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鼓

黃皮鼓

黃皮豉是潮汕特產涼果之一。黃皮味道甘酸獨特,取黃皮果去核鹽漬、曬胚、蒸熟,加白糖、甘草末、香料,反覆蒸曬而成。其味甘酸濃郁,有驅風去瘀、止咳消痰、健脾開胃、生津解渴之功能。口含咀嚼,開水沖服,均有異香。有人單用黃皮果鹽漬成湯果,如酸梅湯一樣為家中開胃止渴飲料,也有同樣功效。

簡介

黃皮豉是潮汕特產涼果之一。黃皮味道甘酸獨特,取黃皮果去核鹽漬、曬胚、蒸熟,加白糖、甘草末、香料,反覆蒸曬而成。其味甘酸濃郁,有驅風去瘀、止咳消痰、健脾開胃、生津解渴之功能。口含咀嚼,開水沖服,均有異香。有人單用黃皮果鹽漬成湯果,如酸梅湯一樣為家中開胃止渴飲料,也有同樣功效。

功效

聞名海內外的潮汕涼果黃皮豉製作歷史已有800多年。它是用黃皮樹的果實作為主原料製成的。據吳修仁編著的《潮汕植物志要》稱:“黃皮樹為常綠喬木,其漿果近球形,皮有些油,披小毛,果可食,性味入肝、脾、胃經,尤有促進消化之效用,果核治疝氣,樹葉治流行性感冒和瘧疾。”鑒於該樹(果)的藥(食)用價值,自宋代以來潮汕鄉民就用其果加下去核,鹽漬、曬胚、蒸熟;再摻入白糖、甘草末、香料,反覆蒸曬而成。其味甘酸濃郁,有驅風去瘀、止咳消痰、健脾開胃、生津解渴之功能。口含咀嚼,開水沖服,均有奇特風味和香氣。有人用黃皮果鹽漬成果湯,如酸梅湯一樣為家中開胃止渴飲料,也有同樣功效。據《潮汕百科全書》載:黃皮豉於明代起就與潮汕其他珍貴蜜餞、涼果一起作為地方官員遴選的“潮式貢品”獻給朝廷,今天它更成為來訪的國外友好人士、嘉賓、華僑以及台、港、澳同胞送禮佳品。

相關傳說

在潮汕一帶,黃皮豉還流傳著一段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有一皇家公主不知得了何種怪病,肚腹漲風不退,進食積滯不暢,太醫給她服了很多貴重藥物均未見效,金枝玉葉般的身體日見衰敗凋零。眼見自己的掌上明珠遭此病痛折磨得不像樣子,皇帝憂心如焚,便下一旨:誰人有良藥治好公主之病必得重賞。潮汕一小伙子上前揭榜,帶上黃皮豉進京應旨。他讓公主食用了一段時間的黃皮豉後,公主的身體竟奇蹟般的好起來。皇帝於是龍心大悅,問小伙子要官要寶儘管說。小伙子說他什麼都不要,只要回潮汕。而公主此時已覺得自己再也離不開小伙子和黃皮豉,願隨他一起到潮汕,皇帝也只好允了。於是接納小伙子為婿,並派他倆一起回到潮汕的土地上廣植黃皮樹,廣制黃皮豉,廣濟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