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人至上

馬來人至上 (馬來語Ketuanan Melayu)是一種種族主義信條,認為馬來人是馬來西亞或馬來亞的主人或特權者("tuan");馬來西亞華人和印度裔馬來西亞人被認為是承蒙馬來人的恩惠,通過承認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里規定的馬來人的特權獲得了公民權。這種交換通常被稱為馬來西亞社會契約(這和一般觀念中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社會契約含義不同)。馬來人至上的概念常常被政治家尤其是有影響力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所提及。

概述

馬來人至上 (馬來語Ketuanan Melayu)是一種種族主義信條,認為馬來人馬來西亞馬來亞的主人或特權者("tuan"); 馬來西亞華人印度裔馬來西亞人被認為是承蒙馬來人的恩惠,通過承認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里規定的馬來人的特權獲得了公民權。這種交換通常被稱為馬來西亞社會契約(這和一般觀念中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社會契約含義不同)。馬來人至上的概念常常被政治家尤其是有影響力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所提及。

相關

馬來人至上的觀念在馬來西亞獨立前就存在了,1940年代馬來人組織起來抗議馬來亞聯盟的成立,後來又為爭取馬來西亞獨立而戰,馬來人至上的觀念逐漸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馬來人的政黨,比如民主行動黨,激烈反對這種種族主義觀念。1960年代,獨立前的海峽華人在新加坡(1963年至1965年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的人民行動黨的領導下也挑戰了這個觀念。在1969年5月13日的種族暴動後,馬來西亞憲法中有關馬來人至上的部分得到了確立。這期間馬來極端民族主義也有了發展,他們宣揚建立一個由巫統一黨執政的政府,並強調只有馬來人才是真正的馬來西亞人。197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開始推行非常有利於馬來人的新經濟政策。國家文化政策也強調非馬來人要融合到馬來族群中去。1990年代,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開始推行馬來西亞民族(Bangsa Malaysia)政策,強調馬來西亞人而不是馬來人的認同。2000年代,政治家們又開始宣揚馬來人至上的觀念,並公開譴責那些質疑馬來西亞社會契約的政府官員。Ketuanan Melayu這個詞語遲至二十一世紀初成為流行的馬來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