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塘

三吳水利首三江, 鹽鐵論開思漢詔, 灌輸澤遠被疁村。

歷史

漢初,嘉定是漢高祖劉邦侄子劉濞的封地,吳王濞的勢力範圍有今江浙一帶三郡五十三縣,嘉定屬於吳國婁縣(縣治在今江蘇崑山)。吳國地處東海之濱非常富庶,“東有海鹽之繞,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吳王濞的稱霸,跟吳國的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特別是江浙一帶的煮鹽業的,是吳國主要的經濟來源,東海的煮鹽是散鹽,晶瑩剔透,質量上乘,可以直接食用。據《史記·劉濞傳》載:“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鑄錢,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富饒。煮鹽業吸引四處流民紛至沓來。吳王濞為了充分利用婁縣一帶的水陸交通,運送鹽鐵,即在現在的嘉定岡身帶上,開鑿了一條與岡身平行的鹽鐵塘,俗稱鹽鐵河。

流向

嘉慶《方泰志》記載:“鹽鐵塘,舊傳吳王濞鑿,以運鹽鐵,南通吳淞江,北通揚子江。”《太湖水利志》的記載更為詳實:“唐代太和元年至九年疏浚的鹽鐵塘,北受長江水,起自江蘇省沙洲縣楊舍鎮,經鹿苑,西暘入常熟縣的福山,趙市,梅里,枝塘,進入太倉縣的直塘,城廂鎮,往南流經嘉定縣(今嘉定區)的葛隆,外岡,方泰,在黃渡鎮會合吳淞江,全長95公里。”

歷代關於“鹽鐵塘”的詩詞

清 趙拯 《鹽鐵風帆詩》
吳水利首三江,
大海奔騰向此降。
鹽鐵論開思漢詔,
灌輸澤遠被村。
潮回曲似河流九,
檣轉經於鳥翮雙。
更喜沿村雞犬靜,
夜深月上掛篷窗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面積36900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地區,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市及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