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邦佐

高邦佐(?一1622),字以道,溫泉村人。 天啟二年(1622),熊廷弼、王化貞主帥兵事,但互不協調。

高邦佐介紹

高邦佐(?一1622),字以道,溫泉村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舉於鄉,二十三年聯捷進士。

高邦佐高邦佐
歷任山東壽光知縣、戶部主事員外郎,河北永平知府、天津兵備副使、陝北神木參政、天津薊州兵備等職。任壽光縣令期間,號召民眾墾拓荒地,“招集流亡三千家。”任永平知府期間,開浚灤河,築長堤,使民得沾灤河之利,且裁減賦稅,平亂肅貪,人民交口稱讚;。任薊州兵備中,“因調兵事忤主者意”,被彈劾告歸。

參政經歷

天啟元年(1621)年,後戰事吃緊,遼陽被破,復起用為參政,分守廣寧。廣寧地當遼

高邦佐高邦佐
河之西,為戰爭前哨。天啟二年(1622),熊廷弼、王化貞主帥兵事,但互不協調。戰局危急,王化貞棄廣寧逃走,斯時邦佐《告養親疏》已蒙批准,本可離職,左右勸其入關。邦佐叱責道:“我一日不走開,就一日是封疆之臣,豈能坐視國破民苦!”遂連夜作書別母,乘騎到右屯見廷弼說:“城中雖亂,敵尚未知,可即提兵進城鎮撫,人心自定,請授兵於我赴難。”廷弼不聽,也相繼逃離。邦佐仰天長嘆,泣告從人:“經、撫俱逃,事去矣!松山吾守地,當死此。”城破,自縊於官舍。三年,被賜祭葬,贈大理寺丞,謚忠節。山西按察司副使王家賓在《諭祭高忠節文》中贊曰:“壯志唯有殉國;余怒尚足壯威。”北京太原建有“山右三忠祠”(與張銓、何廷奎同祠)。襄陵城內文廟西側建有“高忠節祠”。東柴村東南塬有其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