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諾1號”通信衛星

“鑫諾1號”通信衛星

“鑫諾1號”通信衛星於1998年7月18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定點於東經110.5度赤道上空,衛星在軌服務壽命大於15年。鑫諾1號衛星擁有14個54MHz頻寬的Ku頻段轉發器和23個36MHz頻寬、1個54MHz頻寬的C頻段轉發器,是專門為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用戶設計的大功率、高接收靈敏度、高可靠性的具有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商用通信衛星。

“鑫諾1號”通信衛星“鑫諾1號”通信衛星
衛星名稱:“鑫諾1號”通信衛星
設計製造:法國宇航公司
衛星平台:Spacebus-3000
穩定方式:三軸穩定
設計壽命:15年
極化方式:雙線性極化
軌道位置:東經110.5度
覆蓋範圍:中國及亞太地區

簡介

“鑫諾1號”通信衛星1998年7月18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定點於東經110.5度赤道上空,衛星在軌服務壽命大於15年。鑫諾1號衛星擁有14個54MHz頻寬的Ku頻段轉發器和23個36MHz頻寬、1個54MHz頻寬的C頻段轉發器,是專門為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用戶設計的大功率、高接收靈敏度、高可靠性的具有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商用通信衛星。鑫諾1號衛星由我公司位於北京沙河的衛星測控中心自行測控管理。
從1994年5月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成立,到1998年7月鑫諾一號衛星發射,其間歷經波折。回顧這一段歷史,可以讓讀者了解中國衛星行業發展的一個側影。
鑫諾一號衛星擁有14個頻寬為54MHz的Ku頻段轉發器和23個頻寬為36MHz、1個頻寬為54MHz的C頻段轉發器,是專門為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用戶設計的大功率、高接收靈敏度、高可靠性的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商用通信衛星
鑫諾一號衛星覆蓋區為中國及亞太地區,中國及周邊國家。

項目由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實施“金融電子化工程”。當時,國內的通信條件相對還比較落後,普通用戶申請安裝一部固定電話都要等很長時間,而且還要繳納高額初裝費。因此,完全依靠地面通信線路來解決金融系統的全國聯網問題,滿足資金清算系統通信傳輸要求是十分困難的。
而在國際範圍內,衛星通信業已在金融領域得到廣泛的套用。面對金融電子化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通信“門檻”,借鑑國外的經驗,通過發射一顆為我國金融系統專用的Ku頻段“銀行星”,滿足金融電子化工程需要的通信解決方案得到了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陳元同志,以及人民銀行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的認可。1991年,陳元副行長與航空航天部劉紀原副部長會面,專就發射一顆銀行專用星問題進行討論,並初步達成了共識。
1992年6月,航空航天部根據“銀行星”的具體情況,提出聯合人民銀行等部門共同投資開發銀行專用數據衛星的構想,並將此命名為“926工程”。隨後,航空航天部和人民銀行組成了由航空航天部衛星套用處、第五研究院人民銀行科技司等方面人員參加的“926工程”論證組。該論證組於1992年10月完成了數據星方案的初步論證報告編寫工作。
1993年1月7日下午,航空航天部劉紀原副部長與人民銀行陳元副行長在人民銀行會晤,決定聯合有關方面組建一個數據專用衛星公司,共同投資發射一顆專用通信衛星,以滿足銀行系統的通信需要,同時為其他部委和單位提供服務。會上商定的公司發起單位為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人民銀行和原國防科工委(即現在的總裝備部)。
所以說“銀行星”,即後來的“鑫諾衛星”項目並不是來自於行政指令,而是根據用戶(人民銀行和國家金融行業)業務發展的需要而誕生的,這在那個時代是很獨特的。這同時也契合了航空航天部與原國防科工委對於我國後續通信衛星產業發展的長遠考慮。在國家對於衛星研製後續投入較少的情況下,“銀行星”項目無疑是兩部委推進通信衛星市場化和商用化的重要嘗試。從這些意義上講,“銀行星”項目的成功推出和運作對於我國通信衛星產業發展的積極意義可能遠勝於衛星項目本身。

