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潭[山東泰山]

黑龍潭[山東泰山]

泰安黑龍潭,泰山上的旅遊景點,位於登山西路,從白龍池向北就是黑龍潭,龍潭瀑布是泰山著名的景觀之一。大雨過後,暴嘯的瀑流自潭北的百丈崖直瀉而下,因千萬年的溪水衝擊,崖下形成了一個深達數丈,腹大口小的深潭。傳說該潭與東海龍宮相通,故名黑龍潭。因潭西潭東及潭西南有三條百丈崖,每逢夏秋陰雨之際,三條瀑布猶如玉龍從空而降,古稱“雲龍三現”。黑龍潭東南有西溪亭。清光緒年間泰安知府玉構題聯:“龍躍九霄,雲騰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揚波”。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黑龍潭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黑龍潭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

黑龍潭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飛流直下,聲若雷鳴,狀如掛著的千尺銀練。瀑布常年傾瀉,衝擊崖下成潭,傳說潭與東海龍宮相通,有龍自由來去,故名“黑龍潭”。清代文人繆潤紱有詩描寫:“真源流不竭,飛下最高峰。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龍”。“龍潭飛瀑”是泰山西溪名勝之一,觀瀑吟詠,引人生出無限遐思。

黑龍潭東南有石亭,名西溪亭。清光緒年間泰安知府玉構題聯:“龍躍九霄,雲騰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揚波。”潭北東百丈崖上是長壽橋,1925年建,拱橋跨溪,飾以朱紅鐵欄,與青山綠水相映,猶長虹臥波。橋兩側有石亭相對,東為雲水亭,西為風雷亭,1965年建。橋下澗底平緩,溪水潺涓而來,驟然飛落絕澗,似銀河倒流,紳帶下垂,又名天紳泉。崖邊有幾條平行白紋橫貫東西,俗名陰陽界,馮玉祥在此設欄防護,後毀,1976年重建。橋與欄之間是廣闊石坪,光滑似鏡,遊人坐石上,聽泉觀景,賞心悅目。

潭北東百丈崖上建有長壽橋,昔年歲久遠,已成危橋。橋兩側有石亭相對,東為雲水亭,西為風雷亭。橋南潭上崖邊有幾條平行白紋橫貫東西,俗名陰陽界。崖邊至長壽橋之間是一坦闊石坪,游者在其上觀景戲水,其樂融融。過長壽橋前行,可通往扇子崖傲徠峰。每逢夏秋之際,陰雨連綿,三條瀑布猶如玉龍從崖顛凌空而降,古稱“雲龍三現”。

潭北東百丈崖上有長壽橋,橋東西兩側有石亭相對,東是雲水亭,西為風雷亭。朱紅色的橋欄橫臥在青山綠水之間,好似一道長虹在眼前。橋下的崖邊有幾條白紋石線橫穿東西,俗名陰陽界,這裡的巨石因長年沖刷,非常光滑,過去常有人掉入潭中而亡。馮玉祥先生隱居泰山時,曾在此設防護欄,現在的防護欄是在此基礎上重修的。附過還有竹林寺、開極廟遺址。

傳說

黑龍潭下的泰山天地廣場黑龍潭下的泰山天地廣場

說的是很早很早以前,泰安神州遭了千年不遇的大旱。連續三年滴雨未下,大地裂開了一道道的縫。莊稼顆粒不收,老百姓別說吃飯,連水也喝不上。

老百姓沒有辦法,只好抬著泥塑的龍王爺磕頭燒香,祈求下雨,但是毫無結果,老天爺就是不下雨。

且說泰山腳下有一百戶村,百戶村有一石匠的兒子,年齡在十七八歲,長得濃眉大眼,五大三粗,渾身就如鍋底一般,而且力大無窮,人們叫他黑龍。他父母早喪,獨自一人過日子,從小就學會了父親的手藝。此人不光力大無窮,還有一股拗勁,他只要任起那個門來八個大牛也拉不回去。別人燒香磕頭,他硬是不求。他想:天不下雨沒辦法,要是能找個地方挖出水來,不就能救急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眾鄉親,大家都贊成。可是在哪裡打井呢?哪個地方有水呢?誰也說不清。這時,有一個白鬍子老頭說:“這泰山上有一位白鬍子老道,年齡有幾百歲了,是一個世外的高人、得道的神仙,你去問問他哪裡有水吧!”

