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

《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

古往今來,談人生修養之圖籍,可謂汗牛充棟,而在經、史、子、集各書中,尤隨在可見,然類皆吉光片羽,其能融貫中西學說,博通百家*要,為有系統之敘述,著有專籍,使人窮達可參,雅俗共賞,終生受用不盡者,當首推蕭君天石所著《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一書。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蕭天石所著《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與雜家以及歷代諸子百家理論之精華。其間輔之西方學說,證之以歷史因果。融會貫穿,卓達上乘。不但為人生立身處世、超凡入聖之南針,亦為建功立業、經世治平之寶典。全書本末兼賅,體用鹹備。提倡固有道德與講求光大人生之旨趣相契合;振人心而勵末俗,彰正義而轉世風,止已書殆有其非常之貢獻,可斷言也。全書廣徵博引,取材豐富,並有不少罕見的珍貴資料。在傳統文化宏揚呈缺失狀態的今天,顯然是一部讀古鑒今、學習為人處事、青年勵志、大眾創業的經典教材,是一本值得閱讀和收藏、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內容簡介

五卷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與雜家以及歷代諸子百家理論之精華。其間輔之西方學說,證之以歷史因果,融會貫穿,卓達上乘,不但為人生立身處世、超凡入聖之南針,亦為建功立業、經世治平之寶典。全書本末兼賅,體用鹹備,提倡固有道德與講求光大人生之旨趣相契合;振人心而勵末俗,彰正義而轉世風,此書殆有其非常之貢獻,可斷言也。

作者簡介

蕭天石先生(1908-1986)生於湖南邵陽縣龍山鄉文山村,晚年自號文山遁叟。先生致力於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對於研究和發揚中華道學,竭盡了畢生的精力,被海內外讚譽為“刊萬世不刊之書,傳千聖不傳之學”,是公認的在20世紀研究與弘揚中華道教養生學的最大成就者。

媒體評論

讀本書等於讀千百種偉人傳記,讀本書等於讀萬千卷經史子集。本書為作者早年成名之作,曾風靡一時,騷動朝野,飲譽海內外。被視為中外近百年來最佳之人生修養名著。此書乃身為著名道學家,一代宗師蕭天石先生的早年成名之作,為必讀之人生修養名著,也是中國人的成功學名著,包括修養學、領袖學、御人學、謀略學、處世學。其主旨是在使人能籍此而其發展潛能,開拓其偉大的事業,培養其崇高的品德,創造其無比的前途。

