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韻》

《中原音韻》

《中原音韻》是一部切合實用的北曲用韻譜,是作北曲者所共同的音韻規範。這個簡編就是依據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韻》簡化而成的;《中原音韻》未收入的某些常用字,則依據《中州音韻》等韻書酌量增補。增補的字排列在每組同音字後。如果同一個字收入兩個韻部或同一個韻部讀兩種聲調,則在不同韻部或不同聲調中註明它的不同意義;如果意義相同,則註明“某韻同”或“某聲同”。各個韻部所收的字,按照《中原音韻》次序排列。同音字基本上排列在一起,不同音字之間用空格隔開。

基本信息

簡介

元代曲學著作。作者周德清,字挺齋,江西高安人。生平不詳,約生於南宋末年,元順帝初年猶在世。他雖是南方人,卻很重視和北曲相關聯的北方口語。

《中原音韻》成書於1324年,是為曲家正語定音而作。全書分為《韻譜》和《正語作詞起例》兩部分。《韻譜》按照北曲作品的實際用韻情況和大都(即今北京)的實際語音系統建立了新的韻部,設東鍾、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桓歡、先天、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鹹、廉纖等19韻部。它打破過去音分平、上、去、入四聲的舊規,首創“平分陰陽,入派三聲”的新制;每韻部內均按陰平、陽平、上、去四聲排列,把入聲字分別附於三聲之尾,這在中國音韻學史上是一次重大的革新。此書問世後,北曲作品的創作和演唱多以它為正音咬字的依據,後來的南曲亦受其影響。明清兩代雖有一些學者對它提出某些異議,但這期間出現的數十部曲韻著作都未能跳出《中原音韻》的窠臼。另外,此書對於現代漢語國語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貢獻。
《正語作詞起例》包括字音的辨別,用字方法;列有黃鐘、正宮、大石調、小石調、仙呂、中呂、南呂、雙調、越調、商調、商角調、般涉調等12宮調下的335個曲牌名稱;篇尾有《作詞十法》,即知韻、造語、用事、用字、入聲作平聲、陰陽、務頭、對偶、末句、定格,定格部分實際是曲譜範例,其中多前人所未發,是今日可見較早也是較為系統的作曲理論著述,它對於認識元曲的詞采、韻律,正確評價元曲的藝術成就,乃至了解有關作家活動時代,都頗有幫助。

版本

《中原音韻》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刻本;明程明善輯《嘯余譜》卷六所收本;清《古今圖書集成·文學典》所收本;清《四庫全書》集部所收本等。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卷一所收《中原音韻》以元刻影印本為底本校勘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