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巷

黃巷

三坊七巷之一。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后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福州黃巷創始人由光州固始黃巷八姓入閩始祖之一晉安郡守相當於今福州市長黃元方所建,其裔世居十二代至福州黃巷舉家外遷莆田黃巷始祖唐代進士桂州刺史光祿大夫開國公黃岸和其長子唐進士閩縣令黃謠,次子唐明經岡州令黃典、季子唐候官令黃樂,部分黃元方之裔留守祖居福州黃巷。至黃岸六世孫唐天順進士史學家、大學問家、文學家黃璞晚年復歸隱福州黃巷祖居黃樓。

簡介

黃巷黃巷

永嘉年間(307-312)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落戶在此,故稱黃巷。黃巢軍入福州,因聞黃璞的大名,命令兵士“滅炬而過”。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撫李賦,楹聯大師梁章炬,進士陳壽都曾居住巷內。梁章炬58歲時,引疾歸田,住的就是黃璞的舊居,他在宅內建的小樓假山池館,頗有江南園林風韻。

景區簡介

三坊七巷全景三坊七巷全景

三坊七巷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八一七北路西側,舊屬侯官縣。以南后街為軸線、三坊在西、七巷在東,坊巷均為東西走向,自北向南三坊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為: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坊巷中,歷代文人薈萃,且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民居建築和庭院園林,建築界譽之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是福州市文化保護區之一。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除楊橋巷擴建為楊橋路,吉庇巷擴建為吉庇路外,其它坊巷仍保持著粉牆青瓦,深宅大院、石板小巷的風貌。
衣錦坊
位於南后街西側。西接通湖路館驛橋,中間有閩山巷,南通文儒坊;有雅道巷連雙拋橋,且與柏林坊、水流灣相通。宋宣和年間,御史中丞陸蘊、陸藻兄弟相繼典鄉郡,遂名“棣錦坊”。宋淳熙進士,江東提刑王益祥退休居此,改今名。明都御史林廷玉、嘉靖間進士鄭鵬程均居此。革命烈士翁良毓故居在雅道巷南端西側。
文儒坊
位於南后街西側。西通金斗門橋河沿,原名山陰巷,後改儒林坊.宋時海濱四先生之一、祭酒鄭穆居此,改稱文儒坊。中間有閩山巷,通衣錦坊,閩山境曾以著名社火聞名福州。另有三官堂與支巷大光里,南經早題巷通光祿坊。明尚書林瀚居此,設尚書里,且在坊西建林氏家祠。明七省經略、抗倭名將張經居此,舊宅尚存。清帝師之父、鹹豐進士陳承裘“六子科甲”第裝修精美,台灣總兵甘國寶住宅、祠堂在坊西端南側。清著名學者陳衍、何振岱都住在大光里,這裡還有陳衍主持修建的詩人聚會處“聽雨齋”。民國時期林白水創辦蒙學堂也設在坊內,民國海軍將領陳季良也居於此。近代福州富商尤恆盛,在坊內占有大量房產,故有“尤半街”之說。坊東口北牆上,鑲嵌一方清光緒七年(1881年)文儒坊公約碑,是福州古坊巷僅存的公約碑。
光祿坊
位於南后街西側。東通吉庇路,西通花倉前。坊內有玉尺山。宋光祿卿程師孟常到坊中閩山法祥寺遊覽、吟詩。寺僧鐫刻“光祿吟台”於石上,遂名光祿坊。坊中建有紀念宋代理學家楊時的“道南祠”,又有清代畫家許友讀書處“米友堂”,康熙間內閣中書林佶讀書處“樸學齋”。坊內機房裡為明代織造遺址。坊西“花倉前”,是福州工藝名紙花的產地。
