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普托灣

馬普托灣

馬普托灣(葡萄牙語:Baía de Maputo)是非洲東部的海灣,位於莫三比克沿岸的莫三比克海峽南部,長約112公里、寬25至40公里,最大深度16米,潮汐高度1.8至5米,主要城市有馬普托。

簡介

馬普托灣地圖,坐標:25°59′S 32°42′E馬普托灣地圖,坐標:25°59′S 32°42′E

馬普托灣舊稱“德拉瓜灣”。非洲東海岸優良港灣。在莫三比克最南端。南北長112公里,東西寬25-40公里,最深18-20米,最淺5.5米,挖有長9公里的深水航道。有馬普托河因科馬蒂河等注入。扼印度洋-大西洋航運要衝,位置重要。北岸的馬普托港是非洲大港。灣東的伊尼亞卡島闢為旅遊勝地。

地理特徵

東非莫三比克東南海岸,靠近南非邊界。長31公里(19哩),寬26公里(16哩)。灣口有旅遊勝地伊尼亞卡(Inhaca)島,灣頭附近為莫三比克首都馬布多(Maputo)港。原為輸出象牙和奴隸的口岸,印度洋貿易的中間站,馬托拉(Matola)河、滕貝(Tembe)河、厄姆貝盧濟(Umbeluzi)河注入內灣;馬普托河和科馬蒂(Komati)河注入外灣。

馬普托省

馬普托省位於莫三比克最南端,是全國面積最小的一個省。東瀕印度洋,海濱分布著大片的紅樹林、椰林、高聳的沙丘以及沙洲樹林;沿海地帶還有眾多的瀉湖和淡水湖;中部是平展如畫的熱帶草原;西部是連綿起伏的萊邦博山脈。馬普托灣在獨立前被稱為德拉戈亞灣(DeLagoaBay),其名稱並不像一些羅曼蒂克式的作者聲言的那樣起源於果阿(Goa早期葡萄牙設在印度沿海的殖民機構所在地),而是來源於單詞Lagoa,為“瀉湖、鹹水湖”之意,BaíadeLagoa是其稱謂的最初雛形。馬普托河與因科馬蒂河一南一北注入海灣的兩側,伊尼亞卡島處於海灣最東端的邊緣。馬普托市東、南兩面臨海,就像一個貪睡的嬰兒,靜謐地躺在風平浪靜的馬普托灣。

馬普托港口

位於莫三比克(全稱;莫三比克共和國THEREPUBLICOFMOZAMBIQUE)東南沿海聖埃斯皮里圖(ESPIRITOSANTO)河口,地處馬普托灣的西岸,瀕臨印度洋的西南側。又名洛倫索貴斯(LOURENCOMARQUES),是莫三比克的最大海港,始建於1544年,1855上通往南非的鐵路建成後,該港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東非的最大港口之一。現為莫三比克的首都及全國政治、經濟的中心,扼印度洋南大西洋的航路要衝,地理位置重要。它還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基地,主要工業有煉油、紡織、鋸木、化學、製糖、食品加工及水泥等,並擁有全國最大的腰果加工廠。該港的腹地除莫三比克南部外,還包括辛巴威、南非及史瓦濟蘭等地。港口距馬普托國際機場約4km,有定期航班飛往各地。

該港屬熱帶草原氣候,上午盛行西南或南風,下午為東北或東南風。年平均最高氣溫為30℃,最低氣溫為14℃。全年平均降雨量約800mm,12月至次年2月為雨季。大潮升3.4m。小潮升2.4m。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有11個,岸線長3275m,最大水深為12.8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可移式吊、貨櫃吊、重吊、裝船機、輸送帶及拖船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能力為60噸,重吊達80噸,拖船的功率最大為2350kW。港區有散雜貨堆場容量達43萬噸,貨櫃可儲存1300TEU,油罐容量為20萬噸。裝卸效率:穀物每天2900噸,煤每天裝5000噸,糖每天卸1萬噸。本港轉口區始建於1980年。1992年貨櫃吞吐量為1.3萬TEU,年貨物吞吐量約2500萬噸,其中約90%為中轉貨物。主要出口貨的為煤、鐵、石棉、鉻、錳、玉米、蔗糖、水果、劍麻及棉花等,進口貨物主要有木材、化肥、燃料、機械及糧食等。在節假日中元旦不工作,其餘節假日仍正常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