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戰爭大事記

7月12日 8月12日 8月21日

1月1日 沈鈞儒、章伯鈞、黃炎培等人發表新年希望、獻詞、獻言等,均主張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多黨派的民主統一政府。
同日,蔣介石發表廣播講話,謂"不待抗戰結束,僅待軍事較為好轉時,即提前召開國民大會,頒布憲法,實行還政於民",竭力反對建立聯合政府,堅持國民黨一黨專政。
1月5日
新疆三區臨時革命政府頒布施政綱領。
1月7日
赫爾利致函毛澤東,對中共方面提出的建議,表示"詫異"。
1月10日
中印公路自雷多至密支那288英里一段通車。
1月14日
赫爾利和蔣介石會談。蔣介石聲稱,不管中共參加與否,他將立即改組行政院。邀請國民黨以外人士包括中共代表參加,並召開"國民大會"。赫爾利指出:"這個方案有一缺點,……沒有要求共產黨的軍隊交給國民黨政府。"
1月15日
"中國民主同盟"發表對時局宣言,提出:立即結束-黨專政,建立聯合政府等36條政治主張。
同日,緬北中國遠征軍攻克南坎城。
1月20日
滇西國民黨軍隊克復畹町。
1月24日
周恩來再次飛重慶談判。26日,國共兩黨談判重新開始。
1月26日
粵北韶關淪陷,粵漢路被日軍打通。
1月27日
中印公路完全通車,該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
2月1日
魯南八路軍解放泗水城。
同日,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政治部發布紀念彭雪楓的決定,豫東永城改名為雪楓縣。
2月4日
"史迪威公路"首次車隊抵達昆明。
同日,蘇軍渡過奧德河。
同日,至11日,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舉行雅爾達會談。
2月5日
新四軍建立蘇浙軍區,其境東起上梅,西抵南京,南至杭州,包括蘇、浙、皖邊界廣大地區。
同日,中國空運大隊在昆明成立,美上校卜朗里任大隊長。
2月6日
江西贛州市淪陷。
2月9日
美洲10家華僑報紙聯合通電國民黨政府,要求結束一黨專政,成立聯合政府及聯合統帥部。
2月11日
簽訂雅爾達協定。同日,美、英、蘇發表克里米亞聯合聲明,就擊敗德國後,如何占領與控制德國,如何處理戰後等問題達成一系列協定。同時,又簽訂秘密協定(即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協定書),以允諾蘇聯在中國取得旅順、大連港口與東北鐵路之特別權益及外蒙獨立等,作為蘇聯參加對日作戰之主要條件。
2月13日
台灣革命同盟會召開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發表宣言,重申歸還祖國願望。
2月14日
周恩來與王世傑會談關於中共的合法地位及參加政權問題。
2月18日
周恩來就中共代表參加舊金山會議問題致函赫爾利。
2月19日
赫爾利向美國政府提出反對美國援助中共的建議。
2月20日
赫爾利致電周恩來,反對中共所提出中國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團應由各黨派代表組成的合理主張,宣稱:"會議上承認國民黨政府以外的中國武裝、政黨,有毀壞中國統一的可能。"
2月22日
重慶《新華日報》發表重慶文化界312人對時局宣言,一致要求召開緊急國事會議,商討成立聯合政府。
2月23日
贛西蓮花被克復。
2月24日
緬北中國遠征軍三路進攻臘戍。
2月28日
茶陵、龍勝被克復。
3月1日
蔣介石在重慶憲政實施協進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演說,重申於本年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反對建立聯合政府,堅持獨裁統治。
3月7日
桂境柳城被收復。
同日,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偕夫入飛抵重慶。次日,與蔣介石商談和中國戰區軍事合作問題。
3月8日
山東八路軍解放蒙陰。冀中八路軍攻入新樂。
3月9日
周恩來致函赫爾利、王世傑,提出兩點聲明:⑴反對由一黨控制召開"國民"大會;⑵反對國民黨獨占出席舊金山聯合國會議的代表名額。
同日,日軍分路圖侵芷江機場。
3月10日
世界最長的中印油管(1760公里)工程完竣。
3月11日
江西遂川被克復。
3月21日
日軍7萬餘人、戰車百餘輛,由襄陽等地出動,分路向南陽、老河口、襄樊、西峽口進犯。
3月23日
鄂北(張)自忠縣淪陷。
3月27日
國民黨政府行政院發表出席舊金山聯合國會議代表團人選:宋子文為首席代表,顧維鈞、王寵惠、魏道明、胡適、吳貽芳及李璜(青年黨)、張君勱(國社黨)、董必武(共產黨)、胡霖為代表,施肇基為高等顧問。
3月28日
湖北南漳淪陷。
3月29日
襄陽淪陷。
3月30日
晉察冀邊區八路軍收復靈邱縣城並解放全境。
同日,緬北中國遠征軍與美軍在喬梅會師。
4月1日
湖北樊城淪陷。
4月5日
《中瑞(瑞典)平等新約》(七款)在重慶簽字。
同日,蘇聯宣布廢除1941年4月13日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
4月9日
《中巴(巴西)友好條約》在北京換文。
4月10日
魏德邁自美返重慶,發表談話,謂此行已徹底研討反攻日軍計畫。
4月15日
赫爾利抵莫斯科,與史達林、莫洛托夫會談對華政策問題。史達林表示贊同美國對華政策。
4月16日
鄂北國民黨軍攻克襄陽、自忠縣。
4月18日
國民黨軍克復樊城。
4月20日
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今日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即結束(此會1944年5月21日召開)。
4月21日
中共中央舉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預備會。毛澤東發表講話,指出大會的工作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4月22日