楊橋巷
位於南后街東,舊名右通衢。宋宣和間,更名春風樓,一名豐盈坊,後改登俊坊。又以其西通楊橋,稱楊橋巷。60年代擴建改名為楊橋路,成為城區橫貫東西主幹線。南后街北口西側,原有萬升桶石店。店後宅第,是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父輩7房親屬住宅。後賣給謝冰心祖父謝鑾恩,冰心幼年曾居此。楊橋巷原來還住有“台灣林”,是嚴復三子嚴叔夏岳家。
郎官巷
宋代劉濤居此,子孫皆為郎官,故名。北宋學者“海濱四先生”之一陳烈亦居於此。清林星章的二梅書屋在巷西段南側,數進連疊,可通塔巷。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住在巷西段北側(清式民房,旁有民國式花廳),直至逝世。巷內西段南側,還有一座天后宮,殿堂上八角藻井,由七層如意斗拱疊澀螺鏇結頂,優美華貴。巷內另有閩西藍氏祠堂與泰寧試館。
塔巷
原名修文巷,宋時改稱興文巷、文興巷,又以閩國時建育王塔於巷北而改今名。原塔系木構,已毀,清代巷內砌造半爿小塔,作為古蹟紀念,50年代移置巷口。宋時“海濱四先生”之一陳襄、清旅行家張際亮居此。民國時期海軍旅長王麒故居在巷西北側,與郎官巷的二梅書屋毗鄰。福州最早的電燈公司(即供電所)曾設於巷內。
黃巷
西通衣錦坊,因晉永嘉年間,黃姓避亂入閩居此,而得名。唐崇文館校書郎黃璞居巷中。相傳,黃巢兵過“過璞儒者,戒無毀,滅炬而過”。宋時改名新美坊,又稱新美里。清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撫李馥、大學者梁章鉅、五子登科的郭階山、經學家陳壽祺、琉球冊封使趙新,以及葛、薩、毛等名門世家均居巷內。梁章鉅舊居在黃璞舊居遺址,建有小樓,取名黃樓,現尚存假山池館。
安民巷
舊名錫類坊。宋代因劉藻以孝聞,朝廷詔賜粟帛旌獎,因號“錫類”。後太宰余深居此,改名“元台育德”。元代,福建省都事賈訥居此,其母貞節,改名貞節坊。巷名由來有兩說:一說,黃巢義軍入城至此,出示安民布告故稱;一說,因施粥安民而得名。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設在巷內。
宮巷
西通南后街。舊名仙居里,巷中有紫極宮而名。後因巷中崔、李二姓顯貴,更名聚英,明代改為英達。巷口舊有“古仙宮裡”額。巷內從昔時道觀紫極宮,到清代為關帝廟,現作宮巷國小。巷內有林則徐女婿沈葆楨、劉齊衢住宅,林則徐次子林聰彝住宅,愛國詩人林昌彝住宅,還有民國時期海軍總長劉冠雄故居,東口北側有連城張氏試館。
吉庇巷
東通津泰路,西接光祿坊,南傍安泰河。宋狀元文淵閣學士鄭性之居此巷。吉庇原含吉祥如意之義,後因諧音,俗稱“急避巷”。民國海軍司令蘭建樞居此。民國8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福州青年學生迅速回響,在巷內謝家祠開會,成立“福建學生聯合會”。
華林寺
位於福州市屏山南麓。宋乾德二年(964年)吳越國郡守鮑修讓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禪院”。宋高宗御書“越山”、“環峰”,殘碑猶存。明正統九年(1444年)賜額“華林寺”。幾經興廢,僅存大殿。大殿坐北向南,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抬梁式構架,單檐九脊頂,高15.5米,面積574平方米。用“材”規格超等,構件碩大;梭形柱,斗底有皿板痕跡,保存魏晉風格;闌額、乳狀均屬“月梁造”作法,造型古樸;斗拱組合嚴謹、簡潔,檐下四周外向用“雙杪三下昂重拱偷心七鋪作”,內向斗拱鋪作均按需要,隨宜加減,大量運用插拱。經用碳14測定,確認為千年前原有構架,是長江以南最古老木構建築物。日本鎌倉時期“大佛樣”、“天竺樣”建築,深受此類建築風格影響。