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產業共贏基金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將相對獨立地投資創新公司,並不追求短期業務上一定有整合。在開放平台的基礎上,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更巨觀地在整個網際網路價值鏈上,發現和扶持優秀的網際網路創新企業,希望騰訊開放平台對用戶有長遠的價值提升和用戶體驗最佳化。

簡介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

2011年1月24日,騰訊公司宣布成立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預計投資規模50億元人民幣,為網際網路及相關行業的優秀創新企業提供資本支持。據悉,資金主要關注網路遊戲、社交網路以及無線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新媒體等領域,2-3年內完成首期50億元中的大部分投資。這是騰訊繼1月12日開放QQ空間,邁出了“開放,共享”計畫第一步以後,在“開放戰略”上的又一重要舉措。

2011年6月15日在北京召開合作夥伴大會,1000多名合作夥伴和嘉賓到場見證騰訊的戰略轉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發表演講提出面對網際網路未來的“八個選擇”,並宣布騰訊要打造一個規模最大、最成功的開放平台,扶持所有合作夥伴再造一個騰訊。馬化騰當場還宣布,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投資額已經突破20億元,將來基金的總規模將翻一倍,達到100億元。

產業共贏基金的建立,允許我們在資本上為行業內的優秀企業提供支持,突破創新公司的發展瓶頸,使優秀的產品能更快更好的服務廣大網際網路用戶,為數億網民帶來豐富的體驗,提升騰訊平台的長期價值,從而形成用戶、創新公司、騰訊開放平台及整箇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多方共贏的局面。”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不因風險偏好設定投資公司的成熟度,並相對獨立地投資創新公司,不追求短期業務上一定有整合。基金考慮投資的標準為:優質企業,有遠大的理想來給海量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投資領域

資金主要關注網路遊戲、社交網路以及無線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新媒體等領域。

成立的動因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騰訊產業共贏基金

支撐騰訊的平台計畫。2010年12月,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宣布,騰訊將本著開放、共享的原則,進行戰略轉型。馬化騰表示,“網際網路產業鏈是眾多行業夥伴共同建立的,任何一家公司都難以提供所有套用和服務,與合作夥伴共贏將是騰訊未來重要的公司戰略”。騰訊希望建立一個平台,支持產業鏈的合作夥伴所有微創新的服務。
在業務層面上,近期,騰訊旗下的大部分產品頻頻加大開放力度。QQ空間、QQ商城、財付通、拍拍、搜搜、騰訊微博等平台已經開放,合作夥伴可以通過API接入、統一認證、接入套用、商務合作等層面與騰訊開放平台接軌。2011年1月27日,騰訊公司宣布將正式開放QQ團購平台,該平台在試運行階段已陸續接入了F團、聯合購買網咕嘟媽咪、都市傳媒等十多家合作夥伴。

騰訊產業基金從資本層面上支持騰訊的開放共享戰略,服務騰訊開放平台上的用戶。“3Q”大戰加速了騰訊的戰略轉型。主推網際網路安全服務的奇虎360推出“360扣扣保鏢”,阻止QQ查看用戶隱私檔案,騰訊和360鏇即展開激烈爭鬥,轟動一時。2010年11月3日18點,騰訊宣稱做出一個“艱難決定”,將在裝有360軟體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體,讓用戶在QQ和360之間“二選一”。“艱難的決定”一詞迅速在網路上躥紅,被網友惡搞為多個版本。

區別特點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騰訊企鵝

1、平台對被投資公司的支持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投入的公司,將由基金牽線搭橋和騰訊平台交流,開發雙贏互補的業務合作機會。而盛大網路將近十年積累的所有平台資源向創業者提供全開放式的共享,與盛大多個各類支持中心的全方位服務支持。從以上可以看出,盛大網路除了對被投企業分享平台之外,還在各類支持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而反觀騰訊方面,騰訊產業共贏基金與騰訊平台是由不同的團隊運營管理,這樣注定被投資企業與騰訊之間的合作是一種比較鬆散的合作關係。

2、投資的方向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主要使命是投資產業鏈上的優質公司,更好地服務騰訊開放平台上用戶,“只要是優質的企業,有遠大的理想來給海量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都會考慮。”同時“並不追求短期業務上一定有整合。”我們的使命就是投資於產業鏈上的優質公司,更好地服務騰訊開放平台上用戶。

