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旁竇

鼻旁竇

鼻旁竇是位於鼻腔周圍的四對骨腔。鼻旁竇(parannasal sinuses),又稱副鼻竇或鼻竇,為鼻腔周圍顱骨(額骨、蝶骨、上頜骨、篩骨)內的含氣空腔,均有竇口與鼻腔相通。對發音起共鳴作用。鼻竇左右成對,共四對,分別稱為額竇、上頜竇、蝶竇和篩竇。

基本信息

概述

鼻旁竇(parannasal sinuses),又稱副鼻竇或鼻竇,為鼻腔周圍顱骨(額骨、蝶骨、上頜骨、篩骨)內的含氣空腔,均有竇口與鼻腔相通。對發音起共鳴作用。鼻竇左右成對,共四對,分別稱為額竇、上頜竇、蝶竇和篩竇。
鼻旁竇

鼻旁竇的開口

1.額竇(frontal sinus):位於額骨骨弓深部,開口於中鼻道篩漏斗處。
2.上頜竇(maxillary sinus):位於上頜骨體內,開口於中鼻道半月裂孔處。
3.蝶竇(sphenoid sinus):位於蝶骨體內,開口於蝶篩隱窩。
4.篩竇(ethmoid sinus):位於上篩骨迷路內,又分前、中、後篩竇。前、中篩竇開口於中鼻道,後篩竇開口於上鼻道。
鼻旁竇內襯有黏膜,與鼻腔黏膜相延續,均為纖毛柱狀呼吸上皮,內含杯狀細胞和腺體。鼻竇黏膜纖毛的運動方向朝向自然竇口,有利於竇內分泌物排出。
鼻腔黏膜的炎症常可蔓延至鼻旁竇引起 鼻竇炎。如果炎症波及上頜竇,由於上頜竇容積大,開口位置高而小,自然引流不通暢,易成慢性炎症,遷延不愈。

鼻旁竇的作用

主要對發音起共鳴作用。此外,鼻旁竇具有豐富的血管,可協助調節吸入空氣的溫度和濕度。
鼻旁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