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七

鴛鴦七

鴛鴦七(Begonia evansiana),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有球形塊莖。莖高60—100厘米,較粗壯,有一些分枝。葉片寬卵形.較大,邊緣呈尖波狀,有細尖牙齒,下面和葉柄都帶紫紅色。花較大,為談紅色,中華秋海棠與秋海棠極似,但體型遠較秋海棠細弱矮小,其高20—40厘米,幾不分枝,葉片較小,薄紙質,下面談綠色。花較小,且稀疏,為粉紅色。蒴果長1.2—2厘米,有3翅。民間常用草藥,且植株美觀,花形特異,為優良的觀賞植物,應加強保護和擇點栽培。

基本信息

鴛鴦七

此藥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或中華秋海棠(B.sinensis)的塊莖。其因塊莖一大一小,一紅一白,故稱“鴛鴦七”,又稱為“紅白二九”。
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有球形塊莖。莖高60—100厘米,較粗壯,有一些分枝。葉片寬卵形.較大,邊緣呈尖波狀,有細尖牙齒,下面和葉柄都帶紫紅色。花較大,為談紅色,直徑25—35厘米, 5—6月開花,花後結線狀圓柱形蒴果,長1.5—3厘米,有3翅。
中華秋海棠與秋海棠極似,但體型遠較秋海棠細弱矮小,其高20—40厘米,幾不分枝,葉片較小,薄紙質,下面談綠色。花較小,且稀疏,為粉紅色。蒴果長1.2—2厘米,有3翅。
秋海棠分布於陽日新華等地,生長於海拔500—800米的溝谷。中華秋海棠分布於老君山、盤龍、紅坪、板倉、古水等地,生長於海拔600—1100米的山谷潮濕的灌木林下或岩石邊。
該藥具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止血止痢的功效。用於痢疾、腸炎、疝氣、腹疼、崩漏、痛經、赤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
中華秋海棠為漸危種,民間常用草藥,且植株美觀,花形特異,為優良的觀賞植物,應加強保護和擇點栽培。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