黑龍決心上山找白鬍子老道,他連夜動身,走了三天三夜,終於在朝陽洞裡找到了老道。只見他頭髮、鬍子、眉毛全是白的,正躺在石床上睡覺呢。只聽他酣聲如雷,還不知睡了多長時間了呢。黑龍小心地跪在地上,慢慢地搖動著石床,輕聲地叫著:“神仙大人,黑龍我求教來了。”叫一聲搖一下,整整叫了九九八十一聲,搖了九九八十一下,老道動一動,翻翻身又睡著了。黑龍一看他不知什麼時候睡醒,於是又繼續搖繼續喊,又叫了九九八十一聲,老道才坐起來。黑龍忙伏在地上,磕了個響頭說:“神仙大人,請你發點慈心,指給我個有水的地方,來救濟萬民生靈。”老道看了看,慢聲慢語地說:“找水容易挖水難,沒有恆心是枉然,要想找到水,螞蟻來指引。”說罷倒頭又睡,不管黑龍怎么叫也沒有一點聲音。

黑龍仔細地琢磨著這四句話,猛然間心裡亮堂起來:老道說螞蟻來指引,看來有螞蟻的地方就有水。於是他又拜了四拜起身去找螞蟻。

他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跑遍了全泰山,連個螞蟻的影子也沒有看見。是啊,天已經旱了三年,村里也只有倖存的幾十人了,上哪裡去找螞蟻呢,他有點泄氣了。忽然,老道的話又在他耳邊響了起來:“找水容易挖水難,沒有恆心是枉然。”他又提起精神繼續找起來。

這一天,天快黑的時候,他終於在泰山主峰的西邊一塊大石光樑上找到了幾個螞蟻,他高興極了,不錯眼珠地盯著螞蟻走的方向。看了有兩袋煙的功夫,只見幾隻螞蟻在這塊大石頭的石縫裡出出進進。“看來石縫底下就有水。”他高興死了,一腚蹲在石光樑上,由於幾十天的勞累,剛坐下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忽然白鬍子老道來到他跟前,黑龍連忙起身跪拜說:“神仙大人,這裡有水嗎?”老道笑嘻嘻地托著鬍子點點頭說:“水是有,打水難,要想打開石光梁,得有寶錘和寶釺,寶錘千斤重,寶釺重一千。”黑龍忙問寶錘寶釺在哪裡,誰知白鬍子老道把袖子一甩轉身走了。黑龍起身就追,剛一動身,猛然驚醒,原來是一個夢。他仔細回憶著夢中的情景又為難了,向哪裡去找寶錘寶釺呢?就是找到自己能拿得動嗎?寶錘寶釺重兩千斤,那怎么辦呢?他只好回到村里。

黑龍回到村里,把全村人都叫到一塊,把夢中老道的言語說給大家,大家聽後也都為了難。這時,有兩個鐵匠,一個姓張,一個姓李,二人想了想,把大腿一拍說:“有了,寶錘寶釺就在咱這裡。”眾人忙問:“在哪裡?”鐵匠說:“快快找兩千斤鐵來,我們打。”眾人見說的有理,於是東家湊,西家斂,半天的工夫就湊了兩大堆,稱了稱一堆足足一千斤。李鐵匠打錘,張鐵匠打釺,每煉一次就打上十錘,每一個煉了一百次,打了一千錘。三天以後,錘子和釺子都打好了,稱了稱錘子重九斤半,釺子重八斤十二兩八錢。黑龍拿起來一試,得心應手,便高高興興地帶著錘子釺子上了山。

