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崖

扇子崖

扇子崖位於泰山西溪西側。這裡奇峰突兀,高聳竣峭,形如扇面,故名。崖上有明人題刻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鐵梯,登頂可北眺龍角山,西望傲徠峰,東俯龍潭水庫,風景美不勝收。

基本信息

簡介

扇子崖扇子崖

扇子崖位於泰山西溪西側的扇子崖,奇峰突兀,高聳峻峭,形如扇面,故名。崖上有明人楊博題刻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鐵梯,攀援可登崖巔,北眺龍角山九女寨歷歷在目,西望傲徠峰盡收眼底。向東俯視,龍潭水庫宛若鑲嵌在西溪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閃閃發光。清人孫寶僮有詩云:“劍峰怒刺天,積鐵拔千仞;俯臨鬼谷幽,旁倚丈人峻”,的確寫出了扇子崖的風韻。扇子崖峰極險峻,赤眉軍曾就頂設望哨。明代舉人王無欲築室崖巔,後又結茅其下,名西山別業。民間有“打開扇子崖,金銀財寶往家抬”的傳說。1990年,依崖鑿階,修築雲梯,以便攀登。

峰崖交接處為山口,前有扇子崖廟,殿西有地母宮,再西為太陽廟。自正殿前沿階下谷,有真武洞,清光緒年間建,題額“玄天上帝”,內祀真武神及金童玉女。前為會仙庵舊址,今房基、石廟尤存。又東路旁有巨石,上有清康熙初年線刻一老僧坐蓮修身。廟南隔溪相望有弄水岩,雙峰崛起,澗水東流,至西百丈崖下注西溪。山口後是長谷絕澗,名青桐澗。明清時山民多在此采青桐芽制茶,名女兒茶。澗北有壺瓶崖,危崖萬丈,突兀類壺瓶狀而名。

景點

扇子崖扇子崖

扇子崖主峰屹立在景區中央,明代舉人王舞欲曾築室崖頭讀書,並投資修建元始天尊殿太陽廟、呂祖祠等廟宇,此處文物古蹟頗多,寺廟林立。景區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西漢末年樊崇率“赤眉軍”駐此崖處天勝寨,操練兵馬,積蓄力量。如今林野之中,“赤眉軍”的扎帳石、校場、供生活用的石碾、石鹿、石臼等都依稀可辯。景區崇山峻岭、劍峰林立、古樹參天、珍鳥競翔、潤溪淙淙,自然景點如月亮洞駱駝峰、錐子峰、猴子石、鮮桃石、壺瓶崖母子松、柏柿(百事)、如意樹等比比皆是。明朝年間,元始天尊殿及周圍廟宇香火興盛。文革期間,諸廟古蹟、古物遭破壞。寺廟推倒,碑石砸斷推入山溝,各種雕塑神像蕩然無存。

拓建

扇子崖扇子崖

1984年迎勝居委會聘請專家論證,制定了扇子崖景區開發拓建方案。1988年,經泰安市政府批准,拓建至1996年止相繼完成18個工程項目。總投資520餘萬元,投工16萬個,完成土石方6萬餘立方。重修仿古廟宇,在元始天尊殿、無極廟、太陽廟重塑53尊大小神像。又相繼新建了扇子崖賓館、餐館、公廁、停車場、天勝橋,庫容1.5萬立方的塘壩,鋪自來水管道和揚程系統,架設了電線,修復加寬盤路2638米。沿途設有休息點,備有食品、飲料等。199年在險不可攀的“仙人掌”上,架起了登頂天梯。成為遊人躋險攬勝的絕妙去處。近年來,每年到扇子崖旅遊觀光的遊客達2-3萬人次。

看點

扇子崖扇子崖

登頂可北眺龍角山,西望傲徠峰,東俯龍潭水庫,風景美不勝收。據考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當年進京趕考遊覽扇子崖受到啟發,把這兒的許多景物寫進了故事裡。扇子崖就是鐵扇公主的扇子,傲徠峰是傲徠國原址,還有魔王洞獅駝嶺、石猴觀海等。

門票

3元

相鄰景點

瞻魯台

雲步橋

月觀峰

玉泉寺

五大夫松

王母池

天燭峰

升仙坊

秦泰山刻石

齊長城遺址

普照寺

孔子登臨處

經石峪

壺天閣

後石塢

黑龍潭

高山流水亭

馮玉祥墓

斗母宮

大汶口遺址

大觀峰

徂徠山

中天門

天街

探海石-雲海玉

日觀峰

岱宗坊

玉皇頂

桃花峪

十八盤

南天門

紅門(一天門)

岱廟

碧霞祠

泰山

泰山上的文化景點

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山嶽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已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從泰山腳下沿古登山中路直上岱頂,共10多公里,有石級可登,沿途根據遊覽區的分布和山勢,修建了茶亭、餐廳、賓館等休息場所。遊人可根據自已的體力,量力而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