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延壽參贊書》

《三元延壽參贊書》

《三元延壽參贊書》 養生著作名。元·李鵬飛撰,五卷。見載於《道藏·洞神部》深字號544冊。 書前有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唐兀解序,元順帝至元四年(1338)和元景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葉應和跋。成書於1291年。

基本信息

概述

《三元延壽參贊書》三元延壽參贊書

《三元延壽參贊書》系元代李鵬飛續編於至元辛卯(按應為至元已卯,即公元1339年;或當為至正辛卯,即公元1351年)。李氏系池州(今安徽貴池縣)人,兒童時期,生母不為嫡母所容,乃改嫁朱氏。李鵬飛年十九,思慕哀痛,誓學醫以濟人。尤願早見生母。行醫三年,至臍州羅田縣(今湖北省羅田縣)訪得生母,迎還奉養。久之生母復歸朱氏,李鵬飛便經常渡江省覲。及母以壽終,乃率子孫祭掃其墓。據說李氏在行醫訪母的過程中,蒐集了不少醫學資料,為編寫醫書作了充分準備。《三元延壽參贊書》乃其傳世之作。本書徵引了大量文獻,對元代以前的房中醫學作了全面總結,為宋元房中養生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該書之所以名“三元延壽”,據作者自序說,他在尋訪生母時,途遇一道士,教以天、地、人三元養壽法,遂以此為書名。序文寫道: “不知戒慎,則日加損焉,精氣不固,則天元之壽減矣;謀為過當,則地元之壽減矣;飲食不節,則人元之壽減矣。當寶嗇而不知所愛,當禁忌而不知所避,神日以耗,病日以來,而壽員以促矣。”李民一家依其所論進行養生,因而獲得長壽,當他撰寫此書時年已七十,其父年已九十一歲。
《三元延壽參贊書》本是一部養生著作,亦被收錄於《道藏》之中。本書輯錄了歷代文獻中有關養生的資料,包括起居、飲食、服藥和導引等內容。全書五卷,卷一為“天元之壽”,卷二為“地元之壽”,卷三為“人元之壽”,卷四為“神仙救世卻老還童真訣”,卷五為“神仙警世,陰陽延壽論”。其中第一卷較系統地論述了房室生活,包括行房的原則、方法和禁忌等。本書輯錄了元代以前的房中著作,是集宋元以前房中養生論述的大成者。本卷共收醫論九篇,除《嬰兒所忌》屬兒科外,其他八篇全是房中養生專論。這八篇分別是:《欲不可絕》、《欲有所忌》、《欲不可早》、《欲有所避》、《欲不可縱》、《嗣續有方》、《欲不可強》、《妊娠所忌》。

目錄結構

《三元延壽參贊書》 養生著作名。元·李鵬飛撰,五卷。見載於《道藏·洞神部》深字號544冊。 書前有元世祖至元28年(1291 )唐兀解序,元順帝至元四年( 1338)和元景跋,元世祖至元28年(1291)葉應和跋,至 元29 年 (1292) 姚轍、 塔海序 ,至元31年(1294)周天驥序,至元28年(1291)作者自序 。 據作者說 ,人的壽命,天元六十,地元六十 ,人元六十 ,共一百八十歲。此天元、地元、人元即 「 三元」,若能固精氣、起居常、節飲食,則可延壽。
卷一為《人說 》、《天元之壽精氣不耗者得之》兩章 。
卷二為《地元之壽起居有常者得之》章 。
卷三為《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章 。
卷四為《神仙救世卻老還童真訣》章。
卷五為《神仙警世》章。
另有《陰德延壽論》與《函三為一圖歌》 。

該書核心內容為:“天元之壽,精氣不耗者得之”,下列欲不可絕等9目,並明確提出了“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有所忌,欲不可強,欲不可避,嗣續有方,妊娠所忌”等告誡和論述。“地元之壽,起居有常者得之” ,下列養生之道等23目。“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下列五味等10目。其中卷3為食療專論“飲食有度”,專談飲食宜忌。摘取歷代有關資料,分成五味、食物兩部分闡述食療注意事項。另外,還分類輯錄諸家養生要語,極有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