黑龍潭位於泰山登山西路黑龍潭位於泰山登山西路

只說黑龍又來到大石光梁的螞蟻窩前,看好地勢,用鐵釺劃了個大圈,用現在的話說直徑有十米,叮叮噹噹地打起來,嘿!這釺子真快。黑龍手不離錘,錘不離釺,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打了一大堆石渣。他停下錘就動手搬。正在這時他聽見一陣腳步聲,抬頭一看,一個黑鬍子老頭站在他面前,渾身和他一樣黑,要不是那幾根鬍子,黑龍還以為是自己的影子呢!黑龍一愣神,黑鬍子老頭笑嘻嘻地說:“小伙子,你這是要乾什麼呢?”黑龍施了一禮說:“大伯,你看老天爺三年不下雨,我想在這裡打出一眼井來,救濟老百姓。”老漢搖搖頭說:“這事你辦不到。”“怎么,這裡沒水。”“有水,並且還很多哩,可就是打不出來。”“那是為什麼?”“你不知道,這裡是東海龍王的一個便門,也就是說這裡通著東海。東海龍王為了保險,才在這裡設了兩道崗哨。第一道是常勝將軍把守,這是一個千年得道的大刀鰍,它的本領太大了,渾身倒插著一千把鋼刀,誰也沾不上它的身。”黑龍聽後暗吃一驚,又問:“那么這么多螞蟻怎能撈到水喝的呢?”“是這么一回事,這刀鰍三百年睡一覺,一覺就睡三百年。它這一覺已經睡了二百九十九年十一個月零二十天,也就是再有十天就醒了。它睡著的時候,螞蟻還能偷點水喝,它一醒是滴水不露,眼看著這些螞蟻也就要遭殃了。它醒了,別說你一個,就是有千百人也近不得它的身,難道說你不怕死嗎?”黑龍說:“只要打出水來就是死了也不怕。那我得趕緊打,搶在刀鰍醒的頭裡。”說罷急忙火速地扔掉石渣又打起來。黑鬍子老頭見他心誠意懇,點點頭說:“好樣的,好樣的,叫我的子孫也來幫幫你的忙。”說完老頭忽然不見了。原來這黑鬍子老頭就是大螞蟻精,轉眼之間黑龍身邊有了成千上萬的螞蟻,只見眾螞蟻大的叼著大石塊,小的叼著小石礫,黑龍打多少,它們運多少。因此,現在的黑龍潭那么深,可在它的周圍連一塊小石渣也找不到,原來石渣子都叫螞蟻運到東海里去了呢!

黑龍一看來了那么多幫忙的,更是精神百倍,手不離錘,日夜不停,白黑苦幹,終於用了十天的工夫打到了刀鰍的跟前。只有一刻的時間,刀鰍就要醒了,可是離刀鰍還有四指厚的一層石頭,這層石頭是刀鰍的一床石被,硬得很。黑龍三錘五錘,十錘八錘……終於打出了一個大窟窿,只見刀鰍正在那裡縮做一團,身上鋼刀林立,耀眼錚光……

只說刀鰍在昏迷中覺得身上的石被輕了一些,就懶洋洋地翻了個身。這一翻身黑龍沒注意,把他左手的三個指頭各削去一節。他知道這是刀鰍醒了,要是叫它起來就前功盡棄。於是黑龍咬著牙,一手拿錘,一手拿釺,照著刀鰍的頭就砸去,一錘兩錘……整整打了二九一十八錘,刀鰍的頭成了肉泥,一動也不動了。因為刀鰍還沒有醒,所以也沒有使開它的威力。

黑龍見刀鰍死了,才覺得手指頭痛,痛得差點昏過去。一個大螞蟻叼來一棵仙草給他擦了擦,血被止住了,傷也立即痊癒,只是他的三個指頭各少了一節。

黑龍喘了口氣,把刀鰍的皮扒下來扔在了井的北面,後來慢慢地變成了一座很陡很徒的石崖,就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龍潭瀑布。刀鰍的肉,讓眾螞蟻飽餐了一頓。刀鰍的兩個眼珠——一顆是夜明珠,一顆是避水珠,黑龍把它小心地取下來塞在自己的帽沿上,稍歇一歇,心想,看來第一關過來了,要想找到水,還得繼續打。

只說黑龍又繼續打起來,也不知打了多少個白天,也不知打了多少個黑夜,也不知打了多深。反正他的頭上帶著一顆夜明珠,照得深井裡白黑通亮。這一天,在井的東北角打到了一塊怪石,別的地方的石頭是白色的,只有這塊石頭是黑色的,硬得很!一錘打下去只有扁指深。黑龍是個不怕硬的小伙子,越硬他越乾,釺子對準黑石,一錘錘地打起來,足足打了九乾九百九十九錘,終於把怪石打出了碗口大的窟窿。突然一股黑水冒出來,隨著黑水出來了成千上萬的魚,大的小的都有,圍在黑龍的跟前,都不住地點頭。這下可把黑龍弄楞了。他一眨眼的工夫,一個美麗的姑娘站在了他面前,含著微笑,細聲細語地說:“謝謝,恩人,是你救了我們,你趕快跑吧!要叫烏龜知道了會殺你的。”黑龍那樣的硬漢子在姑娘面前卻羞答答地,說:“謝謝你的好意,我是給百姓找水來的,請你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魚姑娘聽後連忙跪下說:“恩人,你是不知道,這裡是通向東海的一個要道,原來的時候是我們魚的天下,可是來了個烏龜大王把守這個大門,它來到以後,先修了這座監獄,把我們關在裡面作為它的糧食,又堵死了通往東海的道路,成了一個獨立王國,自己在這裡精心修煉,它已經修煉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萬年得道後,就是龍王爺也害怕它。現在,你打開監獄放了我們,它知道了能饒你?”“那就沒有辦法治它么?”“只有一個辦法,因為它的身體龐大,必須把這個監獄挪在它的身邊,靠著它的身子,我們在兩邊把它圍住,使它不能遊動,你騎在它的背上,拚上九死一生,一個勁地猛打。甭管它咬傷你哪裡,你只要有一口氣,就不能停錘,如果一停錘,我們都完了。”“那可要你們受累了。”“不能那樣說,恩人,是你救了我們,就是死了也報答不了你對俺的恩情。來,快乾吧!”黑龍問:“那烏龜精在哪裡?”“就在你的腳下。”

