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上巡邏反潛機

“大西洋”海上巡邏反潛機

1956年,北約認為隨著蘇聯潛艇的威脅不斷增加,必須研製一種新型反潛巡邏機,取代老舊的美制P2V反潛機。最終北約選擇了使用羅羅公司發動機的布雷蓋Br1150“大西洋”作為新反潛機的平台。法國海軍的“大西洋”(Atalantic)是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的遠程海上巡邏反潛機,用於反潛、反艦、偵察、預警、救援、運輸等。

基本信息

研製過程

圖片圖片

早期的“大西洋”ATL1型飛機在1964年~1974年間生產,供法、德、義大利荷蘭等國的武裝部隊使用。目前北約和法國的“大西洋”ATL2反潛機是在早期“大西洋”ATL1反潛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ATL2於1977年開始論證,1978年9月啟動研製。當時達索將兩架ATL1型飛機改裝成原型機,分別於1981年5月8日、1982年5月26日試飛。隨後於1989年10月交付法國海軍,1991年中形成戰鬥力,並替代了法國海軍的“大西洋”ATL1、P-2“海王星”反潛機。目前法國海軍已經接受了定購的所有28架“大西洋”ATL2反潛機。該機的生產工作由曾經搞過早期型“大西洋”的布雷蓋“大西洋”研究製造公司負責。發動機由法國斯奈克瑪公司、英國羅耳斯•羅伊斯公司、比利時國營武器製造公司和德國MTU公司聯合製造。螺鏇槳由法國拉蒂埃公司和英國航宇公司製造。
法國“大西洋”反潛機ANG的基本性能要求與目前使用的“大西洋”相似,即:飛抵戰區的巡航速度快、由巡航高度到巡邏高度下降快、低空巡邏時間長、低空機動性好;能攜帶各種武器和設備在全天候條件下發現和攻擊潛艇和海上目標;可完成布雷、後勤支援、人員和貨物運輸任務,亦能執行先進的空中預警任務。在民用方面,可用於空/海救援、近海漁場和石油勘探區巡邏。與“大西洋”相比,在結構方面用作了一些改進,主要改進了結構的膠接技術和防腐措施,鋁合金蜂窩夾層蒙皮壁板間的密封更好,以及為提高疲勞壽命和維護經濟性而作的設計修改。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該機的利用率,使一個中隊的飛機保持75%的常備完好率;命令下達後20分鐘內可完成起飛準備工作;飛機壽命可達20年,或至少有12000飛行小時。

機身

該機採用兩台羅·羅公司4575千瓦(6220當量馬力)的“苔茵”RTy20MK21渦槳發動機。每台帶動一副四葉PD249/476/3恆速螺鏇槳(直徑4.85米)。翼內4個壓力加油整體油箱,總容量23000升。在武器艙內可放置副油箱組,容量4600升。總體布局為懸臂式中單翼,全金屬破損安全機身結構。“大西洋”外觀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葫蘆型機身橫截面,上半部分為增壓乘員艙,下半部為武器艙。乘員10到12人。

機翼

機翼為懸臂式中單翼,翼尖有流線型的航空電子設備短艙。NACA64系翼型,僅外翼有6°上反角,安裝角3°,梯形平面,前緣後掠9°。全金屬三梁破損安全結構,在抗扭盒上和主起落架艙門上裝有膠接輕合金蜂窩結構蒙皮壁板。每邊機翼上有兩個常規的全金屬副翼,由SAMM公司雙缸作動筒操縱。全金屬開縫襟翼超過翼展的75%。每側外翼上表面襟翼前有3個擾流板。在每個上、下翼面有減速板。沒有配平調整片。前緣有氣動除冰系統。機身為全金屬破損安全結構,截面為8字形(雙泡形)。上機身增壓艙中心段、武器艙門和前輪艙門為膠接蜂窩夾層結構。機頭兩側有空調系統進氣口。懸臂式全金屬尾翼結構,在抗扭盒上為膠接蜂窩夾層蒙皮壁板。平尾有上反角,固定安裝角。操縱面由SAMM公司雙缸作動筒作動。前緣有氣動除冰系統。垂尾前緣翼尖為電子對抗天線。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並列雙輪。液壓收放,前輪向後收起,主輪向前收進發動機短艙。主輪尺寸39×13-20,胎壓11.77×105帕(12公斤/厘米2),前輪尺寸26×8-13,胎壓6.37×105帕(6.5公斤/厘米2),新型盤式剎車,程式止動防滑裝置。