鑫諾誕生

“銀行星”項目既然有了堅實的用戶業務需求做基礎,也符合我國航天產業發展需要,在當時衛星資源匱乏的歷史背景下,項目本身也具備良好的經濟可行性,自然得到了項目發起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因此,儘快成立專用衛星公司,形成項目的承建和運營主體,成為“銀行星”項目真正進行工程實施的最重要一步。
當時,我國電信行業尚處於壟斷狀態,衛星運營公司的設立審批非常困難。但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衝破壟斷的破冰行動,為數據專用衛星公司的設立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和借鑑。
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航空航天部、原國防科工委聯合向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呈報設立“中國專用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的請示,並得到了國務委員宋健同志和中央軍委劉華清副主席的首肯和支持。同年12月,人民銀行陳元副行長、航空航天部劉紀原副部長、原國防科工委沈榮駿副主任就“銀行星”項目和成立專用衛星公司一事又聯名致信給郵電部吳基傳部長。不久即收到了吳部長的回信,支持“銀行星”項目和專用衛星公司的成立。專用衛星公司的正式籌備設立工作隨即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
為了儘快完成公司設立的審批工作,同時也為了更大程度地反映項目本身獨有的市場化、國際化精神,專用衛星公司在為專用衛星公司確定名稱時,採納了當時國家經貿委主管人員的意見,決定不使用“中國”字頭,而是效法索尼松下等國際知名企業,為專用衛星公司起一個商號。
鑫諾衛星公司程廣仁總裁當年作為公司籌備的主要負責人員,曾直接參與了公司名稱確定的全過程。他回憶道,在考慮公司名稱時,首先確定的是英文名稱,即Sinosat。Sino本身表現了國別特徵和主要服務的地域定位,Sat則是衛星英文單詞的縮寫,表達了公司的行業定位。中文名稱主要是考慮與英文發音諧音的文字。像給將要出世的孩子取名一樣,大家翻字典,查典故,反覆斟酌,最終確定了“鑫諾”二字。除了與英文名發音相近外,鑫諾二字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鑫諾”二字寓三方允諾共同發起,興旺發達的意思;“鑫”字由三金組成,反映“銀行星”和金融背景,財源茂盛;“諾”字表示承諾和守信。在得到發起單位的三位部長充分肯定和認可後,“鑫諾”這一商號正式浮出水面,“鑫諾衛星”也從此取代了過去的“銀行星”、“數據星”和“專用衛星”等稱謂。
歷經幾年努力,1994年5月31日,鑫諾專用衛星通信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從此我國衛星運營業增加了一支新軍。
鑫諾衛星公司成立之初的註冊資本僅為3000萬人民幣,三家股東單位均股出資。公司第一屆董事會有6名董事,他們是代表人民銀行方面的李曄屠光紹;代表原國防科工委方面的李寶銘和許建國;代表航天工業總公司的陳中青和程廣仁。時任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的李曄同志出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專職董事為陳中青和程廣仁,專職執行副總經理僅程廣仁一人。
1995年6月5日,鑫諾衛星公司租用增光路45號中國工運學院綜合樓(見圖)開始集中辦公,正式規範化運作。當時公司設立了4個職能部門,僅有10名工作人員。“鑫諾衛星,一諾千金”這一標誌性宣言就誕生在這裡,原創於當時的許建國副總裁。
就在鑫諾衛星公司成立前後,上海市政府向國家提出了發射一顆“上海一號”通信衛星的計畫。國家計委根據鑫諾衛星通信公司是一個股份制公司的具體情況,就是否可以邀請上海市方面加入鑫諾衛星公司問題徵求鑫諾衛星公司股東單位的意見。對此,鑫諾衛星公司股東單位給予了非常積極的反映。當時的航天工業總公司王禮恆副總經理、人民銀行李曄司長、航天工業總公司汪國林司長和鑫諾公司許建國副總裁都分別專就此事與上海市領導會晤,代表鑫諾公司股東單位力邀上海市參股鑫諾衛星公司。
1996年1月,上海市計委電告,上海市決定加入鑫諾衛星公司。幾天后,鑫諾衛星公司程廣仁副總裁和許建國副總裁專程赴滬,與代表上海市政府參股鑫諾公司的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江綿恆董事長商洽入股事宜,並達成全面一致。
1996年1月24日上午,時任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劉紀原同志、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沈榮駿中將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元同志在航天工業總公司演示樓與上海市副市長華建敏一行會晤,並由鑫諾衛星公司李曄董事長與上海聯和投資公司江綿恆董事長,分別代表鑫諾公司三方股東和上海市簽署了《上海市方面入股鑫諾公司協定書》。協定書中明確鑫諾公司註冊資本將增加到1.2億人民幣,四方各出資3000萬元。同時,上海方面確定由江綿恆董事長和姚俊源處長代表上海市方面出任鑫諾公司董事。
1996年4月11日,鑫諾衛星公司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上海入股、增資等法律手續,公司名稱也正式改為“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至此,鑫諾衛星公司股東變化為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代表國防科工委的中國遠望集團、代表中國人民銀行的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和代表上海市政府的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早已確定下來的鑫諾一號衛星項目也在一直緊張地平行進行著。

發射升空

台北時間1998年7月18日17時20分,我國製造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次發射升空,成功地將法國宇航公司為主承制的“鑫諾1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的第一顆由歐洲國家製造的通信衛星。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五十三次發射。火箭飛行1495秒後星箭分離。20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衛星已按發射服務契約規定的入軌要求,順利地進入了近地點高度600公里、遠地點高度35946公里、傾角為19度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此後,衛星將由法國宇航公司負責測控,並將衛星定點在東經110.5度赤道上空。此項商業發射服務契約是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與總部設在德國的華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於1996年7月簽訂的。“鑫諾1號”衛星是中國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經營的第一顆商業通信衛星。星上裝有24個C頻段轉發器和14個Ku頻段轉發器,覆蓋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及周邊國家,主要為國家金融電子化工程、國家空中交通管制系統、上海信息港工程等用戶提供多項服務。衛星的設計壽命為15年。用於發射“鑫諾1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可將50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自去年8月20日成功發射馬部海通信衛星以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已連續4次將衛星成功發射到預定軌道,展現了良好的技術性能、可靠性和適應性。據資料統計,在這次發射之前,我國用長征運載火箭共成功發射了10顆外國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和6顆低軌道“銥星”,均為美國製造。

技術參數

有效載荷

C頻段

Ku頻段

轉發器:

23×36MHz + 1×54MHz

14×54MHz
(含一對C-Ku頻段交鏈轉發器)

工作頻率

接收5825-6425MHz
發射3625-4200MHz

接收14000-14500MHz
發射12250-12750MHz

EIRP(峰值)

≥36dBW(服務區邊緣)

≥46dBW(服務區邊緣)
≥52dBW(東南部雨區)

G/T(峰值)

≥-3dB/K(服務區邊緣)

≥0dB/K(服務區邊緣)
≥6dB/K(東南部雨區)

信標頻率

4193MHz

12260 MHz
12260.4MHz

圖示資料

“鑫諾1號”通信衛星鑫諾一號轉發器C頻段覆蓋圖
“鑫諾1號”通信衛星鑫諾一號轉發器C頻段頻率極化表
“鑫諾1號”通信衛星鑫諾一號轉發器Ku頻段覆蓋圖
“鑫諾1號”通信衛星鑫諾一號轉發器Ku頻段頻率極化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