1982年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國家撥款落架重修,新址較原址東偏14.6米,南移8.3米。採用有機化學灌漿等新技術工藝,保存了原構件各種精美造型和特色,整舊如舊,並配建附屬建築:山門、東西配殿、迴廊及工作室等等。1989年10月全部竣工,耗費人民幣144萬元,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寺記憶體有宋代高宗趙構篆書殘碑一方,清康熙《華林禪寺香燈碑》、民國《林森紀念堂碑》等。
林則徐墓
位於福州北郊馬鞍村金獅山南麓。坐北向南偏東南57度。平面呈如意形,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14.6米,縱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後護坡正中飾一圓形的“壽”字,字徑0.82米。封土前豎立一塊高1.08米、寬2.55米、厚0.16為的墓碑,碑面陰刻:“皇清誥封資政大夫、兩淮鹽政、前江蘇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陳夫人,男少穆公、婦鄭夫人,出繼男雨人公、婦李孺人壽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書,直下11行(讀序自中、左、右),字徑12厘米。碑文中的“谷林公”為林則徐父林賓日(1749~1827年);“陳夫人”為林則徐母陳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則徐,“鄭夫人”為林則徐妻鄭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為林則徐弟林霈霖,“李孺人”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則徐因母喪守制,為其父母營造的,林則徐逝世後附葬於此。墓碑兩側墓柱亦為三合土質,上刻:“百丈松楸馴鹿土,千秋圭節臥牛眠。”封土前兩側的墓屏鐫刻:“風清華表翔元鶴,雲護佳城闔玉魚”。第一層墓埕兩旁雄踞一對獅子,三合土塑,雄戲球,雌攜子。兩側豎立一對青石碑,左為《御賜祭文》,右為《御賜碑文》,高2.6米,寬1.10米。第二層墓埕正中立一堵三合土橫屏,上刻:“五鳳來翔”楷書,字高0.59米,寬0.46米。1961年、1981年兩次重修,196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頒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忠祠和中法馬江海戰烈士墓
位於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麓。清光緒十年(1884年),安葬中法馬江海戰死難烈士796人,九冢,建昭忠祠一座。民國9年(1920年)修昭忠祠,合九冢為一墳。祠坐西北向東南,有戲台、前後殿,均為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周以風火牆。1963年重修祠墓、1984年重修祠墓及前後殿,並闢為紀念館。墓在祠南側,長49米,寬10.9米,高1.03米,坐西北向東南,砌石,混凝土面,墓前方形拱頂亭,立一碑,碑文楷書:“光緒十年七月初三日馬江諸戰士埋骨處”,保存較好。196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妙保聖堅牢塔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烏石山東麓。塔用花崗石砌建,風化後呈黑色,故俗稱“烏塔”(çOè)。