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學》

《上海醫學》

《上海醫學》(SHANGHAI MEDICAL JOURNAL)為上海市醫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學術刊物。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上海醫學上海醫學

本刊主要反映上海地區(及國內其他地區)醫學各學科科學研究成果、臨床實踐和經驗,並介紹國內外醫學科研動態和新進展。讀者對象主要為各級臨床醫師、醫學科研人員和醫學生。

期刊信息

刊名:上海醫學

ShanghaiMedicalJournal

主辦:上海市醫學會

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I

SSN:0253-9934

CN:31-1366/R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上海醫學

創刊時間:1978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化學文摘(美)(2009)

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投稿須知

本刊歡迎論著、論著摘要、臨床經驗、病例報告、綜合報導、技術交流、講座、綜述、會議(座談)紀要、臨床病理(病例)討論、國內外學術動態、醫學見聞等欄目的稿件。專論及成才之路的稿件主要為約稿。

來稿要求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範,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論著摘要、病例報告、簡報等不超過1500字。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寫到科室)及郵政編碼腳註於同頁左下方。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每篇文章的作者數不超過6位。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有書面證明信。

4、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加連字元)、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應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不屬同一單位時,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Xianyan*,WUJianping,QINJiong,etal.*DepartmentofPediatrics,FirstHospital,Beijing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34.(1)目的(Objective):簡要說明研究的目的,說明提出問題的緣由,表明研究的範圍和重要性。(2)方法(Methods):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基本設計,使用了什麼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組對照,研究範圍及精確程度,數據是如何取得的,經何種統計學方法處理。(3)結果(Results):簡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據,有什麼新發現,說明其價值及局限。敘述要具體、準確。並需給出結果的置信值、統計學顯著性檢驗的確切值。(4)結論(Conclusions):簡要說明經驗、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其理論價值或套用價值,是否可推薦或推廣等。

5、關鍵字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字。請儘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標引的第1個關鍵字必須是主題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1)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2)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3)必要時,可採用習用的自由詞並排列於最後。關鍵字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字第一個字母大寫,多個關鍵字之間套用分號“;”分隔。

6、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以後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辭彙》(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每篇文章的作者數不超過6位。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有書面證明信。4、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不加連字元)

上海醫學院

《上海醫學》《上海醫學》上海醫學院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位於上海繁華的徐家匯東側,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學風,享譽海內外。隨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2000年4月原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創建於1927年)合併,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於2001年7月27日成立,由復旦大學副校長王衛平教授兼任院長。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成立以來大膽探索體制改革。在行政管理架構上設有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教學辦公室、科研辦公室和本科生、研究生工作組,負責管理和協調學院各方面工作。為創辦綜合性大學的一流醫學院,促進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融合,加快醫學學科建設,由醫學院的領導和各附屬醫院的院長組成上海醫學院院務委員會,是學院的諮詢決策機構。在教學管理架構上設有27個系,有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病原生物學系、免疫學系、細胞與遺傳醫學系、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生理與病理生理學系、藥理學系、病理學系、神經生物學系、法醫學系、內科學系、外科學系、婦產科學系、兒科學系、神經病學系、精神衛生學系、皮膚病與性病學系、影像醫學系、眼科學系、耳鼻喉科學系、腫瘤學系、康復與運動醫學系、麻醉學系、口腔醫學系、臨床診斷學系、全科醫學系和中西醫結合系。學院現有國家重點學科20個;“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8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8個。有博士後流動站4個,博士點29個,碩士點36個。

上醫校歌

(詞 黃炎培)

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
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痛苦
可喜!可喜!病日新兮,醫亦日進;
可懼!可懼!醫日新兮,病亦日進。
噫---
其何以完我醫家責任?!
歇浦兮湯湯,古塔兮朝陽;
院之旗兮飄揚,院之宇兮輝煌!
勖哉諸君,
利何有?功何有?
其有此亞東幾千萬人託命之場!

系所設定

內科學系 外科學系 兒科學系
婦產科學系 眼科學系 耳鼻喉科學系
臨床診斷學系 精神衛生學系 皮膚病與性病學系
康復與運動醫學系 影像醫學系 神經病學系
麻醉學系 全科醫學系 口腔醫學系
腫瘤學系 中西醫結合系 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
病理學系 生理與病理生理學系 藥理學系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系 細胞與遺傳醫學系 免疫學系
病原生物學系 法醫學系 神經生物學系
室所中心
分子病毒實驗室 分子遺傳實驗室 分子生物實驗室
形態學科教學實驗室 功能學科教學實驗室 基因研究中心
數字醫學研究中心 電子顯微鏡中心實驗室 臨床技能學習中心

國家重點學科

《上海醫學》《上海醫學》上海醫學院

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
生理與病理生理學
基礎醫學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病原生物學
病理學
臨床醫學
內科學(心血管病)
內科學(腎病)
內科學(傳染病)
兒科學
神經病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外科學(普外科)
外科學(骨科)
外科學(泌尿外科)
外科學(神經外科)
眼科學
耳鼻咽喉科學
腫瘤學
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基礎
中西醫結合臨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