和一般的財務性投資基金不同,我們並不因風險的偏好而設定投資公司的成熟度。只要是優質的企業,有遠大的理想來給海量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都會考慮。而18基金專注於網遊創投基金,投資範圍覆蓋創意、人才、創業團隊、成熟企業,早期網遊產品、半成品網遊、成熟網遊精品等網遊相關的各個方面。

從投資的方向來看,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有投資範圍有點寬,且比較泛,而且投資很多是自身並不很熟知的領域,投資的風險自然也就相對較大。

3、投資時間性要求
盛大18基金對投資時間性沒有太多的要求,更多的看重成功率,每月只有18號才會考慮投資的事情,有時甚至有可能一項投資都沒達成。從2005年至2009年四年的時間,投資金額僅有5億,而成功運作了40款遊戲或遊戲公司。而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宣稱“如果市場情況允許的話,我們希望2-3年左右投資完50億元的首期基金”。如果給投資設定一個時間限制的話,那就是要想方設法的把50億要花出去。那么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更加側重在投,而盛大18基金更加側重是質量。

4、基金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騰訊公司是這筆產業共贏基金目前的唯一投資方,但不排除在後續基金里引入其他投資人的可能性。至於基金投資的公司將來是否會被騰訊收購,騰訊方面表示,基金投入的主要形式將是少量股權投資,投資公司的退出將遵循市場化的途徑,因此,IPO、被騰訊或其他公司收購都有可能。由此可以說明基金是由騰訊平台開放而設立,而設立基金的規劃卻並不是圍繞平台,而是有創新的網路企業。投資公司的退出模式也反映出騰訊設立基金是為了資本逐利。而盛大18基金是專注於網路遊戲,其目標是打造中國網遊行業的新生態,盛大18基金是由盛大全資控股,而盛大18基金與盛大遊戲開放遙相呼應,本身就是一個共存其贏的發展模式。

關於開放的八個選擇

第一,如果在開放的探索中出現挫折,我們一定是選擇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退縮。
第二,開放程度,我們一定是選擇全平台開放,而不是有所保留。
第三,面對任何觸犯用戶利益的事情,我們一定是選擇“零容忍”。
第四,開放絕不會簡單賣入口,我們的選擇是提供全方位平台支持服務。
第五,在規則制訂上,我們選擇廣納賢言與時共進,而不是一言堂式的一錘定音。
第六,在利益的優先順序上,我們選擇優先成就夥伴,再成就自己。
第七,對開放平台中同質化套用和創新套用之間,我們一定會選擇扶持創新。
第八,騰訊開放的意義,到底是經營策略的轉變,還是公司使命的變化?我們的選擇是後者。

發展展望

馬化騰稱,騰訊將進入為期半年的戰略轉型籌備期。馬化騰稱,騰訊將進入為期半年的戰略轉型籌備期。

騰訊第一階段目標是打造規模最大、分成最多的開放平台,扶持所有合作夥伴“再造一個騰訊”。馬化騰稱,騰訊將把相當於其現階段一年收入的200億元,在第一階段希望分給合作夥伴的收入能與之相當,“這個再造的騰訊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屬於大家,屬於整個產業,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整個網際網路生態圈蓬勃發展,共生共榮。” 為打造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大、最成功、最具分享精神的開放平台,馬化騰拋出“關於開放的八個選擇”,從用戶、合作夥伴、產業等角度闡明騰訊對開放的堅定態度和基本原則。

