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

《中國史學史》

《中國史學史》是由作者內藤湖南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8年6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

內藤湖南的卓越學風特點之一,就是擅長把握總體的歷史。例如,今天所謂“唐宋變革”的觀點就是他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首唱的。這也是他所創立的中國史時代分期說的重要一環。眾所周知,“唐宋變革”論即便在今日,仍然是世界學界所討論的對象。

《中國史學史》在他的龐大著作之中,可謂名著中的名著。對於本書這種驚人的工作,湖南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不用說這與湖南對於中國學術出眾的知識,對中國文化發展的非凡見識是分不開的,進而應該加上一點,即還有他與中國文化之間關係的特殊方式。他認為東方史(包括朝鮮、日本在內的東亞史)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史,也就是說,他是把自己的史學也作為中國文化發展之一環的。在他那裡是沒有今日這種根據中國、日本等等近代主權國家進行劃分的意識的。湖南自己也是將自己置身於東亞這種文化世界之中,進而對中國學的近代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

作者簡介

漢學家內藤湖南 (內藤湖南,日本,1866-1934)
研究領域內藤湖南在中國學方面,研究範圍十分廣泛:從對中國稀見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證、編輯、出版,到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劃分,對中國文化發展趨勢的論證,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評論,以及在中國史學史、美術史、目錄學史、敦煌學、滿蒙史地等領域,也都卓有建樹。
人物介紹內藤湖南本名虎次郎,字炳卿,號湖南。今日本秋田縣人,是日本近代中國學的重要學者,日本中國學京都學派創始人之一。
一、生平
內藤出身於幕府末期南部藩的一個武士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漢學修養都很高,使內藤從小得到良好的漢文化教育。他5歲開始讀《四書》、《二十四孝圖》,9歲能作漢詩,10多歲時,他的漢文寫作就在鄉里頗有名氣。他所接受的全部明治新式學校教育是6年國小、2年中等師範。師範畢業後,他在家鄉的國小工作了兩年,於1887年到東京,開始了他20年的記者生涯。
內藤湖南早年在東京、大阪主要的報紙、雜誌任執筆人,以其酣暢而富有氣勢的文筆和對中國時事的精通,成為新聞界有名的評論家。他對19世紀90年代以來中日兩國的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日俄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都有過作為同時代人的敏銳評說和作為歷史學家的深刻洞察。他的一些觀點,對當時日本人的中國觀、對日本對華外交政策都產生過實際影響。年近40,他從新聞界轉入新成立的京都大學,以一名沒有大學文憑的非科班出身人員,而儼然擔當起建立甫始的京大東洋史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從而與狩野直喜等人創建了名震遐邇的京都學派。“內藤史學”所提出的中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如中國近世始於宋代說、文化中心移動說等理論,和注重材料批判、原典閱讀、考辨實證等方法,以及史學研究要注重經世致用的治學態度等等,開啟了京都學派的學術特徵,形成了一代學風,其影響甚至超出了日本,也超出了當世。所以,他的思想與學術,既有與近代日本社會政治、中日關係密切相關的一面,又由於他深厚的學養和天才的識力,使得他的“內藤史學”足以讓後人一葉知秋地了解日本中國學之概貌及其精深程度。他具有深厚的漢學修養和對現實中國的考察興趣,一生曾九次來中國,先後與中國當時的社會名流、著名學者、報界人士如羅振玉、王國維、嚴復、鄭孝肯、張元濟、方藥雨等人有過許多接觸和交流。他們討論時事,切磋學術,唱酬詩文,有些甚至結下了終生的真摯情誼,反映了兩國文化人之間的友好交流,也促進了中日學術的互動與發展。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史的起源
關於中國的歷史即記錄的起源,是可以將記錄的起源與記錄者即史官的起源同時予以考慮的。據傳說,黃帝的史官有倉頡、沮誦等人物(《史通·史官建置篇》)。關於倉頡的記載見於《世本》和其他各種古書,被認為是最初製作書契的人;有關沮誦的記載見於《風俗通》(《後漢書.獻帝紀》注引)。當然,作為黃帝時的事情多屬於傳說。作為傳說,雖有所謂倉頡作書契的說法,但是否可以認為他就是史官呢?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其實,在古時候作書契就是作記錄,這被認為是史官的職務;所以倉頡作書契可以認為是對史官的傳說。至於沮誦,雖然沮是姓誦是名,但是“誦”,在古時候是講述、傳授往事的意思。《國語·楚語》“矇不失誦”的“誦”就是這個意思。尤其是《莊子·大宗師》中有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這裡的“副墨”是記錄的意思,說的是洛誦口傳之事。由於“誦”是口傳的意思,所以黃帝時有關名叫沮誦之史官的傳說,與其認為是有關記錄官不如說是對口傳官的傳說。另外,劉知畿《史通》(《史官建置篇》)曰:夏時有孔甲、殷商有尹逸等史官。這也是極其含糊的說法,夏代有叫作孔甲的王,大概與此人物無關。也有記載說孔甲乃黃帝時的史官,當然也不是準確的說法。而所謂尹逸,說是殷代的人物,此說的根據已不得而知。劉知矮應該是有所根據的,但今天我們已經不知道了。

圖書目錄

《中國史學史》中文版序
例言
第一章 史的起源
第二章 周代史官的發達
第三章 記錄的起源
第四章 史書的淵源
一、史書的材料
二、《六藝》的形成
《易》
《書》
《詩》
《禮》
《春秋》
《論語》
三、“諸子”的形成
四、《六藝》外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