赫爾利從莫斯科返回重慶。
4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6月11日閉幕。出席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121萬黨員。毛澤東以《兩個中國之命運》為題致開幕詞,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和題為《愚公移山》的閉幕詞。朱德作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了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了《論統一戰線》的重要發言。大會決定了"放手發動民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的政治路線;通過了新黨章、政治決議案、軍事問題決議;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
4月25日
制定聯合國憲章會議在舊金山召開。中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
4月27日
舊金山聯合國會議通過:⑴任命美國務卿為國際安全會議會席。⑵國際安全機構主席,由主要國家輪流擔任,並決定斯退丁紐斯、莫洛托夫、艾登、宋子文為聯合國會議主席。
4月28日
太行北線八路軍收復左權縣、和順縣。
5月1日
山東的解放區濱海行政行署成立。該區六年來由3個縣發展到18個縣。
5月4日
日軍進攻芷江。
5月5日
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重慶開幕,21日閉幕。大會決定在1945年1月12日召集"國民大會",制定憲法。會議拒絕成立聯合政府,堅持獨裁統治,並決議:"對中共問題續求政治解決。"
5月8日
蘇聯新任駐華大使彼得羅夫向國民黨政府遞交國書。
同日,國民黨軍從湘西方面開始向日軍發動攻勢。
同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柏林近郊的卡爾塞斯特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爭結束。
5月9日
國民黨政府令全國懸旗三日,慶祝歐戰勝利結束。
5月11日
福州被收復。
5月12日
中華抗敵文藝協會要求國民黨政府保障寫作自由。
同日,湘西戰役結束,日軍被殲滅1萬餘人。
5月15日
中國出席舊金山聯合國會議代表團發表對《聯合國憲章》託管制建議14點。
5月24日
冀中八路軍解放安平縣全境。
5月26日
浙境日軍由永嘉進占瑞安。
5月31日
宋子文、翁文灝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正副院長。
6月1日
《中比新約》在重慶換文。
同日,淶源全境解放,冀察片區與冀晉區連成一片。
6月9日
中共七大選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林祖涵、周恩來、董必武等44人為正式中央委員。
6月16日
皖南新四軍深入蕪湖城郊,開闢廣大游擊區。
同日,中共中央負責人聲明,中共不參加國民黨政府決定於本年7月7日召集的所謂"國民參政會"。
6月18日
毛澤東、周恩來電復褚成輔等七參政員,歡迎他們到延安商談國是。
6月19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舉行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主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祖涵、張聞天、彭德懷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6月22日
太行、太岳兩區八路軍解放高平。
6月25日
冀中八路軍解放獻縣、棗強。
6月26日
蔣介石接見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談宋子文兼外交部長赴蘇聯商訂《中蘇條約》問題,並表明對此事的立場態度。
同日,美、蘇、英、法、中等50國代表在舊金山會議中簽訂《聯合國憲章》。中國國民黨政府代表顧維鈞首先簽字。各國代表簽字後,聯合國會議即告閉幕。
6月27日
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兼外文部長宋子文偕外交部次長胡世澤及沈鴻烈、錢昌照、蔣經國、張福遠、卜道明、劉澤榮與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等飛赴莫斯科,商談中蘇條約事。
6月30日
上虞縣被新四軍解放。
同日,宋子文與史達林會談。
7月1日
參政員褚輔成,黃炎培等一行6人,由重慶飛延邊商談國是。5日,返回重慶。
7月2日
桂南國民軍收復柳城。贛南日軍撤出信豐。粵南化縣被收復。
7月3日
冀魯豫軍區八路軍解放豐縣。
7月5日
桂南國民黨軍收復鎮南關。
7月7日
第四屆國民參政會第一次大會在重慶開幕。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八年抗戰,截止現今,總計斃傷日軍及俘虜日軍達250餘萬人;國民黨軍陣亡官兵130餘萬人,負傷170餘萬人,戰局現已轉守為攻。
7月9日
至10日,12日,宋子文與史達林進行會談。
7月12日
宋子文第五次訪問史達林。
7月13日
中國解放區人民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在延安正式成立,並召開首次會議,選出周恩來、林伯渠、續範亭等25人為常務委員。
7月14日
美第十四航空隊司令陳納德退休離華返美,斯特拉耶梅二級上將繼任。
7月16日
桂境國民黨軍收復荔浦,湘中收復益陽。
同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首次試驗核子彈爆炸成功。
7月17日
日軍放棄並撤出江西贛州。
同日,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由莫斯科飛返重慶。
