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首”何解

在眾多古籍中,往往稱公孫衍為犀首。公孫衍先後任秦國大良造,魏國相國、將軍等重要官職,曾佩五國相印,聲名顯赫,於張儀同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甚至在《孟子》里,也有“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評論。然而,“犀首”究竟是官名還是稱號,至今眾說紛紜。
主官名說者,主要根據是《莊子·則陽》的《釋文》註:“犀首,魏官名也。司馬云:‘若今虎牙將軍,公孫衍為此官。’”但是據考證,擔任這種官職的人,在歷史上僅能舉出公孫衍一個,而且犀首既是魏官,公孫衍怎么在秦國時就稱犀首了呢?
主稱號說者,主要根據《戰國策·趙策二》的高誘註:“公孫衍,魏人也,仕於秦,當六國,號曰犀首。”此說又有犀首是公孫衍的專稱和非公孫衍一人所有的統稱兩種說法。前者有《史記·張儀列傳》為證:“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顯見,犀首是公孫衍的專稱。後者依據《戰國策·宋衛策》“犀首伐黃,過衛,……衛君(即衛悼公)懼,……南文子(衛大夫)止之”的記載,認為南文子與衛悼公、智伯同時,當為春秋後期人,文中提到的那位犀首,並不是公孫衍,很明顯是一種統稱。
比較上述兩種說法,稱號說似乎理由更為充分。《戰國策·趙策三》載公子魏牟子訪問趙國時,曾對趙王說:“王之先帝,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這樣看來,以“犀首”與“馬服”並稱,馬服是趙奢的稱號,犀首無疑是公孫衍的稱號了。是否可以推斷,在春秋戰國時,以“犀首”為稱號的人,以公孫衍最為著稱,故而許多古籍把這一稱號歸之於公孫衍一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