後晉天福六年(941年)閩王王延曦稱帝,為自身和眷屬以及臣下祈福,在唐貞元無垢淨光塔舊址興建此塔。原計畫造九層,天福九年(944年),在部屬政變中延曦被殺,塔僅建七層結束。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座尚沒在土中,高32.86米。塔內層層有石階通道接連層廊,層層串連至頂。塔基為須彌座(沒在土中,形制不詳),轉角設倚柱,每層疊澀出檐,層層收分,上施平座欄板,欄板雙面浮刻勾片紋,回護周廊。檐面刻瓦壠,檐口刻勾頭滴水。八角各有翹脊,脊端各坐一尊鎮塔佛,七層計56尊。塔頂八面坡,覆缽結頂,上置圓球、寶塔、露盤,鐵葫蘆頂剎。露盤八方各垂鐵鏈,連線塔頂八角脊端,穩重挺拔。第一層塔身,東面設門。八角各立一尊金剛,著盔披甲,各執劍、銅、牙鏟以及寶珠、鈴鐸、琵琶、涼傘等法器,系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鑲嵌上去。七面塔壁各設一供佛石龕。其它各層,均兩面對稱設門,余面設龕。龕下為須彌座,龕呈長方形,高0.90米,寬0.50米,深0.20米,內鑲黑色頁岩高浮雕佛象一尊。佛肩左右上方分別刻佛名、捐資祈福者題名。每層統一供奉一佛,自下而上:“南無金輪王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南無無量壽佛”、“南無多寶佛”、“南無藥師琉璃光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各佛的坐相、手勢與法器也各異。塔名碑:“崇妙保聖堅牢之塔”,楷體、分雙行、直下。上款功德主王延曦名號等42字,下款監造官員名號等80字,均各一行。碑質為黑色頁岩,全高1.73米,寬0.92米,嵌於第四層東面塔壁。塔記,篆額:“崇妙保聖堅牢塔”碑文楷書,21行,行27字。碑質黑色頁岩,高1.37米,嵌於第五層南面塔壁。另有祈福題名碑,上列閩國16名高級官員爵號、職位及妻子的爵封、姓氏,鑲嵌在第七層南面塔壁佛龕中。上述佛像、文字均為研究五代閩國史及其宗教、雕刻藝術珍貴資料。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塔石因風飛墜。因塔身傾斜,1958年,逐層箍以鋼條,石縫以水泥漿灌注加固。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國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船政局舊址
址在閩江支流馬江北岸中岐鄉。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選擇船政基址動工。同治七年(1868年),建造衙署(船政衙門)、學校(前後學堂、藝圃、繪事)洋員辦公所和住所、儲藏所、廠房(車間)船塢、洋房(宿舍)等80餘所建築物,占地600畝,其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與當時西方的造船場設備一樣齊全。今尚存有二號船塢、輪機廠、合攏廠、鐘樓、繪事院、儲材井、天主堂、粵東山莊、海軍練營、飛機滑道等舊址。199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
福州船政初創時設有自鳴鐘與號鍾,均已無存。現存鐘樓系民國15年局長陳兆鏘設計,由繼任造船所所長馬德驥組織施工。鐘樓總高度18.7米,共五層。層層收分,寶塔式,底邊長3.94米。一、二層均為四根方形支柱,三、四層為四方設門洞,門洞前出廊,廊沿飾以鑄鐵花紋欄桿,五層(頂層)四方各鑲時鐘面。時鐘是所儀表車間精製,徑1米,內安裝鐘錶傳動裝置,按時敲點。頂層之上為八角樓頂,頂上還安裝南北指向標桿和風向標,高2米。這一年,造船局改稱造船所,鐘樓成了船政史上的一座標誌。民國28年被日機多次轟炸,部分被毀,1984年修復。

