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夢》

《三春夢》--記敘了康熙十三(1674)甲寅年四月至康熙十六(1674)丁巳年六月止,廣東潮州總兵劉進忠起兵抗清及失敗的過程。其內容記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描敘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故事。

基本信息

簡介

版本:民初石印本。三十三回。

作者:不題撰人。

內容:《三春夢》記敘康熙十三(1674)甲寅年四月至康熙十六(1674)丁巳年六月止,廣東潮州總兵劉進忠起兵抗清及失敗的過程。三年過後,一切依舊,故名《三春夢》。

《三春夢》內容簡介此書記載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描敘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故事!清朝初年,神州陸沉,山河腥膻,華夏血殷天地悲憤,清軍橫行,肆意屠戮漢族同胞,百姓泣血呼天,同心抱痛,劉進忠乘勢起兵,反清復明,以一隅之地聚集英雄豪傑,戈揮落日,誅奸侫,報血仇,浴血抗清三軍,終因寡不敵眾,引頸就義,劉進忠失敗了,但他的壯舉可同日月爭輝,可與天地共存!此書情節動人,語言清新流暢,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值得一讀.

內容

話說劉伯溫先生預撰有詩一首,立有碑記。其詩云:欲向乾坤定太平,須尋太古溯原因。
自從盤古開天地,上有賢君下萬民。
歷代江山千百主,屢朝興敗眾兵新。

由治入亂亂入治,自興而敗敗而興。亘古亘今成敗局,歷朝歷代盛衰榮。三皇五帝夏商周,列國歸統及漢劉。有德從來征失德,無收專向治中收。西漢江山歸兩晉,二唐社稷二宋收。
及換諸王南北主,復延五代至元傾。國運歸於宋太祖,一統雍熙值大明。興仁興讓文明見,至治太平稱終愁。元惡還居用元相,致使江山到底傾。二十二主相傳盡,元元還胡十八秋。經位低唐不及宋,二百八十缺三年。大明一旦歸夷主,一統山河屬大清。十八年終甲申死,相傳幼主至康寧。
子輿氏有云:“天地之生民者久,一治一亂,然治莫過於陶唐之世,亂莫過於明末之年。”話說明末清初,天降惡煞,降生人世,宇宙擾亂,黎庶遭殃,時有明朝崇禎君壬午科武舉人劉名權字進忠,系世居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人氏。父親名和字文若,母親朱氏,胞弟劉清字進義,系文學。進忠娶妻王氏,產下二子,長子名賢字定玉,次子名明字定金。時因廣東潮州府,有參攝水師總兵官劉國柱,前授新泰侯,緣郝尚久在潮州叛反,敕廣東省平南王尚可喜奉旨起軍征剿。平定潮州之後,劉進忠隨平南王進京復旨。
康熙主升殿坐武英殿,眾文武朝賀畢侍立兩班。殿頭官喝曰:“有事進前啟奏,無事捲簾退班。”平南王即將征討叛臣郝尚久之事奏明。康熙主聞奏龍顏大悅,即行旨台潮州總兵劉國柱進京擬罪。當時康親王令平南王當聖駕面前保舉:“劉進忠平寇有功,蒙我主加恩賞賜。”康熙主準奏,敕封劉進忠為潮總兵官,欽命鎮守潮州一派地方。
劉進忠謝恩畢出,明日拜謝康親王平南王兩藩,遂擇日奉旨赴任。

戊申年正月出京,及四月孟夏到潮。全城文武眾官出城,迎接進忠帥府上任。
斯時我潮米價,每斛約一錢之間,人民安樂百姓和暢,官民共享昇平之世。誰知樂極悲生,至中秋八月偶逢秋霖,天降大雨,韓江洪水暴漲,過於浮橋三尺,田苗四處浸害,晚冬無收,米價漸漸高貴。及次年己酉歲孟仲季三春大旱,小麥無收,早田亢旱,布插不落,米貴如珠,外郡並無米粟客商到潮,其米價貴至每斛七錢銀之間,全城並各鄉村窮戶之家,餓死者不計其數。潮城眾官沒法可施,惟劉鎮見人民之慘悶坐愁,思想起一計,明日早晨命人請城中文武官員,齊至帥府商議。

斯時惠潮嘉兵備道汪德平、兩廣分司彭錦文、潮州知府吳祥科、同知二府林飛鵬、通判三府嚴三春、海陽縣知縣顧仕存,海陽左堂陳覬榮、潮州府經歷廳童士起、捕廳典史劉書錦、潮鎮中軍游擊李成功、城守都司張繼善,各營守備仝千總、把總等先至帥府。眾文官見劉鎮有請,亦室禮賓館中,轅門千總陳虞龍見眾文武官員到來,進入內堂稟知。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