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片人民幣》

《中國名片人民幣》

《中國名片人民幣》一書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馬德倫編著的,於2010年08月01日 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作品概述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前宣傳部長鬍夏輝(本書編輯部主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前宣傳部長鬍夏輝(本書編輯部主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1周年前夕,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新書《中國名片人民幣》,2010年9月23日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首發活動。該書作者、編者和前來大廈購書的廣大讀者一起,回顧了我國人民幣第一套至第五套的發行和印製的歷史,對該書的出版的意義和人民幣知識進行了宣傳交流,並舉行了文化沙龍活動,邀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中心的專家現場講解人民幣中的防假反偽技術,通過作者、編者和讀者的互動,使大家獲得了很多新認識,取得了很好的新書宣傳推介的效果。

內容簡介

《中國名片人民幣》用圖文把中國現代60多年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歷史性的變化集中反映出來,包括中國解放戰爭的革命歷史、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初期強調自力更生的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號角的吹響、民族團結的政治色彩和主題、走進新時代的社會面貌、人文風采、科技創新等,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一一展現,躍然紙上。
國家的名片
人民幣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片,人民幣所以被譽為國家名片,是因為它代表了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的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從人民幣表現內容上看,人民幣票面設計一定反映當時那個時代的主鏇律,我們可以透過五套人民幣的設計和印製看到各個時期的特點。從人民幣表現形式上看,票面上的人物、風景、文字、花紋、花邊雕刻,展現出中國的經典文化和藝術大師的功力。從印製技術上看,人民幣一定是當時最先進、最可靠的綜合科學技術的運用。人民幣的發展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通過人民幣設計告訴世界中國的自然、中國的山水、中國的文化。人民幣是我國歷史上信譽度最高、幣值最穩定、印製最精美的貨幣,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評價,人民幣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瑰寶。
中央銀行的有益宣傳
貨幣發行是中央銀行的重要職能,是中央銀行為社會老百姓提供的基礎性金融服務之一。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馬德倫擔任主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領導擔任副主編的《中國名片人民幣》一書,從設計與印製的視角向大眾講述了人民幣從第一套至第五套設計和印製的簡史,講述了設計與印製視角下的人民幣故事,首次披露了人民幣印製發行史上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對宣傳和普及人民幣知識,讓大眾喜愛和愛護人民幣,更好地使用、識別人民幣,打假反假人民幣提供了一本權威的讀物,是中央銀行對大眾提供服務與支持的一個有益的宣傳,能讓大眾了解自己每天接觸的人民幣中的許許多多特別的故事,告訴大眾有關人民幣的許多特別之處、特別之點,彰顯了這本書貼近生活、貼近大眾的特色。

本書看點

《中國名片人民幣》一書中提到的人民幣歷史,讓我們體會到黨和國家領導對人民幣從設計到印製、從生產到發行、從組織到管理的深思與熟慮,對中國政治到經濟一系列關係處理的洞悉與謀劃。尤其是書中回憶記錄下的與人民幣設計與印製相關的老一輩革命家就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李先念薄一波等,他們在人民幣發行的歷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書中還介紹了許多中國人民銀行歷任領導的相關管理決策過程和參與人民幣設計印製的功臣們的辛勤與貢獻。從書中我們第一次知道了第三套人民幣最早的1角票子主景圖是幹部參加勞動,後來改成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周恩來總理的意見,他說這張票子學生們用的最多,可以對他們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知道了“文革”中的三次設計與報批及反映時代的主題思想的諸多變換。我們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思想再解放一點”如何也成為新版人民幣設計的指導思想,反映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祖國的名勝古蹟和名山大川成為新版設計稿的主題。回顧歷史:陳雲在特定情況下提出暫不印製大面額鈔票。而幾十年後,我國又是如何順應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大票100元、50元出爐現身。回顧偉人成為人民幣票面主景的歷史:毛澤東曾經怎樣地堅持不上鈔票主景。而現如今,我們看到了第四套人民幣上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四位領導人作為正面主景;看到第五套人民幣上毛澤東主席頭像在每一種券別鈔票上作為票面的主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