鼓山摩崖石刻
位於福州市東郊鼓山,分布在鼓山屴崱峰、靈源洞、石門、十八景等地。自宋代迄今,計有548段。其中:宋刻89段,元刻11段,清刻164段,民國石刻95段,其它題刻158段。字型篆、隸、行、草、楷書等各體齊全。著名題刻有蔡襄、李綱、朱熹、趙汝愚等人手書真跡。最早是鐫於喝水岩的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蔡襄等人紀游題名;最大是榜書“壽”字,高4米。大部分保存完好。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湧泉寺
位於福州市東郊鼓山。相傳神龍見於靈源洞,唐建中四年(783年),開山祖師靈嶠創建華嚴台;梁開平二年(908年)建寺,王審知延請神晏主持,號國師館;五代乾化五年(915年)改為鼓山白雲峰湧泉院;宋鹹平二年(999年)賜禪院額;明永樂五年(1407年)始改今名;宣德七年(1432年)重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毀;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始年間多次重修,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賜額湧泉寺。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前為無盡山門,沿曲徑逶迤入寺。寺前石鋪大埕寬廣,埕東有泉稱“羅漢泉”。相傳,創寺時有僧指地見泉,故稱。埕西放生池,池南有迴龍閣、歲寒寮等建築。主建築由天王殿、鐘鼓樓、庭院(中有池沼,拱橋飛跨,為五代時期原構,庭院兩側為伽藍殿、閩王祠)、大雄寶殿、法堂組成主軸線;東側有地藏殿、藏經殿、明遠樓、白雲堂、香積廚、庫房、聚香樓、祖樓等;西側為僧寮、經版庫、禪堂、方丈室等,組成龐大而主從有序、巍峨壯觀的建築群體,占地面積11423平方米。大雄寶殿建於光緒間,面闊七間,進深九柱,穿斗式構架,彩繪天花板,重檐歇山頂。殿中祀三世佛,兩側為十八羅漢,殿後祀觀世音三大士。藏經殿為清初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七柱,前廊後堂,是湧泉寺最古老殿堂,藏經3萬冊,經版1375塊。原有元延祐版藏經,毀於“文化大革命”,現存有清御藏、菩提葉經、血經。寺印刷經書以供應東南亞寺院。199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恩賜琅琊郡王德政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慶城路,立於閩王祠內。唐天祐三年(906年)哀帝李祝敕建,高5米,寬1.87米,厚0.29米,碳質黑色頁岩,圭形,碑額篆書《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碑文楷書,敘述王審知家世及其治閩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政績。於兢撰文,王倜書。白花崗岩刻橢圓形覆蓮,碑座高0.91米,寬2.14米,長2.71米。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審知墓
位於福州市北郊蓮花峰下斗頂南麓。坐北向南,平面呈鐘形,磚石結構,三層墓埕。面寬27米,深31米。最高層墓埕中並列兩個封土堆(寶頂),石砌勒腳,上疊以磚,內實雜土,平頂,高2.8米,長11.1米,前寬4.9米,尾部收斂為弧形,兩寶頂間隔2.03米。墓室建在各自寶頂下方,石構,券頂,進深7.26米,寬2.52米,高2.96米,用方整條石疊砌封門。東為王審知,西為其妻任內明墓室。兩墓室前均有斜坡墓道,長8.8米,寬2.52米,坡度5度。沿兩墓道兩側與室之間各有一條寬、深約0.2米的石砌排水溝,自北而南通向墓坪邊沿。墓埕前方正中有一條長63米、寬3.7米的石鋪墓道,兩旁有文武石翁仲各二。文臣高冠秉笏,身高2.23米、寬0.67米;武將著盔、披甲按劍,高1.61米、寬0.72為。石獸有虎、羊、獅各二。石虎俯伏,高0.35米、長1.37米、寬0.58米;石羊俯蹲,高0.48米、寬0.45米;石獅,高0.70米、寬0.38米。封土後有弧形擋土牆,基座用條石疊砌,上砌磚以防坡土滑落。山坡上方豎有一塊高2.87米、寬0.94米、厚0.2米的墓碑。碑額琢有雙龍戲珠浮雕,碑面正中楷書“唐閩忠懿王墓”。右鐫“萬曆三十年歲次壬寅季春吉日”,左刻“福建都運使司副使、前兵科給事中裔孫亮重立”,字徑分別為0.35米和0.12米。王審知夫婦原葬於鳳池山。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十九日將其遷葬蓮花峰下。建蓮花、永興二寺,招八名僧人守冢,給田15頃為香燈費用。明宣德五年(1430年),墓被30名屯軍盜掘,出土王審知像、玉帶,玻璃碗等器物。萬曆三十年(1602年)裔孫王亮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物部門對王審知墓多次修繕。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4月省、市考古工作者聯合對其墓室進行科學清理,出土有侈口白瓷碗、青瓷唾壺、青瓷蓮瓣杯、白瓷匣缽(缺蓋)、玻璃碎片,以及王審知墓誌一合、王審知之妻任內明墓誌一方。
李綱墓
在閩侯縣荊溪鎮湖裡村大嘉山南麓。墓坐北朝南。封土為圓形,磚砌,中實土,笠形頂,徑約2米,高約2.5米。磚壁南向嵌鑲宋式凹槽圭形墓碑:“故忠定公後宋開國丞相李公之塋”。封土後有弧形擋土磚牆。五層拜台,面寬約50米,縱深約80米。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重修。立墓碑上刻:“宋丞相李忠定公之墓”、“清福建巡撫張師誠重修”。墓前立有“古社稷臣”石牌坊。神道長約150米,道旁分列石翁仲、石獸、望柱和旗桿石。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維修,墓四周砌以石短牆。1984年省撥款重修拜台。