首先表明,開放是不可逆的,如果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出現挫折,騰訊一定選擇解決問題,而不是退縮;在開放程度上,騰訊一定選擇全平台開放,而不是有所保留。2010年至今,包括騰訊朋友、QQ空間、騰訊微博、財付通、電子商務、搜搜、QQ彩貝聯盟、QQ在內的八大平台和數億活躍用戶都已先後向第三方合作夥伴開放。目前,騰訊開放平台上共有近2萬家合作夥伴,每年有近40億元分給各種合作夥伴。馬化騰期待的目標是能讓合作夥伴數量突破10萬,“希望大家選擇創業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騰訊的開放平台”。
面對用戶,馬化騰指出,騰訊對任何傷害用戶利益的行為都選擇零容忍的態度。騰訊內部早在三年前就已討論過對外開放,但他指出不負責任地倉促開放必然弊大於利。除了產業環境的成熟度決定了當時不可能貿然這樣做,如何在開放的背景下保護好用戶利益始終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這就好象給奔跑中的火車換髮動機一樣”,馬化騰表示,騰訊必須確保用戶利益不會因因盜號、釣魚和欺詐等不良行為而遭受損失。所以,他鄭重聲明:“任何竊取用戶資料、危及用戶財產安全的行為,都是騰訊開放平台絕對不能容忍的,這是我們的高壓線。”
面對合作夥伴,騰訊選擇提供全方位的平台支持,而不僅僅是出售一個能帶來流量的入口位置或是許諾以最大比例分成。真正的開放不是簡單允許第三方合作夥伴的產品出現在自己的平台上,而是要提供一套完整的平台整合解決方案。騰訊會將12年的成長曆練和多年累積的強大運營經驗轉化為產品技術、運營、行銷等多方面的支持提供給合作夥伴,使對方能專注於創意和產品,幫助小團隊也能在這個大平台上取得極大成功。
在第三方合作夥伴很關心的開放遊戲規則制定上,騰訊選擇與時俱進地廣納賢言,而不會由自己一言堂式地一錘定音。對擁有6.7億活躍QQ用戶的騰訊而言,開放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必須充分考慮參差的開發環境、超大流量可能給第三方合作夥伴帶來的衝擊、保持高水準的用戶體驗、關係鏈的隱私和用戶利益安全等諸多問題,並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這些工作都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必須在實踐中摸索推進,所以騰訊在開放過程中將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聽取各方的積極意見和建議,循序漸進地最佳化開放平台的遊戲規則。
同時,在利益的優先順序上,在不侵犯用戶利益的前提下,騰訊選擇先成就合作夥伴,再成就自己。“掙錢不是騰訊開放平台的唯一目標。只有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在騰訊的開放平台上取得成功,騰訊才算真正成功。”這也是他對外界普遍關心的騰訊在開放過程中可能同時充當“裁判員”和“運動員”,進而影響平台公平性問題的一個正面回應。
以騰訊社區開放平台為例,該平台上大多數套用都來自第三方合作夥伴,收入最高的遊戲更已月收入過千萬元。此外,對開放平台中同質化套用和創新套用之間,騰訊一定會選擇扶持創新。

騰訊會鼓勵、扶持各種創意新穎和產品精良的合作夥伴,而不會對一切都自由放任、坐享其成。騰訊將在開放過程中對創新予以最大的尊重,一定會對優秀者予以各種幫助和資源上的傾斜,使其更快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而不會被埋沒。一個例子是,2011年1月,騰訊宣布成立5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目前投資額已經超過了20億元,不久的將來基金規模將擴容到100億元,為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及其相關行業的創新提供資本支持,並從產業鏈共贏的角度助力開放。

最後,從整箇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角度,“騰訊的使命正在發生變化”。他表示,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線上生活服務一直是騰訊的戰略目標。但現在,在眾多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助力下,這個夢想需要再往前推一步,進化為打造一個沒有疆界、共同分享的網際網路新生態。這是騰訊使命的變化,標誌著它從只確保自己一家的經營成果,升級到著眼於整個產業生態環境的良性、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其心態也從“經營果樹生意”轉變為“保護果園生態”。

其影響

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發表演講騰訊設立影視投資基金助力產業融合發展[編輯]

有利於騰訊自身專注於平台角色,夯實領袖企業的地位。騰訊用戶數量不可能無限制地高速增長,用戶主體有所老齡化,Facebook、Twitter等網際網路新生力量輩出,騰訊自己提供眾多產品的“大而全”模式變得不實際。

產業基金有助騰訊利用海量用戶資源打造生態體系大平台。產業共贏基金類似創業孵化基金,騰訊只占有小部分股權,不具體涉入所投資公司的業務,騰訊將自身定位為產業生態體系的大平台。騰訊已擁有大規模的實名用戶群,應不斷豐富用戶的興趣和需求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和精準行銷。