前言

本書為余少年時期大膽嘗試之成名作,旨在發揮人生最高境界之“實用藝術”、“實用價值”,極盡人生內在之超越,亦即“精神之超越”與“心性之超越”,存在主義派之現實世界之超越。一個人可以“超天馳.而存在”,“超宇宙而獨立”!至此境界,也就是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境界與“神人合一”境界。至此境界,全在其不離“道”,即孔子所謂“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人道合一,即人即道,即道即人;用能如《中庸》所說“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之天人合一境界,亦即是儒家之理想人生境界。本書千言萬語,橫說豎說,正說反說,或用或不用,或行或止,總不離“道”。“合道則生,不合道則死”。生死均在道中行,此全書之最上一乘要妙也。正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者也。究竟言之,一以貫之者,即“以一貫之”也。
“一”,即中華道統之所寄,易之所始也。老子不云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即易也。一者數之始生,亦即道之始生。《書》不云乎:“精一執中”,執中即執一也。《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執中即執一也。孟子日:“天下烏乎定?定於一。”定於一,即止於一。止於一,即“止至善”也。《大學》“止至善”之教,以至善即道統之所系,故必“一以貫之”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即陰陽,太極即道體,故守一,即是老子之“守中”,亦即守“太極”也。
二儒家,孔子於其道統之傳,首之於《大學》三綱領中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者,明“天所賦予之明德”,亦即天德也;新民者,新民所受於天之明德也;止至善是道體,止於至善之地,亦即止於天道至善之地也。如此,《大學》三綱領,才可“一以貫之”;且八條目,亦可“一以貫之”;而中庸之教,完全是“易教”,更可“一以貫之”矣。中庸道統,完全是傳“易教”,世人鮮道及此,亦鮮悟及此。以傳易不在本文範圍內,他日當另為文以申之。唯有謂“易與天地準”,故傳易,即傳乾坤大道也。大易境界,以莊子之“易以道陰陽”,了一子之“陰陽以道性”,與孔子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完全一而不二,二而即一也。故老子日“道不可道”,而可道者即非道也。唯此種種,以至萬千說教,均非本書範圍以內事,請拭目以俟之他日傳大易與世人見,為期當不久矣。
本書顧名思義,應為“世界偉人學”,或尼采之“超人哲學”,然隱哲丁德明老人則日:“詳考其內涵,較尼采之‘超人哲學’遠為深遠博大而不可以道里計矣。其本體思想及其宇宙論與人生究竟論思想,以及其‘道體論’、‘人生實用論’、‘天人論’等等,均遠不若《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之高明博大而完整且究竟也。”丁老之言,或為過譽之言,然丁老以一代隱哲,當評出有因也。蓋《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一書,其中隱含有中國之歷史道統與民族命脈存焉。故南嶽山人有云:“中國文化,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有一個一貫道統,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韓愈則認為直至孟軻止,謂:“軻之死,不得其傳焉!”《世界偉人成功秘訣之分析》一書,前後五章,大旨完全貫通,不離這一個“道統”。再上溯其源,尤不離“易”!易道深矣遠矣,無所不至,無所不存;神而化之,無所不超,而亦無所不達也。
