為基礎的分類通關,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在監管體系方面,著眼提高海關監督管理整體效能,理順三級事權,發揮一線監管、後續管理、打擊走私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加強與外部的溝通協作,建立起與“大通關”相適應的,綜合性、整體性海關大監管體系;在管理機制上,建立起規範有序、運作順暢、監督有效的工作運行機制,完善海關決策指揮、組織協調、督辦落實、考核評估、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在隊伍素質方面,提升各級領導幹部駕馭複雜局面、掌控管理風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廣大關員的責任心、工作技能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期刊定位

海關統計包括實際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的貨物。保稅倉庫、保稅區或經濟特區進出境的貨物、加工貿易進出口的貨物、租賃期一年及以上的租賃貿易貨物、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的貨物、國際間無償援助的物資以及捐贈品等均列入海關統計。

海關統計不包括暫時進出口貨物、租賃期一年以下的租賃進出境貨物、進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汽車除外)、進出境運輸工具在境外添裝的燃料、物料和食品以及經過中國領土的直接過境貨物。

商品分類

凡列入海關統計範圍的進出口貨物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歸類統計。該目錄1980-1991年以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第二次修訂本為基礎編制,1992年起改以海關合作理事會制定的《商品名稱和編碼協調製度》(The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為基礎編制,採用八位數商品編碼,前六位數是《協調製度》編碼,後兩位數是根據中國關稅、統計和貿易管理方面的需要而增設的本國子目。全目錄計有7400餘個八位數商品編號。
進出口貨物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規定的計量單位統計數(重)量。統計的重量一律按淨重計算。

統計價格

進口貨物按CIF型價值統計,出口貨物按FOB型價值統計。
CIF包括貨價、加上貨物運抵中國關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包裝費、運費、保險費和其他勞務費等費用。FOB不包括貨物離開中國關境後的運費、保險費和其他費用。
海關統計價格分別以人民幣和美元計值。進出境貨物的CIF或FOB以其他外幣計價的,按照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發布的人民幣基準匯價表的買賣中間價和各種貨幣對美元的折算率分別折算成人民幣和美元統計。

統計國家(地區)

進口貨物統計原產國(地),出口貨物統計最終目的國(地)。
原產國指進口貨物的生產、開採或加工製造的國家。對經過幾個國家加工製造的進口貨物,以最後一個對貨物進行經濟上可以視為實質性加工的國家作為該貨物的原產國。原產國確實不詳時,按"國家不詳"統計。
最終目的國指出口貨物已知的消費、使用或進一步加工製造的國家。最終目的國不能確定時,按貨物出口時儘可能預知的最後運往國統計。

統計時間

進出口貨物按海關放行的日期進行統計。海關年度統計數據按公曆年匯總編制。

資料來源

海關統計的原始憑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出口貨物報關單》或經海關核發的其他申報單證。

中國海關統計是中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統計。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編制和發布均由中國海關負責。中國海關採用國際通用的貿易統計標準,其數據具有全面性、可靠性和國際可比性。

相關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關統計》編輯部,2004,1004-3748,2冊(3484頁)28cm,F752.55-54/H129/2003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關統計》編輯部,2005,1004-3748,2冊(3747頁)28cm,F752.55-54/H129/2004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關統計》編輯部,2006,1004-3748,3卷(1374,2816,4127頁)28cm,F752.55-54/H129/2005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關統計》編輯部,2007,1004-3748,3卷(1592,3184,4737頁)29cm,F752.55-54/H129/2007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關統計》編輯部,2008,1004-3748,3卷(1656,3312,4965頁)29cm,F752.55-54/H129/2008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編,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關統計》編輯部,2009,1004-3748,3卷(1736,3472,5194頁)29cm,F752.55-54/H129/2009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九)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
《中國品牌與防偽》
《中國商貿》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中國企業家》
《中國經濟信息》
《中國商人》
《中國投資》
《中國土地》
《中國人民銀行文告》
《中國商界》
《中國改革》
《中國農業會計》
《中國審計》
《中國稅務》
《中國電子商情·通信市場》
《中國經貿》
《中國外匯》
《中國外資》
《中國物流與採購》
《中國貨幣市場》
《中國集體經濟》
《中國價格監督檢查》
《中國檢驗檢疫》
《中國金融電腦》
《中國大學生就業》
《中國經濟景氣月報》
《中國電子商務》
《中國對外貿易》
《中國發展》
《中國經貿導刊》
《中國科技投資》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
《中國名牌》
《中國內部審計》
《中國發展觀察》
《中國房地產》
《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
《中國貧困地區》
《中國房地產金融》
《中國房地信息》
《中國地產市場》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高新區》
《中國工程諮詢》
《中國工會財會》
《中國市場》
《中國工商》
《中國工商管理研究》
《中國管理信息化》
《中國廣告》
《中國海關》
《中國物價》
《中國合作經濟》
《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中國建材企業》
《中國金融》
《中國農村金融》
《中國海關統計年鑑》
《中國農村信用合作》
《中國金融信息》
《中國航空旅遊指南》
《中國供銷商情·投資與行銷》
《中國經濟快訊》
《中國期貨》
《中國經濟年鑑》
《中國經濟前沿》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鑑》
《中國會計年鑑》
《中國惠普》
《中國電子商務年鑑》
《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
《中國就業》
《中國稅務年鑑》
《中國統計工作年鑑》
《中國統計月報》
《中國國內貿易年鑑》
《中國投資協會通訊》
《中國口岸》
《中國勞動》
《中國外經貿》
《中國工商管理研究前沿》
《中國勞福事業》
《中國物價年鑑》
《中國旅遊年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