同日,至8月2日,史達林、邱吉爾、杜魯門舉行波茨坦會談。
7月19日
桂境國民黨軍收復良豐。
7月20日
晉綏軍區八路軍攻克寧化堡。
7月23日
粵北國民黨軍收復南雄。
7月24日
魯西八路軍攻克陽穀、莘縣、壽張。
7月25日
冀中八路車解放交河縣。
7月26日
美、英、中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7月27日
冀南八路軍解放館陶、廣宗。
同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決定先看看蘇聯的態度,然後再決定是否接受波茨公告的方針。
7月28日
日本鈴木首相發表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聲明。
7月29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致電美國共產黨福斯特,祝賀美共粉碎白勞德修正主義,恢復美國共產黨。
7月30日
國民黨政府任命張厲生為內政部長,王世傑為外交部長,陳誠為軍政部長,俞鴻鈞為財政部長,翁文灝為經濟部長,朱家驊為教育部長,俞飛鵬為交通部長,谷正綱為社會部長兼農林部長,徐堪為糧食部長,謝冠生為司法行政部長,鹿鍾麟為兵役部長。
同日,蔣介石以陳納德八年來協助中圖抗戰,功續顯著,授予其國民黨最高榮譽之青天白日勳章。
7月31日
河北八路軍解放巨鹿。
8月1日
美國第十航空隊自緬甸調至中國。
同日,日軍在南京重建機場,1300名民工被岩石壓死。
8月2日
國民黨軍收復廣西靈川、湖南新寧、江西上高。4日,收復吉水。
8月5日
宋子文、王世傑等一行14人,及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由重慶飛抵莫斯科,與史達林、莫洛托夫談判簽訂友好條約問題。
8月6日
美國戰略空軍第二十航空隊第二○九特混大隊從馬里亞納群島提尼安島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編隊3架向日本,其中一架在日本廣島投下第-顆核子彈。
8月8日
蘇聯對日本宣戰。蘇軍進攻中國東北、朝鮮、庫頁島的日軍。
8月9日
爺台山反擊戰勝利結束。八路軍收復爺台山等全部失地。
同日,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
同日,蘇聯紅軍陸軍部隊計80個師和太平洋、黑龍江區兩艦隊各種艦艇500餘艘共總兵力150餘萬人,向中國東北的東、北、西各部邊境和朝鮮部、庫頁島南部及千島群島的日軍同時發起進攻。至23日,蘇聯紅軍解放東北全境。
同日,美國戰略空軍第二十航空隊第二○九特混大隊從馬里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出動的B-29重型轟炸機編隊駛向日本,其中-架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核子彈。
8月10日
八路軍延安總部朱德總司令向解放區所有武裝部隊發布配合蘇軍作戰的第一號命令(周恩來起草),命令各解放區所有抗日武裝部隊向敵偽發出通牒,限期繳械投降,如遇頑抗,即應予以堅決消滅。
同日,關東軍指示偽滿總務長官武部六藏:皇帝、政府首腦、特殊公司代表單身隨關東軍轉移通化。
同日,國民黨軍收復廣西全縣。
同日,日本天皇在御前會議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並以照會托由瑞士政府轉達美、蘇、英、中國,請求投降。
8月11日
八路軍延安總部朱德總司令又連續發布六道配合蘇聯紅軍作戰、準備接受日偽軍投降的命令(周恩來起草),命令華北、華中和華南各解放區的人民軍隊迅速前進,收繳日偽軍武裝,接受日軍投降。
同日,蔣介石下達三道通令:一、國民黨軍隊"積極推進","勿稍鬆懈";二、"淪陷區地下軍及各地偽軍,各就現駐地點,負責維持地方治安";三、中共領導的解放區軍隊"應就原駐地駐防待命,勿再擅自移動"。
8月12日
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中共軍勿動候命"。同日,國民黨中宣部發言人發表談話說,第十八集團軍朱德總司令在8月10日於延安總部所發表的限令日偽軍投降的命令是一種"唐突和非法之行為"。
同日,麥克阿瑟以遠東協軍總司令的名義,對日本政府和中國戰區的日軍下令:只能向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投降,不得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繳械。
8月13日
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作《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講演,指出:中國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定勝敗的鬥爭自此開始,蔣介石要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中共的方什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基點是自力更生,並作好各種準備。
同日,毛澤東起草了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發給蔣介石的第一個電報,堅決拒絕了蔣介石8月11日要解放區抗日軍隊"原地駐防待命"的命令,揭露蔣介石的反革命面目,教育全國人民警惕蔣介石的內戰陰謀。
8月14日
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國是"。
同日,日本天皇在御前會議上作出停戰的協定,同時決定照會盟國,接受其復文;頒發停戰詔書。
同日,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接受日本投降的盟軍最高司令。
8月15日
朱德以中國解放區抗日軍總司令名義為受降問題致美、英、蘇三國政府說帖。