機組

機組通常包括12人,包括在機頭處的觀察員、駕駛艙內的正、副駕駛員和隨機工程師。戰術艙內有無線電領航員、電子支援-電子對抗-磁異探測設備操作員、雷達敵我識別器操作員、戰術協調員和兩名聲納員,在後部有兩名觀察員。還可帶替換人員或12名其他人員。中機身處是8座位休息艙,它後面是廚房、衛生間和衣櫃。在後機身下部有可放下的帶階梯艙門。應急出口在駕駛艙地板上面和下面以及機身兩側和機翼後緣上方。

機身設備

機上裝有ABG/Sema公司的空調系統,由傳動機匣驅動的兩台壓氣機供氣。熱交換器和自持系統控制座艙溫度。複式液壓系統作動操縱面、起落架、襟翼、武器艙門和收放式雷達天線罩。3套基本的電氣系統:變頻三相115/200伏交流系統具有兩台60/80千伏安發電機和現代化的控制和保護設備;恆頻三相115/200伏400赫交流系統,有4台15千伏安發電機,每台發動機上安裝兩台;28伏直流系統,有由變頻交流系統供電的4台6千瓦變壓整流器,和一個40安小時的電池。一台60千伏安應急交流發電機由輔助動力裝置恆速驅動。備有氧氣瓶供應急之用。電防冰用於發動機進氣道唇口、螺鏇槳葉和槳轂蓋。燃氣渦輪輔助動力裝置用於發動機起動、應急電源和地面空調。

機頭

機頭下面是前視紅外感測器。武器艙前是湯姆遜-CSF公司的Iguane可收放雷達。帶有電碼選編敵我識別詢問器和解碼器。機頭左邊和後機身底部有照相機。克魯澤公司製造的磁異探測器放在尾桿內。Ararl3雷達探測儀用於電子支援系統。

其它設備

包括:高頻通信電台,塔康導航系統和測距設備,無線電話製造公司的甚高頻/調幅通信設備,電話和無線電通信公司的無線電高度表,柯林斯公司的中頻和甚高頻/超高頻無線電羅盤,兩套與導航衛星接收機交聯的Uliss53慣性導航系統,湯姆遜-CSF公司的Sadang系統(用於處理主動和被動聲響探測數據),高速印表機與顯示終端,地圖顯示器和大氣數據計算機。

作戰性能

Iguane雷達的基本型用來更換艦載反潛飛機Alize上的監視雷達DRAAZA,它的改進型用來裝備大西洋新一代作戰系統ANG的遠程海上巡邏機。改進型中有一套綜合敵我識別系統和TWS裝置,還有一套供選用的目標分類系統,該系統利用合成天線處理技術,地速測量是目標分類狀態的副產物。當雷達處於合成孔徑處理狀態時,載機以機身側部對準目標,雷達天線指向與航跡成90°角。如選用合成孔徑都卜勒處理器Anacorda,將使目標分類能力得到更大的改進。Anacorda可提供直至100千米遠處的實時高解析度雷達圖象,而且它不要求天線固定,能在天線連續鏇轉時產生雷達圖象。
該機帶有電碼選編敵我識別詢問器和解碼器。機頭左邊和後機身底部有照相機。克魯澤公司製造的磁異探測器放在尾桿內。Ararl3雷達探測儀用於電子支援系統。其它設備包括:高頻通信電台,塔康導航系統和測距設備,無線電話製造公司的甚高頻/調幅通信設備,電話和無線電通信公司的無線電高度表,柯林斯公司的中頻和甚高頻/超高頻無線電羅盤,兩套與導航衛星接收機交聯的Uliss53慣性導航系統,湯姆遜-CSF公司的Sadang系統(用於處理主動和被動聲響探測數據),高速印表機與顯示終端,地圖顯示器和大氣數據計算機。
非增壓下機身主武器艙可安放所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標準炸彈,深水炸彈,8枚尋的魚雷或兩枚空-面飛彈(典型裝載包括3枚魚雷和1枚AM.39“飛魚”飛彈);4個翼下掛架可帶3500千克外掛,包括火箭、飛彈或容器;武器艙後面的艙內可放100個聲納浮標,此外的上、下機身都可存放聲納浮標和標識照明彈。

德國原計畫2002年10月進行攜帶歐洲設備的美制“全球鷹”無人機的試飛工作,以驗證該機代替“大西洋”執行偵察任務的可能性。因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關係,拖延至2003年底方才開始試驗。該機巡航速度快,低空巡邏時間長,低空機動性好,能適應各種氣候條件,這使得“大西洋”很適合反潛任務。近期達索公司推出了ATL3―“大西洋”的最新改型設計,採用了新的玻璃駕駛艙和六葉大傾斜螺鏇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