三本書之問世,亦正西方“存在主義派”倡現實世界之超越時期,力主精神之超越與心性之超越。以“天地不限隔人,人自限隔天地”也。同時,並力主黑格爾哲學派“正反合”歷程之超越.以及實證主義派之生命哲學之超越、精神哲學之超越。凡存在者無所不超,以及現實“人生哲學”之自我超越,甚至可由自我發展,而可與天地共其存在,與宇宙共其發展。故於文中常倡“人人是領袖”、“人人是世界偉人”、“人人是一個王”、人人可“聖化自我”,亦可“神化自我”!以至於無限無量,而將道家呂祖之“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定律,發揮至於極致。改造命運,改造世界,改造宇宙,改造人生,完全是自我做主。袁了凡先生之《立命四訓》一書即可為之實證。
良以自我為“絕對之主體”,而不由天,不由上帝,不由命運。即作佛亦然,須自我作佛,修涅榘,亦須自我涅榘,超越自我,以與天地合一,與宇宙合一,完全是自我創造。此非言人之肉體生命不死也。老子不云乎?“死而不亡者壽”,能死而不亡,即其精神永不死,與人類歷史文化合一也。而非個人肉體生命不死,而是我活在“人類的靈魂中,我與傳統歷史文化一而永生永存也”。正南嶽山人所謂:“涅槃由我不由佛,神化由我不由天。”一切完全是“自我創造,自我完成”。古聖不云乎“人定勝天定,人算勝天算”!一個人要能“頂天立地做世界偉人”,完全要“自心自作,自性自度,自力自為,自命自造”。天不生聖人,天不生“世界偉人”!創造天地,改造乾坤,改造命運,改造人生.完全是“自我為之”。正胡適之先生所謂“要怎么收穫,先怎么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果得善果,種惡果得惡果”,未有不種而能有收穫者也。
人生在世,須能“頂天立地做人,繼往開來創業”。以創造人生,創造天地,改造天地,改造命運,改造人生,改造心性,完全是“自我為之”。
自力自為,自命自造,人力勝天。所以書中又有“立天命論”、“勝天命論”之教也。人之命運,完全是自我創造,自我決定,不可委之於天,而安之於命也。人能自我改造心性,自創乾坤,則自人人可與天公共比高,而與宇宙共其悠久也。
四本書於一九三六年七月初版於南京“東海書店”,後復易名為“興華書店”,同時復創辦《興華日報》於南京,蓋以“復興中華”為義也。屈指至今,轉瞬已屆四十餘年,而本次版亦已二十八版矣。正所謂“人間歲月年年易,河山萬古日日新”也。
本書除本社“正版本”二十七版外,中間南京拔提書店重版於南京,西安與安慶亦曾翻版。本社初來時並亦發現有人已改名以《偉人偉事》翻版於台北發行,蓋彼以為著者未及來台也。實際算來,本書應在三十版以上矣。
其間亦有人願為英譯者,而未果,蓋本書英譯,實亦匪易也。
余與佛有緣,業師光厚老和尚曾傳淨土禪法,亦曾傳天台宗法。佛教天台宗,倡“一心三觀”及“圓融三諦”之宗諦。認“一切法,即空、即觀、即中。舉一即三,全三即一”,以能圓融一切法也。以一心觀萬心,則一中一切中也。大凡一切法,諸法無常,諸法無我,一切法即空、即觀、即中。
中為道體,儒家言中庸,老子言守中。一而不二,不二而二。能圓融一切,則“萬法歸一”也。“諸法無常”、“諸行無我”,而萬法俱在“無我法”中立。故“立命”亦須在“無我法”中立也。最高最上之“世界偉人”亦然。以天不生聖人,天不生世界偉人;然而聖人與世界偉人不絕於世,蓋事在人為,而人力可以勝天也。此余之所以常倡“抗天命論”與“勝天命論”之有以也。
五最後,余於本書之印行,尤有不得已於言者。本書一九三六年初版於南京東海書店時,即風靡一時,騷動朝野。據現存可改之總二十一版於右老所賜書之封面改之,當時書眉旁尚署有“英雄典範與領袖典範”,書分上下冊刊行,有此子標題,自更醒目,而益見著者當時引以自豪者之心情於字裡行間也。平實論之,斯書確亦當之無愧。且事實上,海內外讀者,亦無不視此為“典範書”也。大抵年愈長而人愈謙,豪氣日消,而欲有以隱於世遁於世,而不欲有聞也。然世間事,“其不如人意者,十常八九”。雖有心於遁隱以苟全,不求聞達以乾世,且以“文山遁叟”自署自勉者有年矣;而余不得肥遁以自全,其亦命也乎!本書自余於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百餘巨冊善本書前後,完全將自由出版社七大叢書之編印發行等一切事務,統由夫人曹哲士女士一人總理。
