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

鶡,讀音為hé名,形聲字,從鳥,曷聲。本義為鶡雞,今名褐馬雞。

基本信息

簡介

鶡

一種中國特產的稀有珍禽(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屬雞形目,雉科,體羽大部分褐黑色,眼周裸出呈紅色,頦和上喉色白,耳羽亦白,並向後延長形成角狀,腰羽和尾上復羽以及尾羽的基部為銀白色,僅見於中國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北部及西北部山地。如:鶡尾(鶡雞的尾羽);鶡旦(鳥名,即寒號蟲,又名鶡鳥)。

鶡的尾羽〖tail-feather of a brown long tail edpheasant〗。如:鶡蘇(鶡尾作的流蘇);鶡載(帶鶡冠);鶡雞冠(即鶡冠,用鶡的尾羽裝飾的冠)

典故

相傳黃帝炎帝爭奪天下的時候,在河北 坂泉大戰,就曾“帥熊羆狼,驅虎豹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其中鶡指的就是褐馬雞這種雉雞。

記載

鶡,鶡鳥也。似雉,出上黨。——《說文

注:“似雞,五色,冬無毛,赤裸,晝夜鳴”。按,黃黑色,勇於斗一死乃止,故趙武靈王表武士以鶡尾,豎左右為鶡冠。

鶡旦不鳴。——《禮記·月令》

拼音是h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