同日,朱德給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發布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立即投降的命令。
同日,蔣介石電岡村寧次所指揮的日軍要據守城市,等待國民黨軍接防;抵抗八路軍、新四軍的進攻等所謂"六項投降原則"。同時,又命令漢奸龐炳勛、門致中、周佛海等為國民黨軍司令;命令陳公博以30萬軍隊"負責控制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地區",以阻止新四軍攻占。
同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宣言,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同日,麥克阿瑟命令日軍停止戰鬥,並派代表至馬尼拉接受投降條款。
8月16日
毛澤東起草以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名義發給蔣介石的第二個通電報,進一步揭穿了蔣介石集團準備內戰的陰謀,並提出了中共關於制止內戰的六項主張。
同日,國民黨政府派軍令部長徐永昌上將赴菲律賓。代表中國接受日本投降。
同日,新四軍克復南京附近的來安縣城。
8月17日
蔣介石接岡村寧次復電,內稱:"遵令派員接洽投降"
同日,日本東久邇內閣成立,並下令全軍停止戰鬥。
8月18日
大青山和綏南的八路軍反攻歸綏城。
同日,日本關東軍導演偽滿皇帝退位儀式。
同日,美軍在上海、廣州、天津、青島等地登入。
同日,國民黨政府派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負責處理在中國戰區內之全部日軍投降事宜,並將中國戰區劃為15個受降區,同時指定各受降主官。蔣介石完全剝奪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人民軍隊的受降權。
8月19日
冀中八路軍攻入楊村、楊柳青。20日,攻入天津西站。
同日,溥儀等人被蘇聯紅軍逮捕。
8月20日
蔣介石再次致電毛澤東,促速至重慶進行和平談判。並稱:"受降辦法,系盟軍總部所規定,未便因朱德一電,破壞信守。"
8月21日
日本乞降使節岡村寧次的代表今並武夫一行8人飛抵芷江,向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蕭毅肅接洽投降事宜。爾後,國民黨將中國戰區劃為15個受降區,以何應欽為全權代表。第1受降區:以第一方面軍盧漢為受降主官,日軍投降部隊集中地是在越南北部,辦理投降事宜的地點在河內。第2受降區:以第二方面軍張發奎為受降主官,日軍投降的部隊集中於廣州,在廣州辦理投降事宜。第3受降區:以第七戰區余漢謀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和辦理投降的地點在汕頭。第4受降區:以第四方面軍王耀武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長沙、衡陽、岳陽,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長沙。第5受降區:以第九戰區薛岳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南昌、九江,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南昌。第6受降區;以第三戰區顧祝同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於杭州、廈門,辦理投降事宜在杭州。第7受降區:以第三方面軍湯恩伯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於南京、上海並在此辦理投降事宜,第3受降區:以第六戰區孫蔚如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漢口、武昌,辦理投降事宜的地點在漢口。第9受降區;以第十戰區李品仙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以徐州、蚌埠、安慶,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徐州。第10受降區;以孫連仲為天津地區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天津、北平、保定、石家莊,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北平;以李延年為濟南、青島、德州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青島、濟南,辦理投陣事宜地點在濟南。第11受降區:以第一戰區胡宗南為受降主官,日軍分別集中於洛陽、新鄉、鄭州,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洛陽。第12受降區:以第五戰區劉峙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於郾城、商丘,辦理投降事宜地是在郾城。第13受降區:以第二戰區閻錫山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地點和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太原。第14受降區:以傅作義為受降主官,辦理投降事宜地點在歸綏。第15受降區:台灣、澎湖列島,以陳儀為受降主官,日軍集中地點由陳儀決定。
同日,日本關東軍在哈爾濱正式向蘇聯紅軍投降(後蘇將日軍59萬4千餘人俘走)。
同日,聯合國遠東戰爭罪犯委員會成立,中國顧維鈞當選為主席。
8月22日
中共中央決定先派周恩來赴渝,與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
同日,蘇聯空降部隊解放旅順、大連。
同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接受中國方面備忘錄。