張經墓
在福州市西郊原厝村黃店山,地處閩江之濱。古時逆流船隻,縴夫牽纜,猶如跪拜,夜間過往船隻,多在此停泊,因而有人形容這塊墓地是“日受千人拜,夜招萬盞燈”的寶地。張經墓為白色花崗石結構,龜甲形壙山,護以雙重山牆,形若靠背扶手椅。原有13層墓台,自石坊前至墓後山崗,縱深515米,周圍環植松柏,氣勢雄偉。碑牌輪廓狀若拱橋,安置在供桌上。桌裙分框鐫刻麒麟怪獸以及花草圖案等。左右用側屏,轉折至山牆,側屏頂端壓有兩尾鰲魚,結束處鎮以一對石獅。拜石前一道橫屏,墓前兩側分列高約3米的文武石人以及成對的馬、獅、羊、虎等石獸,還有八角形望柱,望柱石刻“玉音,襟期慷慨”。左刻“玉音,志慮忠勤”。墓碑高1.74米,寬4.28米,上有“明抗倭將領張經墓”題刻。石坊為重檐牌樓式,計有五門,額題“東南戰第一”。張經墓在清乾隆時修繕過一次,民國初年被軍閥李厚基所毀,1963年、1984年兩次重修,現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是福州最大的古墓葬,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經文韜武略,有卓絕的將才,著有《半洲詩集》傳世。後人為紀念他,將他的居住地更名為半洲街,沿用至今。在洪塘山麓還建有張經詞,以示敬仰。
嚴復墓
(çÌè)在福州市郊陽岐村鰲頭山。墓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系嚴復生前為安葬亡妻而令其長子伯玉營造的。嚴復死後亦葬於此。墓以石構為主,坐西向東,形如扶臂椅。墓碑鐫“清侯官嚴幾道先生之壽域”,兩側有雲龍柱一對,墓前橫屏書“惟適之安”4字。墓碑與橫屏上的文字皆嚴復生前所題。嚴復墓原占地面積僅200多平方米。1984年底國家撥款進行修復,在墓台右側築建一高5.8米、厚1米左右、長25米的石構擋土牆,在墓前增加二層石構墓埕,墳墓面積擴至359平方米。1988年底旅居美國的嚴復長孫女嚴倚雲教授,匯款1萬美元,給嚴復在國內的堂侄女嚴秀玉用以擴修墳墓,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也撥款1萬元資助,歷時一年竣工。擴修後的嚴復墓占地面積1680平方米,五層墓埕周以磚石圍牆。墓前洞開二門,門上覆以石構歇山頂,沿門可拾階而上至墓頂。整座墳墓肅穆壯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紓墓
在福州市北郊新店鄉白塔壠山,面對五鳳第一峰。林紓病卒於北京的次年(1925年),其妻楊道郁及子林瓊扶回故里,安葬於此。林紓墓為三合土築造,坐西北朝東南,面寬10米,縱深18米,靠背扶臂椅形式。山牆正中書一大“福”字。計三重台,台前有一道橫屏,外表簡樸,占地面積180平方米。此墓是他生前建設的。墓前有落地式墓碑,高1.50米,寬0.63米,上書“清蓮塘林畏廬先生之墓”,旁署“長樂高鳳岐拜題”。長樂人高鳳岐是林紓中舉的同年,任廣西梧州知府。高鳳岐比林紓早卒15年,可知這碑文是林紓生前委託高鳳岐書寫的。墓碑左右為三折素麵側屏,折轉至左右山牆,在側屏與山牆轉角處有兩根石柱,上隸書:“著述儻沾東越傳,功名早淡北山文。”概括表達了墓主人的願望與文風。

沈葆楨墓沈葆楨墓

沈葆楨墓
位於福州市西郊梅亭村火烽山南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築,四層墓埕,面寬10.9米,縱深20.5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前豎花崗石墓碑,高0.85米、寬0.60米、厚0.155米,兩側殘缺。碑面楷書:“皇清誥封資政大夫沈丹林公偕林夫人、長男按察司銜、九江道幼丹公,長媳林夫人,次男……。”墓碑兩旁分立一對三合土塑獅子,雄戲球,雌攜子。墓祭台案裙有動物浮雕,墓柱陰刻:“人念九原隨武子,身半吾。”1988年福州市文管會對墳墓進行全面修繕。

福州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