其有今日卓然獨樹一幟於出版界者,亦全由其卓力與毅力之突出,且其擇善固執與堅持性之強,尤遠過於余,有以致之。且也“自由七大叢書”,事無大小,事必躬親,不假手於人,不畏難,不要譽,不求非分之名,不受不安之譽,雖方之古之君子,無以過之,要亦女中之巾幗豪傑也。余未勞而享其功,亦愧如也。
一九八六年六月於文山精舍
第二十六版重校後記本書初版於一九三六年七月,系蕭先生於南京創辦東海書店時之處女作,亦系其成名作第一書。出版伊始,即飲譽朝野,風靡一時,青年學子,幾無不人手一編;屆指至今,轉瞬已屆四十年,而斯書亦已二十六版矣。以其至本年七月止,適為出版四-十周年,為慎重計,故特代為之重校一遍,發現其中為手書所植誤字不鮮,當逐一為之校正。復以社中事務繁冗,時作時輟,歷時月余,始告殺青。唯校書之難,自古已然,今如欲求其絕無訛誤,恐仍不可得,只求盡其在我,期其較少錯訛,於願足矣。萬有掛漏之處,尚祈諒之。
其次,為檢修石屋草堂書齋故,勢須將室內藏書為徹底之清理,無意中清出創立自由出版社於台中濟世街四十二號時,重刊本書未增刪前之十六版本原籍一冊,喜出望外。以讀者多年來,不少欲購未改版前之原書者,陸續相詢不絕,而本社亦迄未能清出,廣為徵求,亦未得收藏者之惠然肯讓,今幸得此孤版本,自亦珍逾拱璧也。當時印製者,為第三局印鑄工廠,並承于右任先生署題封面,今右老早已作古,撫書追憶,無任悽愴!茲特用作內封,封面則一仍如二十五版,用趙夷老(桓易)之隸書真跡,書此以志不忘耳。
二十五版書,系增訂後之第五版。全書增訂,蕭先生於一九六二年底完成,從新排校,而於翌年元月出版於台北,適為二十一版新書。今既得十六版原本,特將其與增訂後新書,互為校讎,始悉增訂者固多,而所刪者亦復不少。以節目而言,其最要者如第三章第七節之一《現代之叛變策略》,與第八節之《拿破崙式之兩種叛變形式》等等,即概予以全節刪削。文中所論縱橫長短之術,叛變反覆之理,篡奪政權之略,無不道術兼用,理事同舉,鉤深致隱,造極玄微。其所以不欲續以之傳世示人者,或以為不可以為訓歟?或刪之其另有故歟?則不得而知矣。茲值此書校竣之際,特此補述一二,以為蛇足之附。
曹哲士一九七六年歲次丙寅五月於石屋草堂
後記
第二十六版重校後記本書初版於一九三六年七月,系蕭先生於南京創辦東海書店時之處女作,亦系其成名作第一書。出版伊始,即飲譽朝野,風靡一時,青年學子,幾無不人手一編;屆指至今,轉瞬已屆四十年,而斯書亦已二十六版矣。以其至本年七月止,適為出版四-十周年,為慎重計,故特代為之重校一遍,發現其中為手書所植誤字不鮮,當逐一為之校正。復以社中事務繁冗,時作時輟,歷時月余,始告殺青。唯校書之難,自古已然,今如欲求其絕無訛誤,恐仍不可得,只求盡其在我,期其較少錯訛,於願足矣。萬有掛漏之處,尚祈諒之。
其次,為檢修石屋草堂書齋故,勢須將室內藏書為徹底之清理,無意中清出創立自由出版社於台中濟世街四十二號時,重刊本書未增刪前之十六版本原籍一冊,喜出望外。以讀者多年來,不少欲購未改版前之原書者,陸續相詢不絕,而本社亦迄未能清出,廣為徵求,亦未得收藏者之惠然肯讓,今幸得此孤版本,自亦珍逾拱璧也。當時印製者,為第三局印鑄工廠,並承于右任先生署題封面,今右老早已作古,撫書追憶,無任悽愴!茲特用作內封,封面則一仍如二十五版,用趙夷老(桓易)之隸書真跡,書此以志不忘耳。
二十五版書,系增訂後之第五版。全書增訂,蕭先生於一九六二年底完成,從新排校,而於翌年元月出版於台北,適為二十一版新書。今既得十六版原本,特將其與增訂後新書,互為校讎,始悉增訂者固多,而所刪者亦復不少。以節目而言,其最要者如第三章第七節之一《現代之叛變策略》,與第八節之《拿破崙式之兩種叛變形式》等等,即概予以全節刪削。文中所論縱橫長短之術,叛變反覆之理,篡奪政權之略,無不道術兼用,理事同舉,鉤深致隱,造極玄微。其所以不欲續以之傳世示人者,或以為不可以為訓歟?或刪之其另有故歟?則不得而知矣。茲值此書校竣之際,特此補述一二,以為蛇足之附。
曹哲士一九七六年歲次丙寅五月於石屋草堂

目錄

序言
例言
願心文
石屋金言
小引
卷前要語
概說
卷一修養原理篇
前言
做人的最高藝術境界
開創新天地
做天下第一等偉人須立天下第一等大志
英雄豪傑應具備崇高之自尊心
自信力之偉大奇蹟
學問為立德立功立言之本談心為萬能之本
談聖人之養心大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