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獲得第一、第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遲子建的作品,本書除小說文本外,附錄作者回憶錄、自述或訪談,以及相關的傳記材料及重要評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自以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丈夫魔術師死於車禍,為了擺脫哀傷而獨自遠行。途徑烏塘,一個有二十多家煤礦的北方小鎮,隨處可見艷俗的女人、礦工和礦工家屬,目睹了世間的種種苦難、不公和死亡。
小說在不長的篇幅里,讓讀者看到了所有的夜晚,所有哀傷的面孔。作者在盈滿淚水但又不失冷靜的敘述中,超越表象的痛苦,直抵命運的本質。
作品最初發表於2005年第3期《鐘山》,曾獲2007年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小說目錄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說我
寒冷的高緯度——我的夢開始的地方
傷痛的“輕”與“重”
我與“他們”
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作家遲子建訪談:在厚厚的泥巴後面
當悲的水流經慈的河——《世界上所有的夜日免》及其它
遲子建創作年表

小說前言

在中國,“小說”一詞使用已久,最早見於《莊子》《漢書·藝文志》說是“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之所造也”。小說的雛形是神話傳說的簡略記錄,後來發展到《搜神記》一類志怪小說和《世說新語》一類志人小說,結構都很簡單。及至出現唐人傳奇,宋元話本,小說乃由粗具梗概變得枝繁葉茂起來。魯迅指出:“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就是說,小說創作的自覺意識直到這時方始建立,結果是:小說有了中篇的規模,題材有所拓展,最突出的是情節性大大加強,而語言也趨於通俗,更富於表現力。明初《三國演義》《水滸傳》的製作,標誌著古典小說趨向成熟;隨著清代《紅樓夢》的出現,達致巔峰狀態。盛極而衰,緊接著,變革時代也就適時而至了。

作者簡介

遲子建,女,1964年元宵節出生於中國的北極村——漠河。童年在黑龍江畔度過。1984.年畢業於大興安嶺師範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後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五百餘萬字,出版有四十餘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樹下》《晨鐘響徹黃昏》《偽滿洲國》《越過雲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白銀那》《清水洗塵》《霧月牛欄》《踏著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聽時光飛舞》《我的世界下雪了》《遲子建隨筆自選集》等。出版有《遲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本的《遲子建作品精華》。曾獲得第一、第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勵。作品有英、法、日、義大利文等海外譯本。

編輯推薦

本書以遲子建的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為主,同時收入題材或主題相近的其他中短篇,旨在加強讀者對遲子建的主要的中篇小說,或某一方面的創作思想的了解。作者在盈滿淚水但又不失其冷靜的敘述中,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運的本質。
本書除小說文本外,附錄作者回憶錄、自述或訪談,以及相關的傳記材料及重要評論。個別作品的評論具有爭鳴性質,意在反映小說的社會影響的實況,也可供作文學吏研究之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