拉動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騰訊平台將帶動更多網際網路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合作夥伴帶來海量用戶和快速成長。英特爾資本成立20年間共投資了1100多家公司,涉及通信、網際網路伺服器軟體等領域,成就了一批創新精英公司。參照英特爾資本的投資總規模、投資項目大小等因素,騰訊的50億元基金可以支持約250家創業公司的發展。一家接入騰訊“連線QQ空間”服務的網站在兩個月間獲得300萬QQ冬粉;深圳積享通在QQ團購平台上創下單筆資源單日銷售額近200萬元的紀錄。

騰訊平台有利於產業鏈共贏發展和整個產業生態結構的完善。開放共享模式使得平台上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快速獲得騰訊的用戶資源,更加專注於業務本身;優秀而豐富的業務又反過來增加騰訊用戶的粘性。

網際網路產業生態結構的完善使得用戶受益。騰訊作為平台,將不斷挖掘並滿足用戶的需求,平台上的公司則側重於強化業務,提升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用戶價值是整個平台的依歸。

用戶重複註冊及多個賬號管理的問題將得到緩解。中國中小網站數量多達百萬,其中很多需要註冊、登錄,用戶經常面臨註冊不到心儀賬號或是遺失賬號密碼的問題,網站也會因此流失部分用戶。用戶在接入“連線QQ空間”服務的網站輸入自己的QQ號和密碼,便可享有該網站註冊會員的權益,省去了註冊和管理賬號的繁瑣。

專家評價

著名網際網路專家、《網際網路周刊》主編姜奇平著名網際網路專家、《網際網路周刊》主編姜奇平

著名網際網路專家、《網際網路周刊》主編姜奇平表示,騰訊這種產業共贏的舉措,在成熟市場相當普遍,如英特爾資本(IntelCapital)、谷歌創投(GoogleVentures)和諾基亞成長基金(NokiaGrowthPartners)都是典型的例子,“英特爾資本,在成立的20年間投資了1100多家公司,橫跨通信、網際網路、無線、伺服器、軟體等各個高科技領域,造就了一大批領先的創新公司。”

網際網路專家、《網際網路周刊》主編姜奇平認為,如果騰訊心態足夠開放,藉助其平台充分發揮投資公司的能量,將對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他指出,這種產業共贏的舉措,在成熟市場相當普遍,領袖企業都習慣用基金的方式深耕各自的領域,如英特爾資本、谷歌創投和諾基亞成長基金都是典型的例子,“例如英特爾資本,在成立的20年間投資了1100多家公司,橫跨通信、網際網路、伺服器、軟體等各個高科技領域,造就了一大批領先的創新公司。”

網際網路專家姜奇平認為,這種產業基金在成熟市場相當普遍,如英特爾-T資本、谷歌創投和諾基亞成長基金都是典型的例子,例如英特爾資本,在成立的20年間投資了1100多家公司,橫跨通信、網際網路、無線、伺服器、軟體等各個高科技領域。但在中國還不多,騰訊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支。
易觀國際諮詢師董旭認為,從今天騰訊對外發布的信息看,騰訊的理念和心態都十分開放。7月份騰訊最核心的產品——QQ客戶端將開放,由於QQ客戶端有6.7億活躍用戶,其開放對行業的影響會比較大,也有望帶動騰訊用戶增長和付費增加。
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說,半年來騰訊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件是心態的調整,“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自己進行調整,將整個公司切換到開放平台上”;第二件是傾聽。他表示,以前騰訊總是習慣於埋頭做事,而在開放這個重大戰略上,騰訊希望更多地傾聽來自社會各界的聲音。在開放過程中,騰訊所能提供的絕不僅僅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流量,還有騰訊這么多年來豐富的網際網路經驗。這一點得到了合作夥伴的認同。

愷英網路CEO王悅評價,在接入套用時,騰訊幫助改進了產品設計,“不管是產品定價,還是遊戲數值設定,以及用戶引導、產品體驗,騰訊的經驗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幫助。”在加入騰訊平台短短4個月後,愷英所開發的《摩天大樓》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即達到1000萬以上,總用戶數量也超過了7000萬,遠遠超過了在其它社交平台的用戶量。

在劉熾平看來,此次資本層面的動作,顯示騰訊將用投資這種更強大深遠的手段推進開放的決心。

國泰君安國際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李準評價,騰訊具備發展電子商務B2C相匹配的巨大用戶基礎,電子商務可能成為支撐騰訊未來增長的又一板塊。騰訊有充足的資金,若以併購的方式發展電子商務可有效節約其成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