8月23日
蔣介石第三次電邀毛澤東,並謂:盼與周恩來同來重慶,商決各種重要問題。
同日,國民黨政府把關於受降補充規定交給今井武夫,內容為:⑴日軍在把武器移交給國民黨之前,應負責作有效之防禦;⑵駐華日軍應採取有效措施對付共產黨軍隊,任何據點如果為非國民黨軍隊占領,日軍應負責收回,再交國民黨軍隊。嗣後,今並武夫返南京,轉交岡村寧次。
8月25日
中共中央發表《對於目前時局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要求國民黨立即實現和平,避免內戰。
同日,晉察冀區八路軍解放張家口。
同日,國民黨政府批准14日與蘇聯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條約》,其內容:⑴蘇聯允許給中國各種援助完全給國民黨政府。⑵蘇聯尊重中國在東北三省的充分主權,及領土行政完整。⑶關於新疆問題,蘇聯無干涉內政之意。⑷外蒙古獨立問題,由公民投票決定。⑸大連闢為自由港,旅順為兩國共用軍港,為期30年。⑹中東、南滿鐵路之幹線,由中蘇共管,均以30年為期。⑺日本投降後,三月內東北三省蘇軍全部撤退。
同日,漢奸陳公博受日軍包庇,潛逃日本。
8月27日
國民黨軍先遣部隊大批空運至南京、上海,及進入北平、開封等大中城市。
同日,重慶國民黨《中央日報》公布《中蘇友好條約》全文。
同日,赫爾利和張治中飛抵延安。
8月28日
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與赫爾利、張治中同飛抵重慶,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
8月29日
毛澤東、周恩來與蔣介石等舉行談判。
8月30日
國民黨政府在長春設立軍事委員會東北行營,指揮國民黨軍搶占東北,並將東北劃為遼寧、安東、遼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等九省。
8月31日
國民黨在昆明舉行中、美聯絡會議,討論國民黨各部隊空運順序。
同日,中國國民黨政府受降代表團團長徐永昌一行抵日本橫濱。
9月1日
國民黨政府特派李宗仁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主任,熊式輝為東北行營主任。
9月2日
國民黨軍搶占南京、上海,並開始大批空運至全國各大城市及軍事戰略要地等。
同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隆重的簽降儀式。首先,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籤了字。然後是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簽字:美、中、英、蘇以及所有對日作戰的同盟國的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紐西蘭等各國代表依次簽了字。至此,日本帝國主義戰敗投降被載入了史冊,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
9月3日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至此,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結束。這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鬥爭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勝利。
同日,聯合國各國一致慶祝"勝利日"。
9月9日
上午九時,何應欽在國民黨南京黃埔路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接受了岡村寧次簽字的投降書,內容有九條。至此,侵華日軍的33個步兵師團、1個坦克師團、2個飛行師團、41個旅團,以及警備、守備、海軍等部隊官兵128萬餘人陸續投降完畢,被解除武裝。國民黨政府共接收日軍武器:長短槍73萬餘支、輕重機槍3萬餘挺、火炮1.24萬門、坦克300餘輛、裝甲車150輛、汽車1.5萬輛、飛機1000餘架、艦船1400餘艘共4.5萬多噸、軍馬7萬餘匹。另有偽軍95萬人向國民黨軍投降。
同日,續記: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判決。1946年1月19日,對日作戰盟軍最高統帥部宣布設定有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菲律賓等11國參加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庭確認日本"發動及執行侵略戰爭是犯罪"。審訊工作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共宣判了25名日本戰犯,其中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扳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東條英機等七人被判處絞刑;荒木貞夫、橋本欣五郎、煙俊六、平沼騏一郎、星野直樹、木戶幸一、小磯國昭、南次郎、鈴木貞一等16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東鄉茂德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重光葵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1949年1月26日,蔣介石國民黨政府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釋放了日本侵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為首的260名戰犯,並將他們從中國運回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