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級核潛艇

“海狼”級核潛艇

“海狼”是美國在冷戰尚未結束之時開始研製的一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在深海大洋中與前蘇聯核潛艇進行全面對抗,全球爭霸,因此美國不惜代價,不遺餘力,將其打造得具有絕對領先的性能和非同尋常的作戰威力,可執行反潛、反艦、對陸、布雷、護航等多種任務,被世人譽為“21世紀的核潛艇”。

★簡介

 “海狼”級是美國在冷戰尚未結束之時開始研製的一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在深海大洋中與前蘇聯核潛艇進行全面對抗,因此美國不惜代價,不遺餘力,將其打造得具有絕對領先的性能和非同尋常的作戰威力,可執行反潛、反艦、對陸、布雷、護航等多種任務,被世人譽為“21世紀的核潛艇”。然而,“海狼”生不逢時,前蘇聯的崩潰使它失去了角逐對手,高達十幾億美元的驚人“身價”讓“黃金之國”也難以承擔,於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後,美國便放棄了建造30艘的計畫,把興趣轉向了更適合其新戰略的“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身上。

★總體性能

 長99.4米,寬12.9米,水上航行時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噸,水下排水量9150噸,水下最大航速35節,最大潛度600米,全艇編制133人,其中12名軍官。其動力裝置為1座通用電氣公司S6W壓水反應堆,2台蒸汽輪機,功率38.8MW,約52000馬力,單軸,泵噴射推進器。
“海狼”級外形一改美國核潛艇傳統的較大長寬比,而重新採用了“大青花魚”號試驗潛艇的小長寬比水滴線型,與“洛杉磯”級核潛艇相比,“海狼”級的長寬比從10.88下降到7.7,這種艇型有諸多優點,如提高航速、改善機動性、有利於艙室布置和增加隱身性能等。經過反覆論證和權衡利弊,“海狼”沿用了美國海軍單殼體形式,採用了既抗震又抗海水壓力的HY-100高強度鋼,其屈服壓力為82公斤/平方毫米。它所選擇的S6W型加壓水冷式反應堆原為水面艦艇使用,這是首次安裝在潛艇上,具有結構緊湊、輸出功率大等優點。
“海狼”級的第一使命是反潛,降低噪聲對它來說至關重要。該級艇的降噪措施主要有:核動力裝置採用自然循環反應堆以降低一迴路噪聲;採用蒸汽輪機電力推進方式,取消噪聲大的減速齒輪箱;首次使用新型的“泵噴射推進器”,徹底消除了螺鏇槳噪聲;艇體外表敷設一層阻尼吸聲橡膠,使艇體表面形成一個良好的無回聲層;艇體外形光滑,開囗少,突出物少;艇上所有運動機械都經過降噪設計,並且都安裝在高效減振基座、彈性支座和彈性減振器上;為降低艙室內部噪聲,在美國潛艇上首次使用了“有源消聲技術”,也就是在噪聲處發出與噪聲振幅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音響,來抵消該處原有噪聲,實踐證明效果明顯。在綜合運用了以上措施後,“海狼”級的噪聲達到了90-100分貝,這一量級已經低于海洋背景噪聲,這使它成為一級真正的“安靜型”潛艇。

★武器裝備

“海狼”級首部安裝有8具660mm發射管;由於這8具發射管已具有快速發射能力和首部尺寸有限,艇上沒有安裝垂直發射裝置,所有飛彈魚雷都從這8具發射管中發射。該級艇共可攜載50枚各型飛彈和魚雷。
·“戰斧”巡航飛彈:該彈既可對陸又可反艦,具有戰略戰術兩種作戰能力。全重1224公斤,飛行高度15-100米,速度0.7馬赫。反艦飛彈射程460公里,戰鬥部裝藥454公斤;對陸型射程2500公里,戰鬥部裝藥454公斤或20萬噸當量核彈頭,其制導方式為慣性或地形匹配加GPS,圓機率誤差為10米。
·“捕鯨叉”反艦飛彈:是美國核潛艇的標準反艦飛彈,重667公斤,速度0.85馬赫,巡航高度15米,末段攻擊高度2-5米,射程110-130公里,慣性制導加主動雷達末制導。
·MK48-5(ADCAP)重型魚雷:該雷既能反潛又能反艦,重量1582公斤,航速60節,航程46公里,潛深1200米,戰鬥部裝藥100-150公斤,線導加主/被動聲自導,自導系統具有智慧型處理能力

★電子裝備

·電子設備:作戰指揮為AN/BSY-2系統,它採用分散式計算機系統、聲學系統、控制系統和電子/水聲對抗系統,將探測、識別、跟蹤、分析、傳遞、決策、執行等多項功能融為一體,通過匯流排與分散式計算機系統相連,核心為UYK-44計算機;水面搜尋/導航雷達為BPS-15A;電子支援/對抗有BLD-1、WLQ-4(V)1、WLR-8(V);另有WLY-1拖曳式誘餌系統。
·聲吶:主要為AN/BQQ5D主/被動綜合聲吶,TB-16被動拖曳聲吶、TB-23細線基陣拖曳聲吶、被動保角陣聲吶、探雷聲吶等。
“海狼”級共建3艘:
SSN21“海狼”號,1989年10月25日開工,1995年6月24日下水,1997年7月19日服役;
SSN22“康乃狄克”號,1998年12月11日服役;
SSN23“吉米·卡特”號,1995年12月開始建造 2004年7月30日完成首航 2005年2月19日服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