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宴懸圃二首

,字為善。 十七年,李承乾謀殺李泰未遂。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

原文

七夕宴懸圃二首
羽蓋飛天漢,鳳駕越層巒。俱嘆三秋阻,共敘一宵歡。 璜虧夜月落,靨碎曉星殘。誰能重操杼,縴手濯清瀾。 霓裳轉雲路,鳳駕儼天潢。虧星凋夜靨,殘月落朝璜。 促歡今夕促,長離別後長。輕梭聊駐織,掩淚獨悲傷。

作者

唐高宗(628—683)李治
,字為善。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卒於弘道元年(683),享年56歲。唐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貞觀五年(631)封晉王。七年,遙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間發生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十七年,李承乾謀殺李泰未遂。事發,太宗廢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時年二十二歲。次年(650)改元永徽。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高宗即位起初四五年間由顧命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掌握朝政。 太宗女高陽公主房玄齡子遺愛,高宗即位,貶遺愛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荊王李元景及吳王李恪等謀反。事發,遺愛被殺,李元景、李恪及高陽公主等均賜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鞏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