黑龍知道沒有好法,只好依她們的主意。只見眾魚都圍在這塊怪石的周圍,喊了個號,把怪石移在了烏龜的身邊,烏龜的那一邊緊靠牆壁,眾魚再圍在其它兩邊。黑龍站在烏龜背上,只覺得身子慢慢地向上浮。魚姑娘連忙喊道:“快打,快打,烏龜醒了。”黑龍手不離錘地打起來。

卻說烏龜在夢中驚醒,想翻身,四周緊緊的。它向上起了起,伸出頭來一看,一處是怪石,一處是牆壁,兩處圍滿了魚。它知道這是眾魚找它算帳來了,哈哈冷笑一聲,伸出頭來吃了幾條魚,晃了晃,這一下把背上的石頭晃掉了,露出了烏龜殼:只見青一塊,白一塊,黑一塊,紫一塊,好似花崗岩,一塊比一塊硬。黑龍騎在它的背上猛打。烏龜覺得背上有點麻,知道背上有人,就伸出頭來,一口把黑龍的右腳咬掉了,痛得黑龍大叫一聲。魚姑娘在一旁忙喊:“快打,猛打,別停手。”烏龜氣急了,伸出頭來想吃魚姑娘,但是離得遠,撈不著,只好把身邊的小魚吃了幾十條,又伸出頭來,把黑龍的右腿一口口地吞進肚裡。魚姑娘和眾魚齊聲喊:“猛打,狠打,千萬別停手!”只見黑龍不知是氣的,痛的,還是恨的,把牙咬得格格響,手不離錘更猛地打起來。烏龜知道自己的命就要完了,狠命地吃著周圍的魚,成百的魚喪失了生命,它又伸出頭來咬掉了黑龍的左腳、左腿,血,象泉水一樣向外流著,染紅了水,染紅了魚的全身。從此後,泰山上出了一種特產——赤鱗魚,據說是黑龍的血把它們的鱗染紅的。

黑龍忍著巨大的疼痛,牢記著魚姑娘一句話:只要有一口氣就不能停錘!越是疼,他越是狠,錘子打得越猛,足足打了一千錘,只聽烏龜吼叫一聲,伸出頭來再也沒有縮回去。眾魚歡呼起來:“烏龜死了!烏龜死了!”黑龍聽到這句話,錘子不由自主地掉在地上,向後一仰身子,昏過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辰,黑龍醒過來,睜眼一看,眾魚圍在他的身邊,魚姑娘手裡拿著一棵仙草給他擦傷,傷口已經癒合,但是雙腿沒有了。魚姑娘含著眼淚說:“恩人,現在已經有了水,你回去吧!”黑龍說:“我已經成了殘廢人,回去也沒用了,我不如把烏龜精堵死的道路打通,讓東海的水流過來,讓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不缺水。”眾魚都感動得掉下了眼淚。

再說泰山這一帶的人們,見黑龍打出了水解救了眾人,就把這井叫做“黑龍潭”,就是現在泰山的名勝之一。泰山腳下有一首小孩做遊戲時的兒歌流傳到現在,兒歌說:“東爐火,西爐風,打出錘釺給黑龍,黑龍拿著挖石井,挖出井來救百姓。”

黑龍潭究竟多深,無人考察過,有人說黑龍潭通東海,還有人說通濟南的趵突泉。其實,黑龍潭根本就沒有底,因為現在黑龍還打著呢,不信你到黑龍潭去,夜深人靜的時候,還能聽到裡面叮叮噹噹的錘聲呢!

泰山上的文化景點

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山嶽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已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從泰山腳下沿古登山中路直上岱頂,共10多公里,有石級可登,沿途根據遊覽區的分布和山勢,修建了茶亭、餐廳、賓館等休息場所。遊人可根據自已的體力,量力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